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昨晚,又看《蜡笔小新》,小新一犯错误他妈妈就生气,他总是对他妈妈说;“别生气了,美人。” 小新好色(他只是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遇到美女总是问:“你喜不喜欢吃青椒?”或“你喜欢什么样的冰淇淋?”但就这几招已经逗得许多少男少女甚至像我这样不大年轻的人民的喜爱。 今年年初还有一套漫画很勾人阅读,那就是《我是豆豆》.小学生豆豆6岁.比蜡笔小新大一点儿,也是一个小活宝,他不喜欢上课和做作业,但招人喜欢,老师让他写日记.星期一他写上:“今天爸爸妈妈吵架了”,星期二他写:“今天爸爸妈妈没吵架”.星期三是:…  相似文献   

2.
《出版史料》2008,(3):6-6
翁帆在杨振宁著《曙光集》一书的“编后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振宁每天除了上办公室,主要的时间都在看书和写作上。有时半夜起床,继续准备文稿,往往一写就一两个小时。他总是说,一有好的想法,就睡不下来。我想很多学者都是这样的。不过,有时振宁的写作习惯很有意思:他静静坐着或躺着,举、一只手,在空中比划着。  相似文献   

3.
苦航     
29岁的李军强.清瘦、谦和,近视镜后的目光总是真诚的凝望着你。他说自己1990年中专毕业在合阳公路段上班,1991年调渭南总段宣传部工作。只短短几年.他的成绩就令人赞叹……上中学时,李军强就喜欢上了写作,白天没时间,R能像当县委宣传部长的父亲那样“开夜车”。星期天,他总是热衷于观察生活.博览群书,苦苦笔耕。干部子女的优越感在他身上无影无踪.面对‘节格”乐此不疲。李军强先后工作过的单位领导告诉笔者:每天第一个上岗的是他,扫地、擦桌、提水者也是他.下基层上工地从不嫌苦怕累。4人科室领导占半,写材料办简讯.从不…  相似文献   

4.
老兵报道员     
最近,我在病房结识了一位战士报道员,他叫刘道兵。他和病房里的其他几位战友,经常帮助一些重病患者做好事。端屎倒尿,打水扫地,他总是干在前头。一次,病房厕所下水道堵了,他第一个到厕所掏大便,其他几位战友总是跟随着他,听他的调遣。人们问他:“你是班长?”“不是!”“你是……?”“我是老兵报道员,指导员常告诉我:‘什么叫老兵报道员?就是意味着受的教育比人多,觉悟比人高,工作比人强!’”老兵报道员@史广胜  相似文献   

5.
刊中报     
《军事记者》2002,(3):36-37
●军事记者编辑部●总第147期●刊头题字谭儒宝●2002年第3期珍惜○雷纳君我曾在一本书上读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年青人在短短的人生旅途上饱受挫折,他灰心丧气、一蹶不振,有时甚至想到了自杀。一天,他去请教一位智者,问他:“我是否已经无可救药?”智者摇摇头,说:“不,你还年轻,这才是最重要的。”年青人醍醐灌顶般顿悟了。后来,他驾驭自己那年轻的生命之舟,勇敢搏击人生多浪的大海,最终取得了成功,并且生活得很好。是啊,上帝总是公平的:也许,你还一无所有,但你拥有健康的体魄,绚灿的青春;也许,你仍很平凡普通…  相似文献   

6.
151医院政治处主任王玉峰有个称谓——“笔友”。这是那些爱好写作的医生、护士、还有刚入伍不久的新战士送给他的。王主任喜欢读报,处里订的10多份报刊,他总是一天不漏、一份不少有重点地看个遍,即使是出差,回来后,也要把所有的报纸洲览一遍。除了看报,他把节假日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新闻写作与学习上,他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星期天是和妻子孩子度过的。他女儿在一篇作文中写道:“……爸爸除了吃饭、睡觉在家,其余时间连他的影儿都见不到。今年,我已经10岁了,在我的记忆里,节假日爸爸没陪过我上过一次公园。一个星期天,我在办…  相似文献   

7.
好人傅彪     
倪虹 《新闻世界》2005,(9):51-53
他是一位所有人都说好,他在所有的事情上都努力做好;他从来不耍大牌,他总是笑眯眯的,尽量提携那些新人;他总是竭尽全力去满足所有人的要求,只要他能做到;他努力地让别人高兴着……在今天,我忽然很希望那些古老的神鬼传说都是真的……希望傅彪老师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微笑……  相似文献   

8.
一个个闪光的荣誉伴随着他:200多幅发表在《解放军画报》等各类报刊上的摄影作品;空军“92护士一日”摄影抓拍赛金牌;解放军摄影函授学校兼职教员—…·提到这些,他总是淡淡一笑:“我搞摄影并不是为了追求这些,而是因为我热爱这光与影的艺术”。1990年,他投身于绿色的军营,对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月,他把津贴费全部买了胶卷和药粉,又从班长那里借了一台傻瓜相机,开始了他的苦苦追寻。白天,他去抓拍新闻,晚上,就躲进自己用帐篷搭起的“暗室”里冲卷。在拍了7卷“废片”之后,他的作品终于见报了。望着样报,面对着战友们的…  相似文献   

9.
他,1.80米的个头,满脸的憨厚样儿。谁能相信,就是他,在担任团摄影员一年的时间里,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军内外报刊发表新闻稿180多篇,其中有12篇获奖。前不久又被中国摄影家协会吸收为会员。他叫王萌,1991年底从苏北的一个农家入伍。入伍前,他就特别喜欢文学创作,曾经有诗文见诸报端。入伍不久,领导就把他调入团里担任摄影报道员。采访实践使他感到:新闻需要快,不能有丝毫懈怠。一旦发现新闻,他总是不顾一切、全力以赴,做到快采、快拍、快决、快发,从不耽搁时间。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他都想方设法克服。为了一…  相似文献   

