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岚岚 《文教资料》2009,(19):19-21
夏完淳在中国历史和文学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在其父夏允彝的培养下,夏完淳交游甚广,和许多贤士相往来,为人与创作均深受其影响.综观其生平,其交游历程即其文学创作不断发展的历程,并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个人风格.梳理他的交游活动与文学创作,对呈现明末江南文坛的构成与风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科学与艺术互为影响、互为渗透、互为包容、互为促进.科学家在进行科学审美创造时,艺术审美素养、艺术思维和艺术审美活动都对其科学创造产生影响.艺术审美素养对科学家创造性具有促进作用,艺术思维对科学思维具有启迪作用,艺术审美活动对科学创造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杜甫的思想以儒家为主导,这是为论杜甫者所一致认同的。而他以儒学精神为主导的思想、性格的形成,和他出生并成长于以河洛地区为中心的中原之地是分不开的。杜甫于唐睿宗景云三年(公元712年)出生在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三十五岁之前的生活主要就在以巩县、洛阳、偃师为主的中原之地度过(杜甫天宝五年三十五岁时西入长安)。  相似文献   

4.
用人品优劣来评判绘画艺术之格调高低是中国文人艺术理论中较为独特的现象。早在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就涉及到人品关乎画境塑造的问题,因为他的理论落脚点是气韵,所以后世理论家大多在此引申。偏重形而下的人品对绘画艺术的重要性也就没有展开系统论述。真正对绘画艺术中人品问题展开论述是明中业以后,当时的思想家全面提出并充分论证人品中才、学、识、胆、气这五部分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至此,"人品即画品"艺术观才有了全面的学术支撑。艺术领域对人品的要求已经不单是画家修养的问题,而是一个评判绘画艺术格调高低的标准。只有在充分理解人品内涵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认识传统文人艺术,才能更好的定位中国文人艺术精神所在。  相似文献   

5.
康康 《河南教育》2011,(8):64-65
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向教育战线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我国面向未来采取的人才储备战略措施。音乐素质教育由于其本身对大学生感官、思维、心理上的影响力,已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老庄哲学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和艺术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老庄哲学的思维方式影响了中国人探究美的本质问题上的致思方向;二是老庄哲学方法论对意境理论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三是老庄的精神追求和哲学旨趣影响了中国艺术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7.
科学思维讲究精确和严密,艺术思维崇尚直觉和创造,二者具有互相渗透性。艺术教育在提高人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和加强思维的灵活性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加强对高校学生的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8.
针对知识经济时代数字技术在影视艺术生产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双刃剑”特性,文章在“双重视域”的学理审视下分析了数字技术对影视剧艺术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主张回到影视剧艺术生产的文化语境,在审美情境中贯注生动的历史具体性,弘扬人文精神的审美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   

9.
张晶 《考试周刊》2010,(26):23-25
本文作者从我国艺术课程改革实践者的角度,结合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乐教思想,认为孔子的乐教思想中的关于歌唱、音乐情感教育等理念对于当今艺术教育改革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当代社会思潮对我国普通本科院校的影响日益扩大,高职院校同样也不例外.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线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重任,因此,在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加大对当代社会思潮发展状况研究,认真总结其规律特点,正确认识和引领当代社会思潮,让其对高职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打上积极健康的烙印,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书法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艺术,要想创造书法精品,首先,必须继承传统,临习法贴,掌握书法的基本技法,加强基本功的训练,锤炼笔道功夫,提高点画质量。其次,是加强书法作者的文化修养,人格的修养,使之成为学养高深、品德高尚、精通书法技法的人,才能创造出书法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12.
从研究“苏门文学团体”的新角度,探析了苏轼对张耒的影响,着重说明了二人在政治改革观点上的一致性和人生道路上的共同点以及产生其共同点的深层原因。文章揭示出苏门人士的结合固然与其政治观点上的一致性有一定的联系,但主要的乃是基于文学事业上的密切关系。文章的研究对系统研究“苏学”学术史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小班幼儿涂鸦训练对其美术能力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绘画作为我国幼儿艺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对幼儿的感知能力的发展、智力的提高、经验的获得、审美能力的提升等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4.
戴林东 《班主任》2006,(5):9-10
细节决定成败,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对待细节问题,人们往往又会陷入这样一个"怪圈":思想上虽然重视,但是行为上却容易忽视,从而造成管理上的某些疏忽或空白,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下面讲一个细节疏忽导致严重后果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明代大礼议是明代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以张璁、桂萼为代表的新锐改革派最终战胜了以杨廷和为首的阁老派.随后,改革派继续在王守仁思想指导下推行了嘉靖改革.  相似文献   

16.
在网络社会条件下,大众的价值观取向变得更为复杂.这种趋势与正在发生的社会结构变迁相呼应,使得价值观整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网络社会的发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更好地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7.
杜甫的诗歌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多层次的研究,但《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誌》和“义姑”京兆杜氏对杜甫的影响却很少有人触及。杜诗的体裁是全面的,本文将就上述问题做一个相应的考证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清末词家郑文焯深受南朝钟嵘《诗品》论诗的影响,强调了词人填词须遵循“直寻”原则,要求“不使才、气”,尊重审美直觉能力真实呈现词家心性的艺术追求;针对借传统的“比兴”实现“意能尊体”的道德目的的词论倾向,重释“比兴”,主张以“无表德,只是实说”的艺术形象以及委曲婉转的美感方式自然显现意义;延续了《老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精神向度,反对务博、典博、炫博以及用典冷僻,主张“由博返约”,道出了填词过程中将学识修养以清空出之的审美经验,极富艺术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榆树下的欲望》中主要人物,埃比、埃本及老卡伯特的性格刻划及心理活动,对他们的悲剧命运做了阐述和解释,揭示出了剧作家奥尼尔的创作意图,并且追溯了尼采的唯意志论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奥尼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问世以后续书层出不穷,仅清代嘉庆年间就有8部。以嘉庆续书作者对原著主人公林黛玉、薛宝钗的态度为出发点,从情节模式、人物形象、艺术价值三方面进行探究、分析,可以对原著进行更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