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从1991年1月1日起全国一律使用法定计量单位。时间已过三年多,有的教师还不能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许多书本和杂志上在使用计量单位时还再出错,就连专门论叙法定计量单位的论文——《依“法”施教莫轻心》(贵刊94年第2期第17页)也不例外(如将动力粘度单位的中文名称“帕斯卡秒”和中文符号“帕·秒”混为一谈;将中文名称的简写“帕秒”看成是错误的)。为此,本文仅就使用法定计量  相似文献   

2.
有机化学中若干问题的探讨高等教育出版社白淑琴,耿承延,刘啸天有机化学的一些书籍中,由于对《法定计量单位》贯彻不够,因此在量和单位的写法上出现一些不正确现象,使得量和单位在概念上产生混乱。下面仅就一些例子作扼要讨论,供读者在贯彻实施《法定计量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3.
有“法”可依 国务院早在1984年2月27日就发布了《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1986年7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该法明确规定,我国各个领域都必须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国务院于1984年通过的《全面推行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意见》中也规定,在1991年1月1日以前全国应全面完成法定计量单位(以下简称法定单位)的过渡,并要求教育部门“七、五”期间要在所有新编教材中普遍使用法定单位。 犯“法”种种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有些地方和学校,上述法规并没有得到很好落实,比如  相似文献   

4.
现行的大多数《物理化学》教材中有关“相律”一章的论述,特别是关于“组分数”、“相律”的热力学推导中的某些问题,相当多的师专学生都感觉“抽象”、“不易理解”。为了让学生容易理解,学好这部分内容,我根据自己七年来对六届学生讲授《物理化学》的经验,吸收了有关参考书的长处,对我们选用的教材(《物理化学简明教材》印永嘉、李大珍编)中的这一部分内容,在写讲稿时作了适当改写,教法也作了适当改进。主要是讲清“组分数”这个概念,以及用数学中“要确定几个变数的值,就“相律”是如何推导出来的。这样做,取得了较好的教须有几个方程"的定理作类比,让学生易于理解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切实贯彻九七年国家教委颁发的《三年制化学教育专业学科必修课程设置方案与说明》(以下简称《方案》),顺利完成二年制向三年制的转化与过渡,教学内容改革已势在必行。本文以《方案》为指导,就物理化学教学内容的改革提出如下建议。使物理化学课程再上一个新台阶。一、教学内容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1.改造和完善“热力学、电化学、动力学、表面和胶体化学”主线这一主线反映了物理化学的经典理论体系和学科特色,在新的教学中应予保留和继承。但是,根据师专特色和《方案》要求,对目前教材中某些传统知识进行精简和改编是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读罢罗增儒教授的《解题分析与方法提炼———演算两次》一文 ,感慨颇多 :通过罗教授从理论上对“演算两次”的诠释 ,使我茅塞顿开 ,对“演算两次”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惊叹其不愧为数学方法中的利器 .本文试图在罗教授的基础上着重对“等量证明中的‘演算两次’”作进一步的拓宽 ,就其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作一些探讨 .1 “演算两次”有利于改变数学观念所谓数学观念是指人们对数学的基本态度和根本看法 ,大致可以分为形而上学的数学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数学观 ,数学观念直接影响一个人对数学的认识 .对于初一“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相似文献   

7.
贵刊去年第九期刊登了《“小时”不可写作“时”》一文。对文中的观点,本人有些不同看法。1984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在该命令“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的表4中,公布了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表中关于时间的“单位名称”一栏中,把“小时”写成“[小]时”,对于这种写法,在表后的附注2中有所说明:“[ ]内的  相似文献   

8.
介绍《淮南子》中关于宇宙的论述,这一在中国沿用两千多年的宇宙演化生成论,与现今最流行的大爆炸宇宙理论有相似。根据《淮南子.天文训》中有关天高测量的方法,对应于现代数学知识进行了科学演算,论述《淮南子.天文训》中测量天高的三种方法,证明了《淮南子.天文训》中使用的数学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中,对量和单位规定了专门的名称和符号。例如对时间和力这两个量规定如下:同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中规定: 把法定单位名称中方括号里的字省略即成为其简称。没有方括号的名称,全称与简称相同。在初中、小学课本和普通书刊中有必要时,可将单位的简称(包括带有词头的单位简称)作为符号使用,这样的符号称为“中文符号”。但是,在实际使用单位的中文符号时,  相似文献   

10.
早在我国的《九章算术》里,就有关于比例问题的记载,叫“今有术”,在《九章算术》中,比例算术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此外,印度的“三率法”和欧洲的“三数法则”(又叫“黄金法则”)也是最初的比例问题的提法,一位17世纪的欧洲数学家甚至把它称为“各种算法中最贵重的算法”.下面就和同学们谈谈学习比例的几个要点.1.理解比例的意义.当两个比a:b和c:d的值相等时,称这四个量a、b和c、d  相似文献   

11.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非常强调“学好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并指出在教学中“要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接受能力”。现在根据这个指导思想,谈谈对平面几何启蒙教学的初步体会。在中学,人们常用“几何头,代数尾”这句话来概括中学生学习数学的难点,是有一定道理的。对初学平面几何的学生来说,从对象到方法都是崭新的。从小学一年级起,他们学习的就是数的计算,进中学以后学习式的推演,演算的结果总是有一个答案,这些已经习惯  相似文献   

