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感悟,让学生在感悟中认识自我、反思自我,进而促进自我成长。“创境乐体验,以情促生长”主张以体验为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突出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注重学生的自悟和自助,重视师生的双向互动,从而全面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参与为中心的课程.吴增强和蒋薇美等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强调体验和感悟,以互助、自助为机制,并且要体现活动性、主体性、发展性等原则.为了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并使用大量的活动来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团体动力的形成,而这些活动和形式主要以教学游戏为主.  相似文献   

3.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思考、感悟而获得心理成长,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的课程。究竟怎样的一堂课才算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作者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班级心理健康辅导课,是学校为保障学生心理健康,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课程。它侧重于促进学生在某个问题上有所感悟、触动、体验、思考,从而实现自我成长。为此班级心理健康辅导课对教师生成性教学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是学生与教师、同伴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洽的动态过程,是一个不断生成新的辅导素材和新的成长体验的创造性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境、独到见解和独特体验。教师只有充分把握、挖掘、利用这些课堂生成资源。才会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5.
诱导式心理健康教育课是由教师设计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并在教师的诱导下,自觉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课程。感受——感知——感悟是诱导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基本教学模式,它的实施包括创设情境、操作体验、问题感知和交流感悟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种具备实践性与体验性教育课程,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达到知、行统一,以及利于教师与学生沟通.将体验式教学方式运用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需要构建可操作性、针对性的课堂流程,利用创设情境等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换位进一步地体验与感悟角色,让学生心理感受与体验变得更加活跃,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对象,最后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7.
语文学习中的“自我感悟”是指学生对客观对象(语文)有目的地自我参与意识的过程,是通过理性分析与思考,理清关系,认识事物,掌握规律,并从中得到鼓舞和启迪的一种自我体验。一、学生“自我感悟”的重要性注重学生的“自我感悟”,就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他们对于外部的教育和影响不是无条件接受,而是有选择的,教师一味把自己的认识结  相似文献   

8.
传统讲授式教学方式不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团体辅导强调个体的参与和体验,能够有效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增进个体心理健康、提高综合素质和完善自我人格的根本目标,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新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9.
《心理健康》大纲规定:心理健康的教学原则要注重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结合,重在体验和调适。本教学法依据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强调科学性;同时,要重视实践性,加强活动和体验环节,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提高学生自我调适能力。  相似文献   

10.
陆春凤 《广东教育》2007,(12):30-31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感悟而获得心理成长,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的课程。怎样的一堂课才算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四年多的教学与教研工作实践,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看每位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动、有所思、有  相似文献   

11.
在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教育中,作为体验式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因其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自我体验来确定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所以相较于其他课程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处于较重要的位置。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是它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在高等职业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运用团体活动要注意的探讨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自我感悟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感悟就是自我体验,通过自己的思维加工,进而获取知识,发展思维。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学生这种自我感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心理健康教育课以促进学生自我成长为目的,包含学生自我探索、自助及互助等过程。实现学生自我成长离不开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等,因此,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学生表达。现以一节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令人舒服的表达”为例,介绍教师在心理课上怎样设计教学环节和采用适当方法促进学生表达。  相似文献   

14.
“问题导入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的“启发式”教育和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体验、觉察、感悟、思考,这种方法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增进学生积极的自我认识、获得丰富的内心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论述“问题导入式”教学的关键是创设“问题”,并提出问题导入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运用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心理教师根据团体动力学原理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社会需要,专门设计的活动或课程,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和健全人格的一种辅导形式。心理课注重学生的体验、分享、感悟,需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对心理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班级座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组讨论和团体活动的开展,无法给每位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空间。因而,利用团体动力学理论,构建班级小组模式,将小组评价运用到心理健康活动课中,可以充分发挥团体的动力效果,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学生的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16.
张海颖 《学周刊C版》2019,(6):107-108
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是属于学生展示自我,体验学科魅力的场所,也是教师施展自己教育智慧,引领学生的阵地。新课改下,需要教师提升自我,充分利用语文课堂尽情挥洒自己的智慧,展示自己的才华。身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我的眼里语文教育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的人文情怀和对美的感悟。语文课堂应使学生在理解感悟语言的基础上获得情的熏陶,理的启迪。  相似文献   

17.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提高中职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实施审美教育。语文课程成为审美教育的最佳途径,但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区。我个人认为,审美教育不应仅是教学手段的艺术化或者把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等同于审美教育。而是要让学生通过欣赏、感悟作品的意蕴美,体验作者美的情怀,让学生与作品、作者三者之间交流沟通,反观自我,检查自我,从而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生命体验,逐步使自己进入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能提高和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适应社会,学会学习,增长智慧,懂得生活,体验幸福,并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健全人格。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以心理学为核心进行公民素质教育的综合课程,所以它的教学设计应特别重视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帮助学生感悟心理健康和心理调适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主动地学习心理调节的有关知识和技能,最终优化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  相似文献   

19.
思想品德新课标强调教材的内容编排上要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清新、自然的独特魅力吸引学生,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理念。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必须将学生课堂学习课本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去实施才能做到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充满生活韵味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一、无效教学无效教学是针对有效教学提出的,余文森教授提出,无效教学可以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进行考察。从学生方面看,无效教学表现为学生的缺位;从教师方面看,无效教学表现为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心育课强调以活动为主,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感悟,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促进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因此心育课上的无效教学集中表现为缺体验、缺感悟、缺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