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书与悟道     
近日读《庄子》,书中有一段话颇令人深思。齐桓公坐在堂上读书,有一个在堂下正在做车轮的木匠过来问道:“请问国王读的是什么?”桓公说:“是圣人的书。”木匠又问:“圣人还活着吗?”恒公说:“已经死了。”木匠听后不禁感叹地说:“既然圣人已死,那你所读的东西就不过是圣人的糟粕了。”桓公听他的话中对自己所读之书竟如此地充满轻蔑,心中可就来了火,怒道:“我读书,你一个做车轮的木匠哪有资格妄加评论呢?能说出道理来也就算了,说不出道理就得把你处死。”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的后半部分时,老师先要学生朗读周恩来回答魏校长的那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要求读出铿锵有力的语气,一遍又一遍,当读得颇有一些激情时,老师问大家:“周恩来这时几岁?”同学们齐声回答:“十二三岁。”老师接过话儿:“是啊,他这个时候还只有十二三岁哪!同学们,你们现在几岁?”几乎又是齐声回答:“十二岁。”有几个说“十三岁”。老师睁大眼睛,逼视着大家:“你们的年纪和当年的周恩来差不多,你们有他这样伟大的志气吗?”学生们不假思索:“没有。”“是的,我们谁也没有他这样的伟大志气!可是,周恩来…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的后半部分时,老师先要学生朗读周恩来回答魏校长的那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要求读出铿锵有力的语气,一遍又一遍,当读得颇有一些激情时,老师问大家:“周恩来这时几岁?”同学们齐声回答“:十二三岁。”老师接过话儿“:是啊,他这个时候还只有十二三岁哪!同学们,你们现在几岁?”几乎又是齐声回答“:十二岁。”有几个说“:十三岁。”老师睁大眼睛,逼视着大家:“你们的年纪和当年的周恩来差不多,你们有他这样伟大的志气吗?”学生们不假思索“:没有。”“是的,我们谁也没有他这样的伟大志气!可是,周恩来从小就有,多么了不起啊!让我们再来好好朗读一遍。”这是笔者最近在语文课中听到的一个片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小学四年级所学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写周恩来去了一次外国租界地后,真正体会到了伯父所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萌发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听到这番师生对话之初,只是“格登”一下,心里没有多想,后来越来越觉得有思考的价值。周恩来是伟大的,从小就胸有大志,但他的这种志气,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的,也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而是在耳闻目睹各种事实之后才渐渐形成的,特别是在外国租界地看到的那一幕,才...  相似文献   

4.
鲁迅笔下的“三味书屋”这样描写:“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私塾先生为何要挂一幅梅花鹿的画呢?在封建社会里,学生书读得好,就可以做官,做官就有俸禄。而“鹿”与“禄”谐音,“树”与“书”谐音。“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其含义是“丰厚的俸禄就在古书中”。意即高官厚禄要读书。“三味书屋”里为何有幅梅花鹿画@陈汉文  相似文献   

5.
早上路过一所中学,里面传来琅琅背书声,很有一番朝气勃勃的景象,心头不禁为青少年一代以实际行动批判“四人邦”感到欣喜,由此还想对“背诵”发点议论。几年前,“四害”横行的时候,这种现象是绝对不准出现的。罪名之一,就是学生背书不符合“反潮流”精神。因为“邦”规有云:“宁要一个没有文化的劳动者”,你却要学生练“背功”,那不是大逆不道的“唯有读书高”吗? 这确是十足的“愚童政策”!青少年读书识字学文化,适当地背诵一点东西,还是必要的。当然,科举时代有所谓“苏文熟,食羊肉,苏文生,食芽羹”之说,(即背熟“三苏”的范文,就可以中举而做官)那时候的读书规矩,不求甚解,只俈死背,以致  相似文献   

6.
闲聊     
计算机键盘上的几个数字键在空闲时互相聊了起来: 6对9说:“走几步就走几步叹,怎么还学倒立啊!”9对6反驳说:“你不也在倒立吗?” O对8说:“胖就胖叹,腰带怎么系得那么紧呢!” 7对5说:“几天没见,你发福7又对2说:“还跪着干啥,快起“老弟,你那只耳朵哪鬓冀 2说 对3 又”对””7!.4?:吧了了来去不为所动,依然立正笔挺。闲聊  相似文献   

