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介入,使中学历史教学的手段发生了改变。它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效果,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时效。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历史教学强调,教师就是"教教材",也就是以教师为主,以传授知识为教学模式的单项"培养"学生的教学活动,强调预设与封闭,抑制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探究性历史教学强调的就是"用教材教",教学过程的中心既不单纯是学生也不单纯是教师,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的中心人物,从教与学的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出发去探讨历史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3.
蔺全星 《文教资料》2011,(9):154-155
情境,是指根据特定的课程教学内容,创设的多种形象化、具体化的历史场景;情境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之下,以师生深入历史情境为前提,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中心,以历史问题为主线,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特征的一种教学模式。历史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建立在思维过程性、创新性、问题性和主体性的心理学基础之上。教师应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并正确处理历史问题情境创设中的几种关系,真正促进学生由"学会"向"会学"的学习方式转变,从而让学生深入感知历史,进而达到理解与认识的升华,使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落在实处。  相似文献   

4.
情境教学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历史情境教学可以把抽象的内容个性化、具体化,适时制造一些气氛或悬念,能够诱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对课程投入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应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将与教学有关的信息尽可能地以视听方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置身  相似文献   

5.
金燕 《林区教学》2013,(7):60-61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作为课改的一线历史教师,应不断努力学习,充实自我,在新的教学理念下,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历史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李青青 《考试周刊》2015,(26):125-126
高效历史课堂教学一直是每一位历史教师追求的目标。以往历史教学研究和关注的焦点往往是教师怎样讲好"历史",使历史课堂生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作用,真正生动的历史课堂应该是教师和学生都"动"起来。本文是对历史课堂教学的一种新尝试,旨在研究高一新生历史情境教学方式、作用,以期初步改变以往教学模式的弊端,更新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作用,使历史课堂教学真正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提高高一新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历史情境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因素,教师可通过各种历史素材和问题设计再现或重构历史情境,促进学生学会站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感悟历史变迁,养成运用历史思维和历史方法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例阐述了历史情境重构的重组性、完整性、逻辑性和叠加性的特点,分析尊重历史情境原貌、同情历史情境人物和寻找历史情境亮点的原则,提出逻辑搭桥法、情境复原法、情境演绎法、历史续写法等方法,为基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历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探索提供了较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受到否定,新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呼之欲出。要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就要将历史教学放置在一种宽松、有趣的环境中,不断碰撞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历史教学效果。这就是需要历史情境教学。  相似文献   

9.
王云霞 《考试周刊》2015,(25):113-114
在历史教学中从创设教学情境出发,让学生带着故事"身临其境"地学历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分析历史,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历史,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本文从教学中可以处处创设情境和采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两方面出发,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往往教师都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一讲到底,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参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无从谈起。所以本文通过论述在历史课堂中多设置些疑问、情境,带着疑问展开历史教学,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众多疑问的解答中,进一步引导学生转变思维方式、从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激活历史思维灵性,拓宽历史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11.
在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和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的前提下,我国对历史教学的发展走向越来越关注。传统的历史授课以教为中心,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已经难已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在历史教学课堂中巧妙地运用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以及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本文旨在分析历史故事的内涵及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历史教学课例从选择原则、呈现方式及运用时机三个方面探索历史教学中有效运用历史故事的路径,以此达到中学历史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以"地球的历史"为例,呈现了主题式情境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主张将知识与某一特定主题情境相融合,并围绕主题设置问题链和活动链,使得知识点间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四结合"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发展历史核心素养。创设情境能更好地展示历史结构;设疑质疑能促使学生积极搜集历史资料;展开主题探索能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提升。如果教师能将历史和生活实践相结合,就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朱红青 《山东教育》2012,(29):40-41
历史之不可逆转、不可重复的特性,决定了历史教师必须要"创设"情境,一定程度上还原历史,把学生引入到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去,从而让学生神入历史,引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学习历史。实践证明,有效的情境教学的确能够引导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有助于体现历史的生动,也有助于理解生动的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创设历史情境呢?下面以《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为例,谈谈笔者的些许  相似文献   

15.
历史课堂如何使学生获得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达到"乐学、会学"的目的,已成为历史教学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情境教学可根据<历史课程标准>中每课要求的不同的三维目标创设出不同的情境,如实物情境、表演情境、音乐情境、评议情境、问题情境等进行教学,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历史课充满魅力.  相似文献   

16.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创设历史情境,将历史"复原",使那些久远的、陌生的历史"重现"在学生面前,寓教于"情"于"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心感其情的状态中达到主动学习历史知识,发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想觉悟的一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教育规律,中学历史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应挖掘历史教材的人文内涵,营造人文化课堂教学氛围,创设多样化历史学习情境,设置多样化评价标准,把教师"填鸭式"的灌输教学变为学生归纳式的知识探求教学。"泰微课"这种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平台,对推行"自主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改革发展下,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要从展现学生主体性出发,做好教育创新工作,借助情境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提升学生的历史水平,提高教育效果。基于此本文针对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简要阐述,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的实施如同一股清风扑面而来,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给历史教师带来了新的课题。它要求历史课教学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它要求历史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以及多媒体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笔者就此作了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方俊 《考试周刊》2014,(21):133-134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评价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实施要树立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观念,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和多元化,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认识变迁的能力,才能收到或超越预期的效果,真正实现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