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要求 1.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提高幼儿的分类、排序能力。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情况分析我班是新大班,幼儿多数来白民办或厂办幼儿园,墓本上已掌握平面几何图形知识,绝大部分幼儿能正确说出六种几何图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椭圆形)的名称,并了解一些主要的特征,有两三名幼儿基础较差,只能根据名称找出相应的几何图形。  相似文献   

2.
形状棋     
制作方法:画好棋盘(如图),用硬一些的彩色纸剪好6种几何图形(正方形、圆形、半圆形、梯形、三角形、长方形)做棋子。正方体小积木一块,在其6个面上分别画上6种图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要求: 1.要求幼儿正确说出各种几何图形的名称,并能根据各种几何形体的明显特征进行分类。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及概括能力。二、教学准备: 1.各种几何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梯形、椭圆形)以及娃娃头、熊猫头、机器人、轮船的贴绒教具。 2.人手一套几何图形的教具放在碗里。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东  相似文献   

4.
陈茜 《福建教育》2011,(1):65-66
一、少示范,变模仿为创造 案例1:在小班绘画活动“美丽的房子”中,教师以为“美革羊”设计房子为引题,引导幼儿观察范例,指出房子是由三角形、长方形、圆形和正方形四种几何图形组合而成的。  相似文献   

5.
小学教学第一册单元难点及教学建议郑华,鲁力第三单元认识图形(二)本单元的难点是,辨认变式的图形和剪圆形。教学时要注意突出两点:1.在实物的比较中,感知几何图形的特征。本单元教学的几何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是从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要求: 1.要求幼儿正确说出各种几何图形的名称,并能根据各种几何形体的明显特征进行分类。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及概括能力。二、教学准备: 1.各种几何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  相似文献   

7.
快乐的机器人文/戚伟游戏准备打击乐器3种~4种(如铃鼓、撞钟、三角铁等),方形、圆形、三角形积木若干,《快乐的机器人》磁带。游戏玩法1用积木布置场地(如图1所示),幼儿扮成机器人,坐在积木上做睡觉状,教师扮成检测员。2检测员说:“机器人准备开始工...  相似文献   

8.
内容与要求 1、引导幼儿感知、认识长方形、椭圆形,能正确说出图形名称和相似物体。 2、培养幼儿认识图形的兴趣,发展幼儿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创设“图形乐园”,准备两只小猴子(小猴身穿图形花衣服)。 2、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等图形纸片和磁铁拼板,每人一套。  相似文献   

9.
活动目的 1.通过游戏的形式,巩固对已学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认识,并学习认识长方形。 2.培养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鼓励他们在活动中努力发现、寻找问题的答案。 活动准备 1.录音机,录有欢快乐曲的磁带。 2.铃鼓,场地(地上事先画好大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和长方形),可以佩戴的各种颜色的图形。  相似文献   

10.
游戏目标1.引导幼儿自觉多饮白开水,初步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2.创设环境,让幼儿通过观察发现物体的形状特征,巩固对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认识。3.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饮水状况,游戏方法游戏前结合主题活动创设墙饰,利用三角形、圆  相似文献   

11.
在自主性绘画教学中。绝大多数中班的幼儿都能掌握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半圆形、椭圆形、梯形、菱形、平行四边形、圆环、多边形等十余种几何图形。但是对三维体却比较陌生。实际上。儿童所接触的事物中,绝大部分是三维的立体物,于是,我们特别设置了对幼儿进行几何体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2.
内容和要求1.通过观察、比较,教幼儿认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掌握这几种图形的主要特征,并相应找出生话中的有关物体。2.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及操作能力。情况分析教小班幼儿辨认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几何图形,是小班计算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原因是:1.几何图形结构的分析过程往往过于单调,幼儿容易失去兴趣。2.用比较的方法分辨出两种图形的外形差别,对小班幼儿来说,是复杂、困难的。实践研究表明,教幼儿认识几何图形的结构、形状和大小,不仅可用视觉感知,同时也可通过触觉(手摸)并用语言  相似文献   

13.
小班计算教学中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内容,往常总是以上课的形式分别进行教学。这次我将认识这三种几何形体揉合在一起,安排在一个主题性的半日活动中,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游戏等活动进行综合教学。我认为这样的主题活动形式适合小班幼儿能激发和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多种形式的系统练习,也有助于幼儿对知识的接受和巩固。活动要求: 1.通过认识、操作、游戏活动,使幼儿初步掌握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并学习区分三种几何图形。2.初步能按简单规律排列几何图形。  相似文献   

14.
活动目标 1、会进行图形折叠、分割、拼摆,辨认三角形、长方形、梯形、正方形及其相互关系,发展幼儿空间知觉及动手能力。 2、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五人为一组,每组五张正方形白纸,剪刀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讲解比赛的方法及规则 1、提出任务:玩变图形比赛,看哪组小朋友最  相似文献   

15.
活动内容:拼组图形。 活动目的:通过“折·剪·拼”等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几何图形,初步了解其特征。培养学生对材料的想象组合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教材分析: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几何图形,学生已在数学课中初步认识。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把这些图形与日常生活常见的实物图象联系起来,拼成一些生动有趣的图案,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  相似文献   

16.
反观目前的科学教育活动,虽然教师能为幼儿的探索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但“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仍然存在。教师常常有意无意地将自认为正确的答案或观点强加给幼儿,忽视客观事实和幼儿的主动建构。“一个正方形变成了几个长方形”在中班“铺路”活动中,教师让幼儿通过折、剪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变换图形,并贴在相应的“路洞”(用硬板纸做成)里。操作之后,教师问一幼儿是怎样变图形的,幼儿答:“把正方形变成长方形。”教师接着问:“用几个正方形变成几个长方形?”幼儿说:“用一个正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教师觉得这一说法违背常理,…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基本图集为辨别任务,考察智力障碍儿童基本几何图形辨认能力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智障儿童图形辨别能力随着学龄的增长而提高;辨认的先后次序是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在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上,智障儿童辨别图形定义属性任务的正确率显著高于非定义属性任务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8.
李雪 《小火炬》2008,(5):48-48
几何图形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你知道这些图形背后的秘密吗?在下面选出你最喜欢的几何图形,你就会知道秘密了。A.正方形B.长方形C.三角形D.圆形E.曲线  相似文献   

19.
引导幼儿认识事物的特征,告诉孩子正确的概念是幼儿教师教学时的一项重要内容。有些教师往往忽视幼儿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判断方法,在教学中存在一些不恰当的教法,限制了幼儿思维的发展,影响了以后的学习。如通过动手操作、拼图游戏等方法指导幼儿认识平面图形时,有位教师让幼儿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叠成长方形、三角形。由于幼儿的认识水平所限,大多数孩子对折成两个长方形或两个三角形。于是教师作出结论:一个正方形可以分为两个长方形或两个三角形。这样的结论,表面上看没有错误,但实际上却使幼儿的认识活动受到限制,容易得出片面…  相似文献   

20.
幼儿数概念的形成和运用能力的培养,对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我根据中班计算教学的任务和要求,从他们的实际认识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出发,采用了教学游戏的形式,收到了较好效果。如在复习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等五种几何图形的教学中,我扮熊猫妈妈,小朋友戴上小鸡或小鸭、小猪、小兔的动物头饰,听着乐曲,学着各种动物的走姿到熊猫妈妈家作客。幼儿非常高兴,认真地等着和“熊猫妈妈”一起玩。我首先出示用五种几何图形组成(有小燕子、柳树、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