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从人民的利益是我们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取向三方面初探邓小平同志的人民观.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第二代无产阶级领袖,他把毕生的心血都献给了中国人民,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邓小平同志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是世界公认的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同志博大的思想和作风集中体现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实践中。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在这个讲话中他强调“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我们应该也只能采取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总结过去的经验,分析新的历史条件,提出新的问题、新的任务、新的方针。”(《邓选》第二卷  相似文献   

3.
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又一次阐发了党的思想路线,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在这篇文献中,小平同志阐发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实事求是精神所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 首先,是要坚持经过实践检验为真理的东西。他回顾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我国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群众对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拥护,接着指出,实践“足以证明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谁想变也变不了。”“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正是依据于这样一条实践标准,小平同志作出了“基本路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是我们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的领导思想在我党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探讨邓小平同志思想诸方面问题,无(?)对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进一步搞好治理整、深化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有重大意义的。本文仅就邓小平领导思想形成的基础作一初探。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文选》是一部具有新时代特点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光辉著作。它不仅反映了近七、八年我们的党和国家所经历的伟大的、历史性的转变,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而且对我国“四化”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它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国大纲,是制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基础,也是搞好新时期社会主义教育工作的指针。《邓小平文选》共有五篇论著比较集中地反映了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工作的论述。这些论述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光辉,科学地论证了办好社会主义教育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战线取得的成绩,都与邓小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人民主体观深受中国悠久的民本思想的影响,体现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人民应取得最大民主权,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伟大作用,围绕人民利益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加以贯彻、落实。这一思想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的政策观是其政策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内容有:(一)制定政策要坚持实事求是、为人民谋利益、发展生产力三原则;(二)执行政策要发挥干部、群众两方面的作用,要有创造精神;(三)检验政策必须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上述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在政策问题上的集中体现,是他制定和执行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说:“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马克思主义历来都主张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不搞争论”的提法是否有悖于这一精神?我认为,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改革开放十四年的经验时,提出“不搞争论”的主张,前提是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全党全国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都已经很清楚了.而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全新的事业和实践,对于具体的做法、步骤等等,需要不断探索,不必急于争论,不要让无休止的争论延误了大好时机,还是让实践的结果来说话.这就是:不搞争论重实践,不搞争论搞试验,不搞争论争时间,不搞争论允许看.  相似文献   

9.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自身统一和向盟军问题的统一战线的基本理论,紧密结合我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有中国特色统一战线的理论、方针、政策和策略。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在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伟大历史转变,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中,科学地分析了我国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任务和对象,阐明了我们党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基本观点。他明确指出:“我们的国  相似文献   

10.
二十年前的十二月十八日,是我党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日子。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自此以后的二十年来,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指引下,一日千里,蓬勃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以及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确立,又与“实践标准”的大讨论密切相关。“实践标准”的大讨论是开放的序曲,改革的先声,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的思想上的保证。 邓小平同志说,真理标准的争论,“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政策观是毛泽东政策观的继承和发展,其内容主要有:(一)制定政策要坚持实事求是、为人民谋利益、发展生产力三原则;(二)执行政策要发挥干部、群众两个方面的作用,要有创新精神;(三)检验政策必须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这些观点是邓小平理论在政策问题上的集中体现,是他制定和执行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发展代价”是新时期我国发展研究和社会发展实践中越来越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重大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直接关系到对邓小平理论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也关系到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针、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发展前景等问题的认识。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社会实践过程中,阐述了他对社会发展代价问题的一些独特思想认识,对于全党全国人民具有极为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发展代价观的发展和演化“发展必然付出代价”,历来是人类所面临的各种恒久而常新的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3.
一、“解放思想”是人类进步的内在要求 “解放思想”、“换脑筋”、“改变思维定势”等等,是近几年很流行的用语,这就说明“解放思想”在改革的时代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邓小平同志就曾多次强调过这一点,他讲“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精神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来制定政策。”①“经过十年来的实践检验,证明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是正确的,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是正确的。我们现在不是要收,而是要进一步改革,进一步开放。思想要更加解放一些,改革开放的步伐要走得更快一些。”②“希望上海人民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③ 什么是解放思想?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④“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这是邓小平同志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也是他反复强调解放思想的真谛。在他看来,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两者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离开了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无法科学地解释另一个方面。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⑤只有解放思想,排除认识的障碍,冲破思想的牢笼,才有可能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相似文献   

14.
家庭出身不好,社会关系也有些问题、长期被一些人视为“不可信任的人”的陈塘庄小学校长董醒修同志入了党,有人为之震惊,有人觉得不可思议,而更多的人则从她身上看到了党的政策的落实,感到了党的政策的威力,从而被感动得热泪盈眶;陈塘庄小学党支部,以排除干扰、认真落实党的政策的实际行动,为恢复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做出了贡献,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和尊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个学校党支部在书记张九鼎同志的带动下,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复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有关讲话,总结经验教训,狠肃左的思想流毒,坚决按新时期党的政策办事。老张常说:“我们党过去有过错误,今天我们做为党的基层支部,认真落实政策,就是为党弥补损失。”在组织发展上,他们力排“左”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文选》是实事求是地解决我国新时期重大问题的经验的结晶,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范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学好这本著作,对我们全面地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纲领而奋斗,不仅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而且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和我们的严重教训  相似文献   

16.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支持真理标准同题的讨论,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促进思想解放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在邓小平的领导下,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开拓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充分展示了邓小平同志远大的目光、开阔的胸怀、非凡的胆略、果断的作风、高尚的品格和伟大的风范。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精辟地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三个“面向”指明了办教育的方向,是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今后长时期艰苦奋斗的指南针。我们当然必须遵循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开辟出通往三个“面向”的康庄大道,这项任务十分重要;但对我们来说,却又非常艰巨,而且相当陌生。因此,研究国外教改经验,了解国外教改动态,可以说是只能有益不会有害。  相似文献   

18.
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根本原则。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全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充满生机,毛泽东思想也在新的实践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新的发展,集中地体现在《邓小平文选》、十二大文献和三中全会以来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上,它们是我们党和邓小平同志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9.
加强党的建设应特别重视抓好党的制度建设,这是邓小平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沉痛教训后提出来的治党方向。中宣部编发的《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特别提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和党中央提出了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一系列方针原则”(107页),为此在结合《纲要》钻研《邓小平文选》原著过程中,我们深入学习了作为邓小平制度治党“理论体系成型标志”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就邓小平制度治党的几个原则做一点学习探讨。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大重新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江泽民同志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正确地分析国情,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这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今天所以有必要重新强调这个问题,是因为,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