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运用文献综述法、文化比较法、逻辑分析法研究当下传统武术的发展。认为:传统武术作为人类格斗文化中的一员,其本质是带有规则的“技击之术”,对其研究和发展需要基于“技术”和“规则”;当前武术研究的“文化”导向将传统武术发展带入了歧途;传统武术的以“德”为主导的模糊规则让其技术体系停留在混沌之境地。传统武术的有序发展必须建立在系统、科学、逻辑的规则基础上;以技术进行分类,突出主技;以技击对抗为主要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论制约传统武术发展的自身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问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探究制约传统武术发展的自身因素,为传统武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认为,传统武术的技击功能没有施展的空间、技术没有统一的标准、教学方法陈旧等自身因素制约了传统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传统武术发展作为研究对象,从武术体育化的视角,对传统武术发展的尴尬境遇进行研究和反思。研究发现:武术体育化视域下传统武术的生存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传统武术正在逐步走向"异变"的里程。(2)传统武术正在逐步走向"边缘"的境遇。其原因在于:"武术名词"的含糊滥用,造成了传统武术认知上的混淆和误读;"以偏概全"的属性定位,忽略了传统武术其他属性的作用和价值;"崇洋媚外"的思想剥夺了传统武术发展的时代话语权;传统武术的"时代短板"限制了传统武术大众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逻辑法等研究方法,在分析传统武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依据传统武术的运动特点,从两点论和发展论的视角,探讨推动传统武术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为弘扬传统武术文化,增进人民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文化学的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剖析,在梳理我国以往传统武术保护的观点同时,从多角度来分析了传统武术的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得出结论:在新的历史时期传统武术的保护与发展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使传统武术回归大众;提高文化自觉意识,做好文化自决;与时俱进,专注做好传统武术的传承。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例分析法、逻辑推理法和综合归纳法等,研究濒危失传或正在失传的传统武术,提出要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对其加以抢救和保护。认为:由少林功夫“申遗”给予的启示是少林武术是我国传统武术的重要流派,少林武术能率先想到并能积极开展卓有成效的“申遗”工作,相比之下其他传统武术流派明显滞后等。目前传统武术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孤芳自赏”带来的尴尬局面;挖整成果一直处于“沉睡”的状态等。发展传统武术的基本方略是重新为传统武术文化定位、为传统武术提供法律保障等。旨在为传统武术的抢救和保护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贵成 《精武》2012,(29):82-84
传统武术发展是一个动态活动的过程,是以人为活态载体的。因此加大对传统武术活态载体的后备人才研究,对促进传统武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研究影响广州市传统武术后备人才培养的因素,为广州市传统武术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2008~2012年公开发行的13种体育核心期刊中有关传统武术方面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了解传统武术的科研现状,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传统武术的科研水平、推动传统武术的全面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研究结果显示,这期间13种体育核心期刊共发表传统武术论文77篇,《体育文化导刊》发表最多,占比达19.5%;传统武术科研方法单一,大部分论文采用文献和逻辑法的定性研究;合撰论文总数为49篇,合著人数达102人次,平均合撰程度为63.6%,合撰指数为1.81;基金项目论文为26篇,占比达33.8%;研究内容不均衡,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武术发展战略及武术文化理论研究等方面,占比分别达到48.8%和30.0%。  相似文献   

9.
郑雪荣  朱君 《辽宁体育科技》2010,32(5):12-13,27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推理法等探究制约传统武术发展的文化因素,研究认为,宗法制度、“保守”、“中庸”和“重文轻武”思想等传统文化因素制约了传统武术的发展。本研究旨在为传统武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针对传统武术现今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传统武术的传承保护与现代化发展虽然对立,但又是辨证的统一。传统武术的发展应该遵循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的全方位的发展思路:一是对传统武术的保护;二是促进传统武术的现代化发展,在世界一体化的过程中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旨在为传统武术的科学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传统武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现在却处在失传或正在失传的边缘。本文通过对传统武术文化历史形态的阐述及其对传统武术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发展传统武术的健身价值,实现传统武术的社会化;发展传统武术的技击本质,强化现代军警格斗技能;发展武侠文艺,推进传统武术的国际化传播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传统武术的传承方式和实践方式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传统武术仍然具有深刻的民间性;传统武术保护、传承的各项工作都应当从其民间性这个角度出发,才能梳理传统武术的发展思路,更好地发展传统武术。  相似文献   

13.
贾春晓  杨华莉  胡洪森 《精武》2012,(6):83-84,96
目前传统武术的发展不尽人意,改变这种状况是每一位武术工作者和武术爱好者应尽的义务。本文主要运用调查访问文献资料法探析中国传统武术面临全球背景下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国内党技武术的排挤及其自身的瓶颈等诸多不利因素,提出传统武术要发展,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与党技武术协调发展,加大传统武术的推广和普及力度,还原真实武林,注重攻防实战,理顺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的渠道,保持民族文化特点,依托中国传统文化、抓住机遇,在普及和推广的过程中扬长避短,开拓中国传统武术的国内外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中国武术国际化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永辉 《体育学刊》2006,13(3):58-60
文化全球化是世界文化多样化的统一,是各种文化的相互认同、相互并存、相互借鉴和利用。中国武术国际化是世界文化多元一体化的需要。(1)中国武术国际化是对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弘扬;(2)竞技武术全球化是实现中国武术国际化的一种手段;(3)要维系武术传统文化内核,又要超越传统武术文化;(4)传统武术套路和竞技武术套路更适合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  相似文献   

15.
武术国际化——传统武术的价值与现代化转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厚芝 《体育科研》2005,26(1):21-23
在重新审读中国武术传统的内在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对传统武术的现代转型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认为传统武术内在价值的多元化特性孕育了中国武术独特的项群魅力,传统武术丰富的表现形式与功能使之具备向现代运动项群发展的有利条件.传统武术的现代化转换,需要建立武术项群概念,立足自身内在的价值体系,并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价值选择,采取多样化的发展模式进行创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16.
传统武术产业面临问题与发展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传 统武术产业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对中国传统武术产业化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当今传统武术产业化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内涵,深入剖析了在社会现代化的选择下,传统武术的价值取向,进一步提出在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武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传统武术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以促进传统武术全面的发展、传播。  相似文献   

18.
"伪武术大师"现象是在我国武术行业走向市场化与传统武术现代转化交织中出现的一种反科学、反常识的乱象。这种乱象将具有民族文化符号和象征意义的武术带入谋取名利与网络恶搞的娱乐狂欢之中,不仅未能推进传统武术的发展传播,反而将其污名化,误导了民众的武术认知,严重损害了中国武术形象。抵制"伪武术大师"现象需要国家层面进一步规范武术管理制度,弘扬中国武术精神,推动传统武术实现新的发展。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保持审慎严肃的态度,充分发挥中国武术在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助推新时代社会事业繁荣中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In Taiwa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artial arts, or kuoshu and wushu as they are called today, has been quite diverse.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from 1949 to 2017 in the context of Taiwan based on available historical evidence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were three major historical perio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The foundation period was inaugurated when Chinese martial artists fled to Taiwan with the Nationalists. During this period, martial arts studios spread throughout the country and people began learning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artial arts skills together with the n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corporated martial arts in schools. Chinese martial arts in Taiwan then entered the competitive sports period when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o promote competitive martial arts internationally and to standardize the practice and grading system required for competitions. During this period, standardized rules for nationwide competition were established, and sports instructors and athletes were trained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wushu competitions. Currently, the Chinese martial arts have been modernized and being practised to build confidence, mental discipline, and physical strength as well as for self-defence, recreational pursuits, and competi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