10.
和有些通讯员朋友一样,刚开始搞新闻时,我总是偷偷地写,偷偷地往外寄,做“贼”似的,结果投出的稿件十有八九泥牛入海,不见踪影。后来,一位老新闻工作者对我说,写好稿件后让别人看看,对你有好处。我试着去做,果然收到了良好效果。去年,我在生产会议上听说张店油田项目建设中有一个项目节约投资100万元,感到素材不错,急忙去采访。当时负责人不在,听他的同事说是改了两条管线。稿子写好后,我让几位同事看,有一位无意中说:这么巧,刚好是100万元吗我一听有道理,又去找从现场回来的项目负责人询问,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  相似文献   

11.
和有些通讯员朋友一样,刚开始搞新闻时,我总是偷偷地写,偷偷地往外寄,做“贼”似的,结果投出的稿件十有八九泥牛入海,不见踪影。后来,一位老新闻工作者对我说,写好稿件后让别人看看,对你有好处。我试着去做,果然收到了良好效果。去年,我在生产会议上听说张店油田产油建设中有一个项目节约投资100万,感到素材不错,急忙去采访,当时负责人不在,听他的同事说是改了两条管线。稿子写好后,我让几位同事看,有一位无意中说:这么巧,刚好是100万吗?我一听有道理,又去找从现场回来的项目负责人询问,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有这样一类人,他(她)们的降临仿佛天生就是为了某一项事业的创造和推进。题记如果说人总是因为一种感应和沟通而偏爱和关注某一个事物,那么《北京青年报》作为十几年被读者经久不紊地偏爱和关注的一张地方报纸,在它从众多报纸中脱颖而出的初期和中期,一种叫做“社会大特写”的报道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体裁的一个重要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就是北京青年报记者杨菊芳。有人曾经讲过这样的话:“有的人是通过《北京青年报》认识了杨菊芳,有的人是通过杨菊芳认识了《北京青年报人”从被称为“北京青年报社会大特写的里程碑”、评为全…  相似文献   

13.
小M刚进单位时,总是不明白为何从上司到同事都不待见他。他从来没有意识到,他有一个在机关里很扎眼的习惯——从来不抹桌子。别人的桌予都明光锃亮,他的桌子却像从工地上搬回来的。看着那风尘仆仆的桌面,我总会想起一个笑话。  相似文献   

14.
新闻报道要贯彻观点于无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乔木在《人人要学会写新闻》中说:最有力量的意见乃是一种无形的意见——从文字上看去,说话的人只是客观地朴素地叙述他所见所闻的事实(而每个叙述总是根据着一定的观点的),这样,人们就觉得只是从他那里接受事实,而不是从他那里接受意见了。 新闻就是这样一种无形的观点。愈是好的新闻,就愈善于在内容上贯彻自己的观点,也愈善于在形式上隐藏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认识宏波,还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事,那时我刚从北大荒面来.在哈尔滨日报编辑部评论部安下了一张桌子。我们正办“大家谈”专栏,常有通讯员来送稿,这其中有一位英俊的少年,他的脸上写满笑意,眼睛明亮,总是闪烁着问询的目光。当时,他是林业部门一个企业的通讯员,他的热情、勤奋和悟性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6.
作为项目经理人,制片人手头必须要有项目,没有项目,他的工作便无从进行。而电视剧项目的运作总是从剧本开始的。从国内的情况来看,剧本运作无非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从现有的剧本中进行挑选和修改;另一种情况则是从无到有进行剧本的策划与创作。无论哪一种形式,制片人首先都要从剧本的题材进行分析和判断入手,然后才能对整个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7.
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是酸的,乃《伊索寓言》里的名篇,广泛传播,世界享用,可以说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 可若按辩证法来看,事物往往有两面性,狐狸吃不着葡萄,有时说它是酸的,有时也会又想那葡萄也许很甜。尽管“这一面”《伊索寓言》里好像没讲,可事实一再证明辩证法没错。 被誉为世界球王的巴西的贝利,有一则已成名言似的“轶事”:当别人问他哪一个球踢得最好时,他总是说:下一个。按贝利这种逻辑来推理,他永远踢不出“最好”的球。当然有人会说这话里有谦虚也有矫情,但你不能不承认这也是一种机智。 如果说贝利的…  相似文献   

18.
创新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提出问题的能力。能不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不仅关系到工作上有没有创造,而且关系到人生上有没有作为。语言文学家黎锦熙在回忆录中讲过一段小故事,他说:民国头十年间,我在湖南办报,当时常帮我们抄写文稿的有三位青年。一位是不问文稿的内容,什么都抄,就连文稿中的技术性错误,也照抄不误;第二位是见到文稿中的问题总是要提出,并能主动润色修饰;第三位则与众不同,看到与自己观点不同的文稿就干脆不抄,更不屑于在枝节问题上纠缠。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县站的广播稿中,常常见到一般化的语言。称赞一个人的工作精神时,总是说:“吃饭无味,睡觉不香,一心扑在工作上;写到人物思想时总是:有人说他傻,他情愿做这样的傻子;写到对人物评价时总是:大伙一个个翘起大拇指,说他是我们的带头人。这些语言,可说是陈词滥调,似乎从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一样没有生机,听众也早就听腻了。  相似文献   

20.
韩东是一个文学马拉松的绝佳选手,从他在文学上的起跑算起,到如今可能有近30年的时间了。而且,他还在拼命跑,丝毫没有松懈、没有要放弃的样子,总是能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和阅读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