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综合课程的形态分析与体系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综合课程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但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形成一个清晰、完备的理论体系。人们对综合课程的形态缺乏全面认识,将综合课程狭隘地理解为综合学科课程,而这一形态的课程在我国实施又缺乏基本的条件。分析不同形态综合课程的定义、特点和类型,从“形态”和“核心”两个维度,建立一个完整的综合课程体系,有利于澄清当前综合课程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一些困惑。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需要,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改革传统的单一的学科课程,开设综合课程已势在必行。从综合课程的概念和意义、师专综合课程的类型、内容体系和实施等方面对师专综合课程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审视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总结国内外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构建综合课程多元分类系统,为课程建构者和实施者定位综合课程类型和功能提供参考工具。综合课程在学校的实施体现为以下几种实践模式:"国家"综合课程模式、"地方"综合课程模式、"校本"综合课程模式、"特色"综合课程模式、"专项"综合课程模式、"主题"综合课程模式、"德育"综合课程模式、综合化课程体系模式。  相似文献   

4.
陈虎  苏金萍 《文教资料》2007,(13):160-161
本文从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综合音乐课程的本质出发,讨论了实行音乐学科课程综合、音乐与姊妹艺术课程的综合、音乐与非艺术课程综合的必要性,并探讨了现代教育技术和综合音乐课程有机整合的可能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关于综合课程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综合课程是一个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概念。早在 19世纪就形成了两种基本的课程综合化的原理———“相关综合原理”与“经验综合原理”。综合课程在整个 2 0世纪的发展则指向于统一儿童与学科知识。从类型学的角度看 ,综合课程可分为“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社会本位综合课程”、“儿童本位综合课程”。课程走向综合化有重要的理论根据。开发综合课程需要注意若干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6.
综合课程的提出和实践,符合儿童的认识特点,对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综合课程产生的背景、性质和特点、实施、评价四个方面简要阐述了对综合课程的内涵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通过辨析社会科、综合理科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性质、特点以及联系和区别,确立三种不同类型综合课程的内涵、指向及教育意蕴,为有效实施综合课程提供一种理性的参考框架。  相似文献   

8.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提出了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强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等课程改革目标。新的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课程结构调整为小学阶段以综合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相似文献   

9.
回顾几千年的学科课程发展史,在学科内部,以学问的性质为基础而不断的分化和综合,形成了分科课程(branchedcurriculum)和综合课程(integratedcurriculum)。学科的综合,称为综合课程。它是指把相关的学科合并起来,用新的思维角度和方法,不仅从内容上包含更为广泛的知识范围,而且从结构和功能上达到严密的整合。学科的分化称为分科课程,它从科学知识的整体中选取关系密切,性质相同的内容自成体系,组成一门学科,在各门学科内部有严密的逻辑体系。一、学科课程和分科课程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日本小学的“综合学习时间”是典型的实践性课程,重视体验和过程,与中国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等方面有共同之处。日本爱知县绪川小学开展的“大家一起守卫的一个地球”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典型代表,环境教育主题与综合实践课程的“实地考察、发现思考、担当行动”三环节有机结合,实现了使课程关乎儿童幸福生活的教育理念。其对中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启示为:因地制宜,多元化整合课程资源;合理指导,助力活动顺利进行;秉承理念,灌注课程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科学经济的不断发展 ,国内国外都在积极推行教育改革。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教育改革的灵魂 ,课程改革则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 ,如何设计与实施综合课程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新课题。美国史密森学会、国家研究院、国家科学资源中心最近联合推出一套中学 (初中 )综合课程教材(共四册 ) ,其中一册是综合理科课程教材《Properties Of Matter》(物质的性质 ) ,本文将对此教材作一些分析与思考 ,并对我国的综合理科课程改革提出几点建议。《Properties Of Matter》这本教材共有 2 6课 ,内容涉及物理、化学和生…  相似文献   

12.
多维化视角:综合课程研制中综合主体研究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课程开发中综合主体的定位应走向多维 ,综合课程中的综合主体包括课程专家、教师与学生三个维度 ,这三个维度层层相递 ,环环相扣 ,同时又各具特色 ,多维化综合主体研究在综合课程开发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改革方面的重大突破,目的是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由于它全新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评价和教学要求,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因此,已被确定为初中阶段(7-9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我们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正处于探索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之初,中日两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把课程综合化作为改革的重要目标,并分别推出了"综合实践活动"和"综合学习时间"。十年之后,再次通过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的比较,审视日本近年来的改革调适,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准确把握我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我国综合课程开设方式及内容选择和组合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科学等综合课程的设置和开发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无论是北京、上海等省市层面的,还是教育部国家层面的课程改革都在综合课程上做了探索。出于各自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在综合课程开设方式上采取了不同的模式,由此导致他们各自在综合课程内容选择和组合方式上也各有特点,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的局面。在综合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诸如政策的制定、课程标准的研制、教材的编写、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问题都将引起大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领域和课程形态,因此,它不仅与以往的课程形态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有着本质区别。本文着重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以及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关系,以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三年的教学实践和综合课程开发理论学习的基础上 ,运用具体实例分析了综合学习课程的三个特点 ,介绍了综合学习课程的模块化“混合式”课程组织方式及其特点 ,以及综合学习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8.
综合课程教学模式是为完成教学目标而设计的理论化了的操作样式。教学目标是其灵魂,教学策略是其核心。它由创设问题情景、学习相关知识、进行科学探究、扩展探索内容、系统总结实践等五个阶段构成。它开设的方式是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是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并举,高中以学科课程为主,限选综合课程。它的内容选择和组织形式有替代型、并存型、循环型、补充型等。  相似文献   

1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及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特别是其核心“研究性学习”的确定及展开,在我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日本为了发展学生的“生存能力”,也准备于2002年在全国范围内开设类似的课程——“综合学习时间”。文章尝试从设置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方法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对两国的课程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0.
科学的统一性、联系性和其进程的辩证性是综合课程发展的基础 ;人的心理和生理的整体性、系统性和互补性是综合课程发展最直接坚实的理论基础 ;完整人性和完整社会的统一和谐是综合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科学、技术、社会的统一、协调、平衡发展需要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是对学科课程的否定之否定 ,综合课程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