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老师,我想打印个申老师带回家!”当我听到语轩天真的想法时很是好奇,“为什么要打印申老师呢?”语轩高兴地说:“我太喜欢申老师了!我想让申老师给我讲更多3D打印的知识!”这一幕是在学校2014年12月2日举办的“放飞梦想”科技教育系列活动——走进3D打印大讲堂中发生的真实故事,更巧的是当天还是语轩的生日.在现场,我们使用先进的扫描设备对语轩进行全身扫描,用3D打印机打印了一个他的模型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于是,好奇的语轩就向我诉说了想打印个申老师带回家的想法.活动当天,学生们五花八门的问题,把我和申老师、安老师问得不亦乐乎.这让我认识到学校深入开展科技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在江苏省宜兴中学举行的对外公开教学活动中,笔者观摩学习了无锡市教学新秀史豪峰老师一堂课.该课为数形结合的专题复习课,课堂容量大,难度也大.在学生层次相对较差的学校完成这堂课可以说是不可思议,也会备受指责.可是史老师却轻松流畅地完成了!整节课有20多位同学发言,基本上是学生解决而老师仅仅是适当地点拨,学生积极性高,参与度广,虽然讲的不多,整堂课却完全在老师的掌控之中.惊叹之余反思:自己总感觉我  相似文献   

3.
我们常常能听到对一些老师的赞扬:“某某老师的课讲得真好!”“某某老师的课讲得很精彩!”这不仅让人想起很多年前听到的一个故事:某学校有两位语文老师,一位口才很好,且非常幽默,一堂课讲下来,常常是笑声不断,学生听得非常过瘾;另一位虽也是语文老师,但口才就差了不少,讲不了多少精彩的东西,学生也就不怎么爱听,索性就干脆少讲。但奇怪的是,第一位老师所教的学生就是没有第二位老师所教的学生学得好,一时间曾被传为怪事。这是课程改革前的故事,现在想来当然就不觉得奇怪了。第一位老师“讲”,是在“讲授”,就是把自己所知道、所理解、所感…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节品德课,我竟突发奇想地想要学生也当一回老师。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学生时,他们兴奋不已,竟也高兴地答应了,这让我感到有些意外。接着,学生们都自告奋勇地推荐自己。当小老师选定之后,这位“老师”一本正经地说:“老师!不,是袁慧同学,你要坐好来。等会儿要检查学习效果。”我没有吭声,认真照着学生的要求坐好,心想着,看你还有什么花招。可没有想到,精彩的还在后头呢!这位小老师上起课来竟然也像模像样,还有板书呢!他接连问了好几个问题,其他学生们也很积极地回答,那劲头可真让我开了眼界,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后来,小老师将一个问题抛向了我:“袁慧同学,学完这一课之后,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张海迪的什么精神?”听到提问后,我马上站起来回答说:“我们要学习张海迪在病魔面前不低头,坚强不屈,奋发向上的精神。”“回答得很好!”小老师表扬了我。本以为可以坐下,但这位小老师又冷不防地提出了第二个问题:“那么,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做到像张海迪一样呢?”我看着这位小老师,只见他正得意地看着我,仿佛又在说:“老师,你不能回答吗?”好啊,得理不饶人了。于是我就将计就计,沿着学生打开的思路,给了学生一个正面的回答:“在我的生活中,的确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  相似文献   

5.
今天,我有一次当老师的机会。我为大家讲《宇宙里有什么》这篇课文。我拿着语文书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上说了一声“上课!”全班同学向我问好。啊!当老师感觉就一个字——“爽!”“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那无边的宇宙。”我说。当同学们闭上眼时,我朗读起了课文:“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无尽的宇宙……”当我读完课文时,同学们发出一声声赞叹:“啊!实在太美了!”我让大家举手谈谈自己对宇宙的理解与看法。大家都纷纷举手,各抒己见。有的对宇宙充满了向往,有的对宇宙充满了疑问,有的则对宇宙充满了好奇……讨论结束后,我说:“翻开课本第八十九页,把…  相似文献   

