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意境说是诗歌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开始出现的,从唐朝诗歌的创造看,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高峰,唐诗的意境创造也是一个跨时代的超越,此时代的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他在诗歌艺术上能够吸取和总结前人的成就,融合众长,兼备诸体,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沉郁顿挫的风格,他的诗歌在意境上,更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诗歌教育一直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古代诗歌鉴赏是高考的重要内容,与之相关联的对联之类的试题也屡屡出现。但是,纵观中国古代诗歌的历史,诗人数不胜数,诗歌作品浩如烟海,艺术手法花样繁杂,当前要想完满地完成诗歌教学任务还存在着诸多困难:一是目前语文课本和读本中选取的古代诗歌比较少、比较散,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十堰古代诗歌发展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十堰本土诗人的崛起。纵观十堰古代诗歌发展,有以下几条发展轨迹:作品题材内容由对汉江秀水的歌咏到对武当仙山的描摹;对生活的反映由世俗社会走向对仙道生活的吟唱;作者队伍则由客居诗人向本土诗人转变。  相似文献   

4.
《古诗十九首》以它极高的艺术成就,为后世诗歌树立了典范,影响深远。对于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巅峰——唐诗来说,它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唐诗美学范式的形成与《古诗十九首》的诗歌语言、情感抒发的方式等艺术技巧,有着不容忽视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城市诗歌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歌与城市的联系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兴起之初,从早期的《诗经》乃至汉乐府、大赋,进而到唐诗、宋词,其间都留下城市生活的斑驳投影。伴随着古代城市的发展,城市诗歌所表现出的情境也愈加充实:建筑风光、世态万象以及民俗风情皆可入诗,诗歌成为古代城市文化的记录者。同时,它又是诗人心理空间在城市中的投射,蕴涵着诗人的城市观念和文学理想。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诗歌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传统和浓郁的人文精神,其中反映诗人感悟人生,家国情怀和珍视友情的作品是这种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诗歌教学应该重视对青年情感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唐诗代表了我国古代诗歌的最高成就。唐代诗人之众和作品之多,都超过了已往各代,仅《全唐诗》收录的作者就有2300多人,诗4890多首。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的《全唐诗外编》又收诗1800多首,不少作者也不见于《全唐诗》。从这50000多首诗歌来看,唐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活,诗歌题材的领域得到前所未有的开拓。可以说,唐诗是唐代社会一部生动的艺术的历史。在艺术上,唐诗也达到高度成熟的境地。唐诗还完成了我国古典诗歌各种形式的创造,古体诗的五古、七古、乐府歌行,近体诗的五律、七律、五绝、  相似文献   

8.
在远古祖先的心目中,“歌”与“诗”是同一种文学艺术。“诗”是“歌”的内容(文学形象),“歌”是“诗”的表现形式(音乐形象),它们彼此相依、相互融贯,如同语言中词的音和义。中国古代的诗歌是一种歌咏的语言艺术,无“歌”不成“诗”,无“歌”没有“诗”。因此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诗人”这一称谓至少包括以下内涵:(1)自创并演唱诗歌的人;(2)自创或改编原创作品演唱的人;(3)只创作不演唱的人。而中国古代的诗歌是:以激情为血肉、以语言为建构艺术、以歌咏为表演艺术的一种文学体裁。以真情去激荡语言的美化,以歌声去撞击听众的和鸣,乃是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9.
笔者花三周时间讲古代诗歌阅读与鉴赏课,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艺术总算有了一些肤浅的了解,基本上明白了“诗歌是典型的语言艺术”的观点。我对古代诗人追求诗歌语言“语出惊人”的别样招数有了更多的了解,也算是“教学相长”吧。这里不揣浅陋,将我发现的诗家出语惊人的几种别样的招数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唐诗宋词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之一。古代诗歌具有很强的韵律,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通过朗读可以表现出诗歌的这些特点。学生在朗读古代诗歌的过程中可以再现诗歌的意境和思想内容,体味诗人的情感。朗读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感染自己和听众,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朗读在高中古代诗歌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古代诗歌教学一体化的教改实践,将诗歌欣赏理论、诗歌作品解析和中学诗歌教学法三方面的教学内容融为了一体,对各种教学策略、各种教学方法、各种诗歌理念和诗歌教学模式做到了兼收并蓄,灵活运用,基本改变了古代诗歌教学内容分散化和教学效果低成效的状态,达到了使学生具备诗歌这一特殊文学体裁的诗学理论知识、作品鉴赏能力和相关艺术素养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中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队伍中,李白可谓是无冕之王,独树一帜。他以出神入化的浪漫主义诗歌艺术,其傲岸不屈、蔑视权贵、渴望自由的精神,使其浪漫主义诗歌充满无限魅力,充分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汇成了中国古代诗史上格外富有朝气、惊天动地的歌唱。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在盛唐诗人中,李白是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位;在中国诗歌史上,他的作品的艺术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李白的诗歌感情充沛,率真豪放,偏重于内心感受的抒写,他的诗歌无论何种题材都具有浓厚的主观抒情色彩,这种色彩使诗歌呈现出山呼海啸的气势,有先声夺人的力量,也使感情的表达喷薄而出,一泻千里;李白的诗歌雄奇奔放,善于运用丰富而奇瑰的想象,创造出寄托着诗人的情感意蕴和精神境界的绚丽多姿的艺术形象;李白的诗歌内容丰富多彩,体现的风格多种多样,既豪迈奔放,又清  相似文献   

