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八八级《中国古代文学》本学期所讲授的内容是隋唐五代文学和宋辽金文学两部分。其中唐代文学和宋代文学是复习的重点。 在唐代文学中,作为第一类重点的是李白、杜甫、新乐府运动和白居易、韩柳古文运动。对于这几部分内容,要求同学必须全面认真复习。 李白一章,重点要掌握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李白诗歌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对以  相似文献   

2.
概说 “概论”这部分主要是让同学们从总体上把握住这一时期文学的发展脉络。这段时间从大的方面可分为隋、唐和五代三段,唐代当然应该是重点。因而,主要应把握住唐代文学发展情况,所以,在“概论”中,集中讲述了唐代文学繁荣发展的情况、原因和唐诗的分期。 一、唐代文学繁荣和发展的情况: 这一时期的文学样式主要有诗歌、小说、散文,同时出现了新的文学体裁:词和变文。 (一)诗歌繁荣发展的情况: 从数量看,唐代有诗人两千二百多,诗歌有四万八千九百余首。 从质量看,这时期不仅出现了李白,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还出现了王维、白居易、李贺、李商隐、杜牧等许多优秀的诗人。同时唐诗的思想性、艺术性达到很高的地步,而且从题材、形式、流派来看,唐诗也是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3.
宋辽金文学学习的重点是宋代文学,这也是本学期与唐代文学并重的一部分内容。 词代表着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因此,就作品而言,宋词亦与唐诗并重。  相似文献   

4.
第四章 杜甫 一、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后迁居河南巩县,杜甫即生于此。他出身官僚家庭,他的家庭有两个特点:一是“奉儒守官”,二是“立功立言”。这种家风对他有很深的影响。他一生可分四期: (一)读书与壮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二)困守长安时期(三十五岁至四十四岁); (三)陷贼与为官时期(四十四岁—四十八岁); (四)飘泊西南时期(四十八岁至五十九岁)。 (注:各时期的社会背景与主要作品略。存诗一千四百余首。) 二、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5.
一、填空题 1.以“云破月来花弄影”等诗句而被称为“张三影 的宋代词人是_。 2.“娇云浓暖弄微晴”见于_的作品。 3._被称为宋诗的开山祖师,其反映现实主义的 诗歌具有较深刻的社会意义。 4.范仲淹《渔家傲》(塞下林来风景异)颇述防边 之苦,传说被欧阳修讥之为_。 5.元剧《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的“碧云天,黄花J:. J..‘.的..‘….栩.气.碑..,目,..曰..‘翻、”.、..”.‘J..加“曰“二场…J加”.、,.:.加.........一、“.~“..地”是模拟范仲淹_中的诗句_。北宋词人晏殊的词风格温润秀洁,其词集叫7.“梅苏”是宋代文学家_和_的合称。8.…  相似文献   

6.
二秦汉文学1.汉赋的发展阶段与体制特点[提示]汉赋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汉初高祖时至武帝初年,是第一阶段。这一时期的辞赋追踪楚辞馀绪,是骚体赋时期。这时的赋体制上模仿楚辞,虽尚铺陈但篇幅不大,富于抒情色彩,句式整齐而通篇用“兮”字。(一)武帝初年至东汉中叶,是第二阶段。这一时期赋家众多,赋作云涌,达于鼎盛,是  相似文献   

7.
二 秦汉文学 1.汉赋的发展阶段与体制特点 [提示]汉赋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汉初高祖时至武帝初年,是第一阶段。这一时期的辞赋追踪楚辞馀绪,是骚体赋时期。这时的赋体制上模仿楚辞,虽尚铺陈但篇幅不大,富于抒情色彩,句式整齐而通篇用“兮”字。(一)武帝初年至东汉中叶,是第二阶段。这一时期赋家众多,赋作云涌,达于鼎盛,是汉大赋时期。其体制特点是篇幅规模巨大,结构宏丽,句式参差,韵散间出,以铺陈为主,“兮”字词逐渐消失,散文意味浓厚,以问答方式展开内容。东汉中叶至东汉末是第三阶  相似文献   

8.
一、空气氧气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要求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实质、表现性质(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现象、特征及联系,掌握判别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键是抓住特征——是否有新物质产生,从本质上分析——分子是否起了变化。  相似文献   

9.
先秦文学1.文学艺术的起源[提示]文学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多数摆脱不了唯心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是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的文艺作品产生于人类的劳动过程之中。诗歌就是人类在从事集体劳动时,依照劳动时的节奏,因袭劳动呼声的样式而产生的。因为,劳动的呼声,如果被语言所代替,或者同语言相结合,那么,有节奏性、音乐性的语言艺术——诗歌就诞生了。乐舞的产生也是出于劳动的实际需要。原始人的乐舞,模仿劳动的音响、动作,重演劳动的过程,或者是出于训练劳动技巧,总结劳动经验的需要,或者是为了教育本部落的成员,激发劳动的热情。总之,乐舞的产生也是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综上所述,一切的文学艺术,都是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相似文献   

