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包含8个体育馆和1个体育场,在第16届亚运会中承担了亚运会42个大项目中绝大部分的比赛和训练任务。对各个大学城亚运场馆进行实地调研,结果显示:高校亚运场馆顾客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广州亚运场馆建成后的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广州亚运场馆建设即将大规模地展开。亚运会结束后,场馆面临如何继续开发利用、收回投资的问题。鉴于此,对建设、使用广州亚运场馆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了若干分散政府投资风险、避免赛后大量场馆闲置的建议,以期为更好地利用亚运场馆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体育师友》2009,(4):F0002-F0002,F0003
中新社巴黎七月二十四日电(记者 卫中)广州市副市长、广州亚组委常务副秘韦长许瑞生二十四日下午在法国巴黎表示,第十六届亚运会组委会目前正全面推动各项筹备工作,场馆建设和亚运会宣传推广等工作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4.
《体育师友》2009,(2):F0003-F0003
2008年12月31日上午,2010年亚运会省属四个新建场馆中的广州体院体育馆开工典礼在广州体育学院隆重举行。省代建局、亚组委和广州体院的领导以及本项目的代建、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代表约40人参加了开工典礼。典礼上项目代建单位广州市城规院和使用单位广州体院的领导对广州体院体育馆的开工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并致辞,省代建局党组书记、局长段海金同志宣布广州亚运会广州体院体育馆项目正式开工。  相似文献   

5.
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精彩纷呈,其中的焰火表演更是令了陶醉。现摘取新华网的几幅照片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2010年广州亚运会体育场馆建设的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鉴以往奥运会、亚运会场馆建设的成功经验,建议2010年广州亚运会场馆建设时,应着眼于广州市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旧场馆,适当修建新场馆,尤其要考虑亚运场馆的会后利用问题,避免“后奥运现象”。同时,将亚运场馆建设与广州市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种联动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其外壳的九个曲面单元,单元间片片层叠,并分为南北两组以比赛大厅圆心为中心呈螺旋放射状展开,这样的处理隐喻了中国武术的最高境界--“阴阳俱合,天人合一”。结合广东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海洋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广州亚运会的体育实力进行分析,反思国内的国民运动和体质状况,对比世界先进国家的体育制度和经验,探索构建强国强民的一些体育新举措。  相似文献   

9.
2010亚运会是广州利用人文体育观念提升自身城市形象的极好契机,广州亚运会在举办过程中应注意公民文明教育与文化宣传相结合;以服务人为本与公平竞赛相结合;城市公共管理与环境建设相结合.广州利用亚运会提升城市形象的具体路径是:通过广泛宣传,扩大广州城市形象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凸显岭南文化,展示广州的城市历史文化内涵;科学规划建设,提高广州城市的公共管理水平;提升服务水平,确保广州举办亚运会的服务质量;加强公民教育,展现广州市民的优良素质.  相似文献   

10.
2010年广州亚运会场馆赛后利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2010年广州亚运会场馆赛后利用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赛后利用制约因素包括依赖政府投入、空间布局矛盾、管理体制缺陷、专业人才匮乏等,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包括拓宽投融资渠道,多元化引入社会资本;因地制宜、分类经营,加强无形资产的开发与利用;转变和创新经营管理体制;多渠道培养经营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1.
亚运城综合体育馆包括体操馆、台球馆、壁球馆及广州亚运历史博物馆,赛后将成为广州新城集体育、商业、公共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建筑综合体,服务于市民。其中,体操馆设固定观众席位6233个,赛后可改造为8000个座位的篮球馆,具有多种功能灵活性.  相似文献   