12.
革命与质变     
利兴民同志在《评“质变优于量变”》一文(载《华南师院学报》1982年第一期)中关于革命与质变关系问题的一些看法是值得商榷的.现就这个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关于革命与质变的关系问题,斯大林是提出了极为明确的看法的.在《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一文中,斯大林不仅说“进化和革命、量变和质变乃是同一运动的两个必要形式”.而且说“辩证方法说:运动有两种形式,即进化的形式和革命的形式.当进步分子自发地继续进行自已的日常工作,使旧制度发生一些小的变化、量的变化的时候,运动就是进化的.当这些进步分子联合起来,抱着一个共同思想向敌人的营垒冲去、以期根本消灭旧制度,使生活发生质的变化即建立新制度的时候,运动就是革命的.”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斯大林认为革命就是质变.  相似文献   

13.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室编写的六年制或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在1989年分别排了第2版。第2版与第1版相比较,主要是把那些已决定废除的市制计量单位一律改成了我国法定计量单位。除此外,在有关求时间的应用题例题的解答中也发生了变化:在问题和答句中仍使用“小时”这个单位名称,但在算式计算结果后括注的单位名称,却由原来的“小时”改成了“时”。据笔者了解,现行教材的这一改动,是根据198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的精神进行的。国务院这一命令附件1的表4中,明确规定了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其中时间的单位名称为“[小]时”,并在附件1最后的底注中说明:“[ ]内的字,是在不致混淆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什么叫单位“1”“?1”为什么要加双引号?这些问题王全夫老师在《浅析单位“1”》《(小学教学参考》2006年第3期)一文中阐述了个人的见解。现将部分内容摘抄如下:单位,在《辞海》中有这样两种解释:1.量度中作为计数单元所规定的标准量,2.指机关、团体或属于一个机关、团体的各个部门。显然,小学数学分数定义中的单位,应指的是前一种解释,即是一种标准量,是所有“1单位事物(或其他)”(单位前置于“1”)的统称。这里单位“1”中的单位,有的能准确地说出来,例如把一块蛋糕、一条线段、一把铅笔、一群小羊、一项工程等看作单位“1”时的块、条、…  相似文献   

15.
“通变”的文学发展观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重点论述的问题之一,因而在《文心雕龙》的创作论中《通变》篇也就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所论述的问题范围有多大?如何解释“通”与“变”的具体涵义?它的主旨是什么?在这些与理解《通变》有直接关系的问题上,笔者对一些流行的观点有不同看法。略抒浅见,以就正於方家。  相似文献   

16.
九年义务教材初中《代数》与《几何》中穿插了“想一想”、“读一读”与“做一做”等栏目 .其中“想一想”是供学生思考的一些问题 ,“读一读”是供学生阅读的一些短文 ,“做一做”是供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一些问题实例 .这些栏目由于新颖别致、富有趣味 ,因而对于扩大学生知识面 ,增加趣味性和实践性均大有裨益 .尽管这些栏目都不作为教学要求 ,只供学生课外参考 ,然而近几年来 ,将上述的三个栏目进行改装 ,拓展为中考题 ,却是命题的热点之一 .因此有必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对课本知识的学习与挖掘 ,以达到灵活变通的目的 .下面就以初二《代数》…  相似文献   

17.
《庄子》虽是一部哲学著作,却是一部文学价值相当高的哲学著作.曹大中同志《庄子-中国短篇小说之父》一文(载本刊85年第4期,下面简称曹文),看到并指出了《庄子》中许多故事具有与后代中短篇小说十分相似的地方,这是颇有见地的.但是,仅仅根据这些特点就把它们称作“对话体小说”,称为中国短篇小说之父,则有失偏颇. 我们认为,无论是从庄子的写作目的还是曹文所举的12则“小说”的具体情况来看,这种说法都  相似文献   

18.
吴勇前 《湖南教育》2003,(23):35-35
在读书读报刊的过程中,定会碰到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轻易放过,就会与教研灵感失之交臂。如果能抓住一个或几个问题,就会抓住教研的灵感之神。有一次,我翻阅宋朝宋敏求、曾巩合编的《李太白文集》,看到《静夜思》是这样的:“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猛然想到有关报刊曾对“床前明月光”中的“床”进行过讨论,一种观点认为“床”为“井栏”,另一种观点认为是“睡床”。看到这一版本的《静夜思》后,冥冥之中对所争论的问题似乎有了新的理解,于是继续研读《李太白文集》,搜集了一些材料,写了《读另一版本的〈静…  相似文献   

19.
<正>“量感”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在小学阶段“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中的关键词,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相比,也是唯一增加的一个关键词。我们思考:量感的内涵是什么?“课标2011年版”中已经有发展学生“数感”的要求,“课标2022年版”中为何还要专门将发展“量感”作为核心素养的表现?量感与数感之间到底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发展学生的量感需要通过怎样的教学方式?设计怎样的数学活动?以下就这些问题,结合实践作一些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1940年延安“时事问题研究会”编印了《九一八以来国内政治形势的演变》,在罗列有关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福建事变、西安事变等史料时,特加“编者按”,强调这些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托派汉奸的破坏和捣乱,以致最终失败。我们认为,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第一,既然编者说,“由于材料的不足,有许多应放进去的东西,恐怕是被缺漏了”;那么对编者的结论就完全有理由提出疑问。第二,对于托派汉奸与上述事件的关系问题,史学界还无人进行过具体的研究,这种研究有助于托派汉奸问题研究的深化。因此,根据现有史料,重新考察这些历史事件的有关问题是很有意义的。一关于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的失败,《九一八以来国内政治形势的演变》(以下简称《演变》)的编者认为,是因“遭受内外夹攻,及汉奸托派张慕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