10.
先秦文学 1.文学艺术的起源 [提示]文学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多数摆脱不了唯心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是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的文艺作品产生于人类的劳动过程之中。 诗歌就是人类在从事集体劳动时,依照劳动时的节奏,因袭劳动呼声的样式而产生的。因为,劳动的呼声,如果被语言所代替,或者同语言相结合,那么,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文学(三)讲授元明清文学,教学内容分为元代文学、明代文学、清初至清中叶文学、晚清文学四个部分。现将期末复习的有关问题概略说明如下: 第一、期末复习的主要依据是教学大纲、教材和电视授课内容。教学大纲不但提出了总的教学要求,而且明确规定了各章节的基本教学内容和重点学习作品篇目。期末复习的范围,就是通过教材和电视授课体现的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它大致包括三个方面:(1)文学史的基本知识;(2)重点学习作品;(3)对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文学本学期讲授元明清文学。现将期末复习的有关问题概略说明如下:第一、期末复习的主要依据是教学大纲、基本教材和电视授课内容。教学大纲不但提出了总的教学要求,而且明确规定了各章节的基本教学内容和重点学习作品篇目。期末复习的范围,就是通过基本教材和电视授课体现的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它大致包括三个方面:(1)文学史的基本知识;(2)重点学习作品;(3)对重要文学现象、重要作家创作和重点作品的分析。《中国古代文学学习指导》(下)可以作为期末复习的参考资料,但不能取代对基本教材和电视授课内容的全面复习。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文学(三)讲授元明清文学,教学内容分为元代文学、明代文学、清初至清中叶文学、晚清文学四个部分。现将期末复习的有关问题概略说明如下: 第一、期末复习的主要依据是教学大纲、教材和电视授课内容。教学大纲不但提出了总的教学要求,而且明确规定了各章节的基本教学内容和重点学习作品篇目。期末复习的范围,就是通过教材和电视授课体现的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文学(三)讲授元明清文学,教学内容分为元代文学、明代文学、清初至清中叶文学、晚清文学四个部分。现将期末复习的有关问题概略说明如下:第一、期末复习的主要依据是教学大纲、教材和电视授课内容。教学大纲不但提出了总的教学要求,而且明确规定了各章节的基本教学内容和重点学习作品篇目。期末复习的范围,就是通过教材和电视授课体现的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它大致包括三个方面:(1)文学史的基本知识;(2)重点学习作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文学(三)讲授元明清文学,教学内容分为元代文学、明代文学、清初至清中叶文学、晚清文学四个部分。现将期末复习的有关问题概略说明如下:第一、期末复习的主要依据是教学大纲、教材和电视授课内容。教学大纲不但提出了总的教学要求,而且明确规定了各章节的基本教学内容和重点学习作品篇目。期末复习的范围,就是通过教材和电视授课体现的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它大致包括三个方面:(1)文学史的基本知识;(2)重点学习作品;(3)对重要文学现象、重要作家和重点作品的评价与分析。《中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文学本学期讲授元明清文学。现将期末复习的有关问题概略说明如下: 第一、期末复习的主要依据是教学大纲、基本教材和电视授课内容。教学大纲不但提出了总的教学要求,而且明确规定了各章节的基本教学内容和重点学习作品篇目。期末复习的范围,就是通过基本教材和电视授课体现的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它大致包括三个方  相似文献   

17.
二十四史中的宋、辽、金三史,脱脱是挂名的“都总裁”,实际主编是元代著名史学家湖南学者欧阳玄。他为三史的撰修确定了大体方针,拟定了编修凡例,并且亲自笔削润色,统一全稿,还负责三史中全部序论赞及表奏的写作,对三史的修成贡献最大。他的其他著述,如《经世大典》、《四朝实录》、《太平经国》及《至正条格》等,亦为治元史者所必读。他持别注意史学的经世致用。在历史编撰学方面,也提出并实施了一些平易、切实的主张,可为后世龟镜。  相似文献   

18.
二十四史中的宋、辽、金三史,脱脱是挂名的“都总裁”,实际主编是元代著名史学家湖南学者欧阳玄。他为三史的撰修确定了大体方针,拟定了编修凡例,并且亲自笔削润色,统一全稿,还负责三史中全部序论赞及表奏的写作,对三史的修成贡献最大。他的其他著述,如《经世大典》、《四朝实录》、《太平经国》及《至正条格》等,亦为治元史者所必读。他特别注意史学的经世致用。在历史编撰学方面,也提出并实施了一些平易、切实的主张,可为后世龟镜。  相似文献   

19.
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教学大纲》是备考复习的依据,也是考试命题的依据。因此,有必要认真地对“大纲”作一番研究,以减少盲目性,做到高屋建瓴,心中有数。首先,《大纲》在“说明”的第二条中,对本课程的要求和目的、深度和范围、一般和重点都作了明确的、合乎实际的规定,具有其可行性。其次,从总的规定出发,在每单元的“教学要求”中,对应“着重研读”的代表作品和“必要的中国古代文学常识”都有清楚的提示。这就是我们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