7.
生气     
老师:“文中说蜜蜂给花园增添了生气,是什么意思?”一个学生回答:“蜜蜂偷花蜜,花儿就生气!”大家听了笑个不停。那学生又说:“笑什么,要是鲜花不生气,哪来鲜花怒放呢?”生气  相似文献   

8.
“情深深,雨”,太好了,正是我爱看的片子。我正看得泪眼朦胧,咦,怎么回事?画面变成了在沙场上打斗的“虾兵蟹将”?坐在一旁的表姐撇着嘴说:“那有什么好看的!”“干吗呀!你不爱看并不代表我不爱看哪,快调回去!”我怒气冲冲地说。表姐摆出一副不情愿的样子。没法儿,我也没辙儿,谁叫那遥控器在她手里?我冷静地想了想:有了,到电视机前的按钮按一下,就转成了。于是,我上前换了台,又瞪了表姐几眼。表姐手里的遥控器发挥出它的作用,瞧,这不又换台了?我又上前换,就这样电视画面不停地跳着,仿佛电视患了“眨眼病”似的。我气极了,就把遥控器上的红红…  相似文献   

9.
侯雪君 《语文天地》2014,(31):28-29
士大夫是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群体,在传统社会中,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爵是读书人一辈子的梦想,也就由此而形成了专门为做官而读书考试的知识分子阶层,即士大夫阶层。《论语·子路》子贡问:“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孔子答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在孔子的心中,但凡严于律己、忠君爱国之人皆可称之为“士”,如此看来,“士”和“君子”又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我们也不能将“士”和“知识分子”“君子”混为一谈,“士”更  相似文献   

10.
从小到大,一直在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你的理想是什么?”答案也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不断地变化。而今,自问时,却茫然了——我,到底想要什么?一些大思想家、哲学家说:“要不虚度此生。”那怎样才能不虚度此生?不虚度此生的定义是什么?我应当怎样确立目标?我怎样才能实现这个目标?一个个问题困扰着我,我更迷惑了。于是,我向长辈请教。他们说:“你不用想那么多,现在你只有努力读书,考上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然后呢?”我又问道。“什么然后?”大人一脸惊讶。“然后,然后就结婚生孩子。”“那然后的然后呢?”我追问道。“怎么那么多然后?然后…  相似文献   

11.
彭保军 《教师》2010,(30):123-123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重要是看这食民族的整体素质如何,而人的素质是与这个人接受的教育程度密不可分的。事实证明,读书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中华民族历来就有重视读书的传统。古代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读书做官论,此论一直影响到现在。现在流行的“高考”“公考”等也无不与读书论相衔接。  相似文献   

12.
生命之翼     
生物课堂上,老师问:“在某个经常刮暴风的小岛上有两种昆虫,另一种昆虫哪一种昆虫更适于在?”有同学说:“应该是翅膀阔大的更适于在小岛上生存?因为岛上风那么大,翅膀太小怎么能飞起来呢?”老师笑了说,:“翅膀越大,海风对它的作用不就?大翅膀的昆虫在逆风飞行时会十分吃力,它很可能会因为翅膀的阔大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被暴烈的海风掀翻,摔死在坚硬的礁石上相。比之下小,翅膀的昆虫却可就像在海底穿梭的梭子鱼,轻捷、有力。可不要小瞧那窄小的翅膀,那才是聪明的昆虫战胜暴风的最得力武器呢”!仔细想想,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曾艳羡过“其翼…  相似文献   

13.
一只小猴很小,却在寒冷的街头流浪。善良的梅花鹿可怜它,就走过去关切问候:“小朋友,是迷路了吗?”“不,不是的。”“是爸爸、妈妈还没回来,你进不了屋吗?”“不,也不是。”“那是你自己还不想回家,是吧?”“嗯!”“能告诉伯伯为什么不想回家呢?”小猴抽泣着说:“家里没法呆了!我想吃胡萝卜,爸爸、妈妈就说我缺少维生素C了,然后就逼着我吃药片;我不想吃油腻的东西,它们就猜我的肝出了问题,然后就硬是带着我去医院抽血化验;我刚咳嗽一声,它们又说没准我患了肺炎……我想吃什么不敢说,不想吃的也不敢说,哪儿不舒服了更不敢说了。害怕万一哪一…  相似文献   

