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我国信用卡市场的快速发展,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将是银行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数据挖掘作为一种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应充分应用在信用卡业务中。在分析数据挖掘技术的定义及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其在银行信用卡风险分析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的进展,消费者对网络信用卡应用的需求在最近几年内快速地增长,但是该领域存在许多信用卡欺诈行为。本文着重探讨消费者使用金融网络产品中存在的信用卡欺诈问题。与传统交易相比,在此类产品中进行的信用卡交易欺诈容易发生,却更难查明原因和恢复数据。通过分析网络信用卡欺诈类型,对比现有的防范欺诈的典型解决方案,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安全电子邮件和伪随机数校验码模拟AVS的方法来防范网络信用卡欺诈。  相似文献   

3.
信用卡安全关系到民生国计,频繁发生的信用卡盗用事件,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从信用卡信息安全出发,对当今信用卡安全技术在PKI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研究,介绍了PKI技术原理、PKI的密钥存储方案以及USBKey技术在实际PKI应用中的安全特性,提出了对当今USBKey使用算法的理论性改进方案。利用时钟机制和一次一密原理,对USBKey的加密算法进行了改进,从而实现了加快运算效率及增强信息保密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射频卡成为用户首选,食堂信用卡优劣之争宣告平息随着射频卡的推出,其优良的特性迅速吸引了广大用户,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的应用。金融行业迅速使用射频卡取代其它各类信用卡。由于其强大的抗恶劣环境、寿命长及保密性能好等功能,也迅速在食堂得到应用,食堂信用卡优劣之争也宣告平息。无论是售饭机的新用户选用,或是售饭机的老用户更新换代,射频卡售饭机均成为首选产品。信用卡无不是以保密为前提信用卡从诞生那天起,无不是以保密为首要前提。如果信用卡不保密或保密性能不好,肯定引起纠纷不断.信用卡还有何“信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用卡的保密性能越来越好。磁卡的保密性能较好,前几年被金融等行业广泛选用;IC卡的保密性能更好,金融等行业迅速选用IC卡取代磁卡。作为信用卡,保密性真是太重要了。  相似文献   

5.
BP神经网络是应用最广泛的预测模型,它能方便、灵活地对信用卡消费行为进行探测,但BP网络有很多固有缺陷,比如结构难确定、初始权值选择盲目性导致训练速度慢等,结合信用卡交易数据的混沌特征分析,通过应用混沌理论中的相空间重构技术,把信用卡客户的相关数据嵌入到重构的相空间中,然后利用BP神经网络技术建立混沌风险探测模型,对信用卡交易行为进行风险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一般的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其中正确检出率比使用BP神经网络模型提高了3%.  相似文献   

6.
我国刑法第196条第1款第3项规定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对于冒用信用卡的行为如何界定学界尚无专门讨论,“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冒充他人身份和使用他人信用卡的行为,二者必须同时具备.而对于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并不能因为刑法规定“盗窃他人信用卡并使用以盗窃罪定罪处罚”而认定为诈骗罪,应认定为冒用他人信用卡,从而认定为信用卡诈骗罪。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信用卡的普及程度不断加深,随之而来的信用卡业务风险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从信用卡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的基本情况、信用卡业务面临的风险,揭示防范和控制信用卡风险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信用卡风险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8.
信用卡在当今社会已经普遍应用,但是信用卡透支到期没按时还款,逾期后将出现不良记录。个人信用报告最主要的作用是帮助银行等金融机构了解个人的历史信用状况,为个人进行了风险评估。从分析信用报告对人们经济生活的影响出发,就信用报告的作用及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刑法第196条之“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司法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帆 《大连大学学报》2009,30(1):115-119
信用卡诈骗罪中的“冒用他人信用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冒充他人身份、利用信用卡在特约商户消费和银行营业柜台、自动取款机上取款、转帐的行为,被冒用的信用卡既可以是他人合法有效的卡,也可以是他人伪造、骗领或作废的卡。在司法实践中,一般将冒用捡拾的他人信用卡、冒用代他人保管的信用卡、通过网上银行和电话银行冒用他人的信用卡等六种行为方式认定为刑法第196条第1款第3项的“冒用他人信用卡”,以信用卡诈骗罪论处。  相似文献   

10.
在信用卡业务开展的过程中,银行积累了大量有关客户的人口特征、消费、取现、还款以及催收行为等历史数据,适合采用数据挖掘模型给管理人员提供大量的具有高度预测力的信息.本文讨论了数据挖掘技术在信用卡业务中的业务应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信用卡行业发展迅猛,受传统量入为出观念的影响,中国消费者的循环授信使用意愿低,国内信用卡的利息收入不足,难以支撑盈利。目前国内大部分银行面临如何盈利的难题,本文通过信用卡业务的收入结构分析来研究中国特殊消费环境下的信用卡盈利问题,并提出突破盈利瓶颈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信用卡虽然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利用信用卡犯罪的活动在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也越来越猖獗。而司法机关在打击处理信用卡犯罪的司法实践中,对信用卡的概念和范围却产生了歧义,严重影响了司法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法对信用证诈骗罪作了专门规定。在司法实践中 ,信用证诈骗存在多种具体表现形式 ,如委托人与信用证收益人、信用证开证申请人相互串通等 ,其犯罪特征符合信用证诈骗罪构成要件。信用证诈骗产生的原因在于信用证的单据交易特点、独立性特点、跨国性特点等。由于犯罪活动的复杂性 ,信用证诈骗中有争议的法律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用拾得的信用卡在ATM机上取款的行为时有发生,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中对这种行为的定性均存在不同的理解。笔者拟借助刑法理论对其进行分析,认为用拾得的信用卡在ATM机上取款的行为不能成立侵占罪,也不构成盗窃罪,应当属于诈骗罪。同时,基于信用卡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关系是特殊法条与一般法条的关系,应当认定为信用卡诈骗罪。  相似文献   

15.
《刑法修正案(五)》主要针对妨害信用卡管理行为和信用卡诈骗行为作出补充规定,进一步细化了利用信用卡实施犯罪的行为方式,使得法律更具可操作性。《刑法修正案(五)》的出台为打击目前严重的信用卡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但立法解释也并非尽善尽美,并没有解决法律上存在的所有问题,应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信用卡诈骗罪是97年刑法规定的一个新罪名,它为司法机关打击“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扣作废的信用卡”、“冒用他人信用卡”和“恶意透支”的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但是现行法律在该罪名的认定上仍然存在一些值得推敲的地方,笔者就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用卡业务的蓬勃发展,信用风险成为金融风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加强事后监控进行风险监控的理念下,基于个人信用卡消费分析建立了若干指标,可用于对持卡人的信用进行分类和授信控制。  相似文献   

18.
2005年我国通过《刑法修正案(五)》后,信用卡诈骗罪又成为学界研究热点,对于信用卡诈骗罪和盗窃信用卡并使用行为的性质和司法认定存有较大争议。对信用卡诈骗罪的司法认定,持实质的解释论,考察刑法用语的真实含义,用实质的、正义的标准界定构成要件的内涵与外延。认为盗窃信用卡并在自动柜员机使用的行为,只构成一般盗窃罪,而不构成盗窃金融机构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