6.
陈玉军老师是我们成都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的一名年轻教师,他上这堂课,我是“现场目击者”之一。应该说,陈老师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从容不迫、行云流水,我是十分欣赏的。他能在课堂上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和自己一起走进课文,走进作者,走进那“不朽的失眠”之夜,这正是新课标所提倡的互动与对话。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因此,教师显得“随意”一些,学生显得“散漫”一些,这都是无可厚非的;而且我认为,语文课就是应该多一些教师的潇洒,多一些学生的自由。这点,陈老师在这堂课中都做到了。当课堂上充满教师的灌输时,我们大声疾呼“对话”;但是,当“对话”成为一种教学常态时,我们是不是就应该往更深处探索,让“对话”超越浅表层次的回答,而追求师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和领悟?比如在这堂课上,学生对语言的品味、理解似乎还不够;另外,对这篇课文思想内容的富有个性而又紧扣文本的多元解读,似乎还可以更充分些。在中国,球迷似乎比球员更懂足球。呵呵,我不知不觉也犯了这个毛病。还是听听大家的评论吧!  相似文献   

7.
宗敏 《中国教师》2005,(10):38-39
“我们学校有四大金刚,上课时只要有一个金刚,这堂课就实在难以上下去了。”一位老师说。“我们班的××,上课不听讲,一心一意看漫画书,你让他出去,他拔腿就往外走,这对他来说,真是求之不得呢!”另一位老师说。“这位学生还只是自己玩自己的,我们班的××那才可恨呢,居然将课本放在自己的头顶上转圈,引得全班呵呵大笑,整堂课没法上了”第三位老师说。  相似文献   

8.
近日参加了一次优质课评选的听课活动。在区级评选中,有一堂课令我印象深刻。声情并茂神采飞扬的老师,机灵睿智妙语连珠的学生,热烈火爆和高潮不断的课堂讨论,于动情处催人泪下,于精彩时欢声笑语,齐全的环节,紧凑的结构,天衣无缝的配合,简直是完美无缺!老师的结束语刚完,下课铃声正好悠扬地响起。不禁暗自赞道:真乃优质课也!并为自愧不如难受了很久。这堂课如我所愿,真的被推荐到市里参加评选。而我有幸又参加了此次听课,但这次却令我心生疑惑:同一位老师,同样的问题,问的却还是同样的学生,而学生的回答竟还是同样的话语!还是同样的热烈火爆和高潮不断,这节课又光荣地获得了市级优质课一等奖。第三次听到这堂课是在全区的示范推广课上,还是同一位老师,竟还是同一批学生,同样的问题!旁边一位知道内情的老师小声说道:“这堂课我不知道听了多少遍了,据说有一次下课后,有一个学生竟然指出:‘老师,你在某处少说了一句话。’”这一次听课令我如坐针毡,心中涌出来的竟是一种深深的悲哀:优质课,你让我们的学生学到了什么?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篇学生作文,这是一个学习很好的学生,他的作文记述了在低年级时,某次老师为讲优质课,而事先将问题和答案告诉学生,并指定他来准备...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名信息技术老师,对于“非正式群体”这个词,以前一直很陌生。但一年前几个学生让我开始了解了什么是“非正式群体”。事情是这样的:在新学年开始的一次三年级的信息技术课上,当我正专心为大家讲解理论知识时,发现上节课被我不点名批评的几位同学自己不听讲,还严重影响其他同学上课。我马上停下来征求这几个同学的意见:“老师讲得你们听得懂吗?”“老师,我想玩游戏!”话音刚落,大家的目光都转向了子明,那是一个个子不高的小男孩。接着,其他几个同学也不约而同地大嚷到:“对!我们要玩游戏!玩游戏!”教室里顿时一片喧哗。“咱们学完今天…  相似文献   

10.
“我们办公室的老师看了这段视频以后,都说这些学生真是该死!可是这样的课,那个老师怎么能上得下去!”北京三中的王新利老师有些激动地对《教育》旬刊记者说,“反正如果是我的话,这堂课我是没办法上的。”  相似文献   

11.
林莉 《现代语文》2004,(10):22-22
不久前,我聆听了某知名教师上的一节语文课。课堂上,老师既没有对课文内容进行按部就班的讲解,也没有拿出自己课前设计好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而是询问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后有哪些问题;让同学们一一提出来,由其他同学回答这些问题;当同学回答不出来时,老师适时进行启发、引导,仍由同学们自己来回答。整堂课就在学生自问自答的过程中进行着。听课老师的反映是:教学形式很新颖,但又觉得缺了点什么,用学生的话说:“老师,您好象没有讲什么。”  相似文献   

12.
任菁 《初中生》2002,(13):24
让我激动而又期盼已久的一堂课终于来了!语文老师要我这节课学当一次小老师,讲<春>.  相似文献   

13.
我的新老师     
开学了,我已经上三年级了,当我跨进教室时,惊奇地发现我们有一位男老师。老师很年轻,中等身材,乌黑的头发,透过一副漂亮的眼镜,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看上去特酷。“这下完了,男老师肯定比女老师厉害。”我暗暗地想着,因为从幼儿园到现在我还没遇到过一位男老师呢!可是第一堂课我就改变了对老师的看法。那是上《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一课,老师提了个问题:“这些家长怎么会让孩子们在海面上划船呢?如果发生……”“如果发生海啸怎么办?”“如果涨潮了怎么办?”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忽然我站起来说道:“这是在北京的北海公园…  相似文献   