14.
课间操     
《新作文》2006,(9)
名词、量词老师:“有不少名词,同时又是量词。有哪位同学能举个例子?”小明:“比如‘屁股’这个词,它是名词。可是我爸爸老约翰赌输了,欠了一‘屁股’的债,在这里它就成了量词。”哪都不准去有一个老师,他是一个非常虔诚的佛教徒。有一次他跟小朋友说天堂怎么好,问小朋友说想不想去天堂玩,结果只有一位小朋友没有举手,接着又跟小朋友说地狱怎么可怕,又问要去地狱的举手,还是那一位小朋友没举手,于是老师觉得很奇怪……怎么天堂不去,地狱也不去,就问这位小朋友说:为何天堂不去,地狱也不去呢?小朋友说:妈妈说放学后,要马上回家,哪都不准去………  相似文献   

15.
人的一生中有无数次等待,等待中包含人间百味。小时候因为哥哥得了一种病,整得家里非常贫穷,而且还向别人借了许多钱。爸爸妈妈都是年过四十的人了,又没有读过什么书,也没有工作,家里的经济来源只靠几亩薄田,哪有钱供我和哥哥读书?爸爸说:“等你和你哥哥初中毕业就都不要读了。”我好难过,记得哥哥当时还哭了。爸爸见我们那么喜欢读书,就指着地上插着的一枝栀子花对我说:“如果它能在两年内长到一人多高,你们就可以读书了。”“栀子花两年之内怎么能长一人多高?这是不可能的。”我失望地说。“别说了,就这样定了。”爸爸严厉地说。我想,这是…  相似文献   

16.
丁零零……又到了上美术课的时间,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跑向美术室。我又发现了几个同学那躲闪而又惶恐的目光,不用问就知道,他们一定是没带工具材料。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为什么每一次美术课都有几个同学不带材料,就像那流畅乐曲中的不和谐音,并且几乎总是那几张面孔,难道他们真的对美术一点兴趣也没有吗?我也曾和个别学生交谈过,他们的回答都如出一辙的铿锵“:我是喜欢美术的。”那为何又常空手而来?美术课不带材料就跟战士上战场不带枪一样,纵然你有天大的能耐也无法施展呀。我想啊想,百思不得其解,最后总结出一点:学生的学习习惯太差。…  相似文献   

17.
生气     
老师问:“文中说蜜蜂给花园增添了生气,是什么意思?’亨一个学生回答:“蜜蜂偷花蜜,花儿就生气啊!”大家听了笑个不停。那学生又说:“笑什么。要是鲜花不生气,哪来鲜花怒放呢?”生气@金川  相似文献   

18.
一个教授问他的学生,今天你做了什么?学生回答是读书。教授又问,明天做什么?学生回答仍然是读书。教授不但没有表扬他,反而愤怒起来:那你还用什么时间去思索呢?在这个片段中,学生的“勤奋”与教授的“愤怒”都让人感慨,而我却感动于教授的“愤怒”,更理解他对“思想”的强烈需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国人的至理名言。这句名言对读书而言无疑是正确的,它强调了“厚积薄发”,但显然也易给中国教育一种误导,仿佛读书就是积累知识。于是,教师与学生渐渐习惯了不假思索地读书,学生记住了书中的知识,考试拿了高分,那便是会读书。可是直到…  相似文献   

19.
天下没有足赤之金 ,也少有无疵之文。吹毛求疵固然不好 ,若是发现书中或文中确实有“疵” ,那就理所当然地要“求疵”。前人和今人的读书经验告诉我们 ,“求疵”是很好的读书习惯 ,既可以练就眼光 ,又可以磨砺思维。人们常说 :“外行看热闹 ,内行看门道。”这句话对于读书同样适用。不会读书的人 ,只会“看热闹” ,跟着别人喝彩叫好 ,不可能发现书中的毛病和差错 ,即所谓“疵” ,也就不可能去“求疵”。而善于读书的人 ,却能“看门道”。不仅能看出书中精妙 ,还能发现书中瑕疵 ,犹如高明的玉石鉴赏家能发现玉石上的斑点一样。所以“吹毛求瑕…  相似文献   

20.
《三字经》极力鼓吹“尔小生,宜立志”,那么,它要青少年立的究竟是什么志?请看它大肆吹捧的几个“典型”吧!什么宋朝的苏老泉二十七岁了还发奋读孔孟的书,后来做了大官啦;什么梁灏年轻的时候就苦读孔老二的书,直到八十二岁终于考中了状元啦,等等。十分清楚,《三字经》是要青少年一辈子死读孔老二的经书,立那种为反动统治阶级服务的读书做官之志。刘少奇、林彪也都极力鼓吹“读书做官”,妄图把青少年培养成为他们复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