13.
李斌 《现代语文》2013,(4):84-86
中国古代蔚为壮观的文化典籍的百花园中,诗歌是一枝引人注目的奇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古代诗歌代表了中国的艺术精神和艺术成就。而古代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新课程高中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占了相当的比重,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共有古代诗歌38篇。《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阅读与鉴赏"的第六条  相似文献   

14.
李宏安 《学周刊C版》2010,(5):196-196
中国古代诗歌广义上包括诗、词、曲。由于中国古代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离我们现代生活已经很久远,以及诗歌语言的含蓄与凝练,所以在鉴赏中国古代诗歌时就会碰到很多障碍,要么一知半解,要么误解,不能享受其中的美感,不能感悟诗人对社会、人生的理解与感悟。然而,在鉴赏中国古代诗歌时又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可寻。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朝鲜古代诗歌作品时,"江湖"这一概念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里的"江湖"并非中国武侠小说中的"江湖",而是朝鲜古代士人隐居避世的空间。"江湖"这一概念不仅为朝鲜古代诗歌创作提供了更多创作题材,为后世留下不朽的佳作,而且为后世研究朝鲜古代诗歌甚至是朝鲜古代士人阶层的精神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材料。本文从"江湖"一词在朝鲜古代文学上的应用,以及在诗歌中的应用出发分析了"江湖"诗歌表现的当时部分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处境及由此表现出的对自然美的再现。  相似文献   

16.
美妮 《山东教育》2008,(3):42-43
我国古代诗歌作品浩如烟海,许多诗歌不仅以其精湛的文学艺术价值而脍炙人口,千古流传,而且其中的一些诗句包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反映了古代诗人对自然现象深刻的思考和认识,教师选择一些描述地理事物的名诗佳作,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适时、适量、恰当地引用,  相似文献   

17.
肖海燕 《山东教育》2013,(12):32-32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诗歌的思想艺术博大精深。唐诗与宋词。更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两座并肩而立的高峰.一座交汇着现实和浪漫,一座辉映着婉约与豪放。唐诗与柬词,更像两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历史,也辉映着未来。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精髓,具有迷人的艺术魅力。中国古代诗歌在儒道释相糅合的哲学思想中展示出深邃而生动的空间观念。诗人们在对生命的体验之中表达了自然、社会、人类以及理、事、情融会贯通的多雏美学向度及艺术表征。  相似文献   

19.
将唐代诗人李白置于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考察其创作所达到的“时代高度”,举诗风改革大旗,引导唐诗进入健康发展的新纪元,以充满理想与现实矛盾的诗作,展示盛唐由治而乱的历史画面,用多样体式进行创作,把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推向巅峰。  相似文献   

20.
山水诗是指以自然山水为审美对象和表现对象,抒发诗人对山水的感受的诗歌,它是人们对自然景物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达到一定水准的反映。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创作的先河,他的山水诗歌作品洋溢着清新恬静的蕴味,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对后世古典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