12.
场馆     
《游泳》2010,(3):6-6
在广州亚运会进入倒计时200天之际.新建的亚运会场馆揭开了神秘面纱。奥体游泳跳水馆是12个新建场馆之一,该馆主体建筑为白色、蓝色相间.采用双色螺旋流动造型.由33个形状不同的砌体有机组合而成.如同象征生命的双螺旋DNA组织。这种设计既巧如地隐喻了广州“云山珠水”的城市地理特征.又体现出了生命与运动的微妙关系.很好地彰显了体育运动与人文历史紧密结合的公共建筑特性。该游泳跳水馆还引进了与“水立方”一样的水循环系统。并通过离侧窗采光最大限度地节约用电.其建设过程充分体现了“绿色生态、节能环保、岭南特色”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3.
北京奥运会在申办、筹办与举办的过程中始终秉承人文奥运理念,以创新的理念、艺术的视角彰显传统文化的积淀,以天地万物,唯人为贵的理念建设着人文与自然环境,以海纳百川的开放姿态融汇中西文化、展现独特魅力,诠释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之美.广州亚运会应借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经验,在筹备过程中注重规划、创新,做到体育性与超体育性,有形性与无形性,本土化与全球化,传统、现代与未来的融合、协调.通过会徽、吉祥物、宣传画等的设计,开闭幕式等的文艺表演彰显岭南文化特色,展现历史名城风采.通过加大对体育设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修缮、城市环境改善等投入力度,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吸引更多的外国客人来广州观光旅游和投资.在保护与传承的同时进行合理开发,充分发挥亚运文化遗产的教育、文化功能和多元价值,促进体育、文化、经济等方面可持续性发展.广州亚运会的举办将给亚洲、世界奥林匹克运动、广州留下一笔可观的亚运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4.
体育舞蹈是首次进入亚运会的非奥运项目之一,这对亚洲地区体育舞蹈项目的发展起到极大推动作用,而作为东道主负责亚运会此参赛项目的广州市体育舞蹈协会,也将会在结构和功能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访谈和个案法进行研究发现,首进亚运会广州市体育舞蹈协会变化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1.单项协会结构与功能进一步细化;2.凸现了政府为主导,单项协会为主体的办会理念;3.亚运驱动下的体育舞蹈协会的实体化进程加快;4.体育舞蹈单项运动协会的人才库迅速扩充;5.单项运动协会管理和组织大型体育活动的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5.
亚运消息     
《体育师友》2010,(5):31-31
广州亚运会官方网站10月16日报道:10月16日上午,3989枚广州亚运会奖牌由上海武警负责押运,顺利抵达广州火车东站。奖牌放置于穗保公司金库,将于10月底配送至各亚运会决赛场馆。  相似文献   

16.
“广州亚运”期间岭南武术文化传播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传播学、文化学为视角,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论述了“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的岭南武术传播问题,提出了比赛期间传播岭南武术文化的对策,借“亚运”东风传播岭南武术,弘扬岭南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17.
《体育师友》2010,(6):45-45
广州日报11月27日报道(记者李明波)随着广州亚运会的大幕即将落下,韩国第三大城市仁川即将接过亚运大旗。仁川亚组委驻广州联络官金成奉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仁川已经准备好了。他盛赞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并表示自己在广州的任务就是学习广州亚运的经验,特别是学习广州在市场开发方面的可贵尝试。  相似文献   

18.
象征着亚运精神的亚运火炬10月12日上午在北京天坛公园点燃。圣火传递一直被视为传播主办城市办赛理念、文化特色及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途径,为历届亚运会所传承。与以往亚运会火炬传递耗费大、传播方式传统不同,广州亚运会火炬传递呈现三大创新。  相似文献   

19.
广州亚运会志愿者招募工作已于10月1日零时结束:而截至9月22日中午12时,已有1293961人通过广州亚组委官方网站上的志愿者报名系统、全市95个固定报名站点、流动报名站点和手机自助报名等方式成功申请成为亚运会、  相似文献   

20.
《体育师友》2010,(5):74-74
广州亚运会官方网站9月30日报道9月28日下午,由361°独家冠名的“美丽之冠”第16届亚运会开闭幕式引领使者选拔活动开园仪式隆重召开,百名亚运引领使者首次集体亮相。第16届亚运会组委会、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相关负责人出席了本次开营仪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