14.
吴昊辰 《教育》2007,(7S):36-39
“我们办公室的老师看了这段视频以后,都说这些学生真是该死!可是这样的课,那个老师怎么能上得下去!”北京三中的王新利老师有些激动地对《教育》旬刊记者说,“反正如果是我的话,这堂课我是没办法上的。”  相似文献   

15.
对白片断一:“高峰同学,请你把这段课文读给大家听一听,好吗?”一节公开课现场,执教老师满怀希望地看着一个胖乎乎的男同学。“老师,现在我不想读!”小男孩不顾听课老师们在场,大胆地表达着自己的意愿。“你有权保持沉默!”执教老师笑容依然“,我们会耐心等待,以后再欣赏你的精彩表现。”果然在后半堂课中,这位学生主动请求,以自己精彩的朗读获得了听课师生热烈的掌声。感受与体会: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是师生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爱心交流,而不是让学生依附于教师,做只会听话的人。教育所关注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人的潜能,而不是让…  相似文献   

16.
这是写《童年趣事》作文训练后的一节讲评课。我设计让学生先来读读自己写的文章,然后再进行评析。学生一个个上来了,读着自己的高兴事还真有些乐不可支。看着他们高兴的样子,我感觉自己也像是回到了美好的童年时光,忍不住对学生说“:你们想听老师讲讲童年的趣事吗?”这些孩子一下子把焦点转向了我,激动地嚷着“:好!好!王老师,您快讲快讲!”我做了一个“安静”的动作,便向学生讲起了自己十多岁时,跟着哥哥晚上走了很多路去邻村看电影的事,还记得那时放映的电影是《英雄儿女》,因为主角的名字跟哥哥的名字一样,便感觉电影中的英雄就是我的哥…  相似文献   

17.
“孩子们!”语文教师让孩子们坐定后说,“这堂课是复习课,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一阵骚动,二三十只小手很快地举起来了。一个孩子经过老师的允许,站起来说:“古丽雅和阿辽沙的性格有点……”“不,那里我们懂。只是第三课的写作特点还要讲一讲。”另一个孩子一边举着手一边站超来嚷着。但这个意见马上又遭到后面那个孩子的反对,“你是优等生嘛,你懂了,我们不懂!”“我们要复习古丽雅。”  相似文献   

18.
冯卫东 《师道》2009,(11):17-18
当我旁听《“花开无声”——我心中的英雄》主题班会时,我的内心没有产生一点点共鸣。这堂课的设计目的是,“由小英雄林浩的事迹以及身边故事拉近学生与英雄之间的距离,树立只要我们肯努力,人人都能成为英雄的信念”;老师最后的结语是:“让我们用实际行动使自己成为真正的英雄!”这位老师我第一次接触,但我知道他绝不是一位英雄,我甚至揣想他未必有成为英雄的“心理准备”,  相似文献   

19.
选择     
星期四下午,我们上了一节不同寻常的班队课。老师叫大家在白纸上写下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东西“。这还不简单?”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太棒了!”我很快在纸上写下了心里最喜欢的五样东西:父母、篮球、友谊、生命、老师。可是,当老师说了下一步的游戏规则后,同学们都犹豫了:“可不可以不划呢?”原来,老师叫我们按喜欢的程度依次划去四个词,最后只剩下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我左思右想,最终决定先把“篮球”划去。看着被划去的“篮球”,感觉似乎真的永远也不能打篮球了!一阵失落感涌了上来。当我艰难地“把友谊”“和老师”划去时,我想“:没有…  相似文献   

20.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科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以我执教的《叶的形态》一课为例,谈谈我的一些认识和做法。教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当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时,教学才是活的,才有生命力,学生才能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当我走进教室和学生见面时,我没有让学生马上规规矩矩地坐在教室里,而是对他们笑笑“:同学们,跟我走!”学生们很惊奇“:老师,不在教室上课吗?”我笑着告诉他们“:我们今天的课从美丽的校园开始,好吗?”同学们兴奋地回答“:好。“”平时上课你们是喜欢规规矩矩地坐好,听老师一个人讲呢,还是喜欢你们自己讲?”学生答案各不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