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广播体操是中小学生校园生活的组成部分,是中小学生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全校学生在同一时间同一节奏下做广播体操,既能展示学校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教育管理成果,学生动静有序整齐有力  相似文献   

2.
广播体操是中小学生校引生活的组成部分,是中小学生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对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全校学生在同一时间同一节奏下做广播体操,既能展示学校良好的精冲风貌和教育管理成果,学生动静有序整齐有力的广播体操,又可以为学校的素质教育增添亮色。众所周知,学生学会广播体操很容易,  相似文献   

3.
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走出学校,主动地了解社会、接触群众、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际锻炼和亲身体验,不断提高思想品德和完善个性发展。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我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率低,社会实践活动的类型以休闲娱乐为主,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以学校为主,家庭与社区作用发挥不足,"时间和精力"不足严重制约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积极推动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大课堂活动,需要全面启动天津市青少年社会大课堂建设工程,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4.
课外学习及生活与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家庭发展以及社会和谐息息相关,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随着国家实施"减负"政策,学生课余时间多了,但学生在课余时间的活动并未丰富,而主要是参与课外补习与培训的应试性学习活动。通过对现有文献关于中小学生课外补习与培训的研究综述,总结和分析了当前中小学生课外补习与培训的现状、原因、存在问题以及它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旨在引导学生和家长合理看待课外补习,呼吁社会、学校和家长引导学生合理而有效地利用课外时间,以期提高中小学生课外生活的质量、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刊首要闻     
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坚决制止勤工俭学中的错误做法  近日 ,教育部就甘肃省郭煌市 4个乡置正常的教学计划于不顾 ,向班级、学生摊派创收任务 ,长时间组织中学生采摘棉花为学校创收 ,损害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事件发出通知 ,要求坚决制止在勤工俭学活动中的一些错误做法。《通知》指出 ,中小学开展勤工俭学 ,要以育人的为根本宗旨 ,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 ,增强学生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责任感。在组织开展勤工俭学和其他各项活动中 ,要切实保护中小学生身心健康 ,保障中小学生合法权益 ,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人们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闲暇时间日益增多,闲暇活动日趋丰富多彩,而闲暇生活是中小学生享有美好生活的天赋权利,它是中小学生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新课改的实施,我国中小学生的闲暇时间客观地增多,为学生的个性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学生个别心理辅导更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崔美峰 《时代教育》2010,(9):249-249
中小学生沉迷于电脑游戏不能自拔,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发展。本文调查分析学生沉迷电信游戏根本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首先家长要尊重学生,发挥电脑全面的作用;家长要与学生一起学电脑,用电脑,通过各种家庭活动消减学生对电脑游戏的兴趣,让中小学生回归身心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多,学生在校时间长,缺少与父母的情感交流,各种心理问题更加突出。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引导他们行走在心灵世界的桃花源,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学生校园内外安全事件频发,学生的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人们的热点话题。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处于转型期,中小学生安全问题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情况。不少犯罪分子将他们邪恶的魔爪伸向了无辜的学生,伤害青少年学生的恶性刑事治安案件不断增加,严重妨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加强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提高中小学生面临安全事件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教育问题越来越突出。通过对高校新生的学业、生活、心理健康等状况的调查,发现有留守经历的高校新生在生活实践、心理健康各维度上的均分显著高于常态大学生,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以及与父母关系的均分显著低于常态大学生。由此反观,高校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亟须从"起点"抓起,建构心理健康教育的"联动体系",打牢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工程",才能有效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持续开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据现有相关调查,我国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反而在逐年下降,成为学校教育的一大障碍,要想改变这一状况,学校管理部门和学校体育工作者正在作出积极探索,从不同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有效探讨,但还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本文试图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进一步探讨,以求获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也为学校体育教育发展以及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作一有效积极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处于身心发展重要时期的中小学生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在中小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对心理健康活动课进行探索思考,及时矫正心理健康活动课中存在的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实现预期目标,已经成为了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渐凸显。运用周步成教授的MHT问卷对120名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初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焦虑,人际关系、个性心理和成长发育四个方面。初中生的心理问题主要受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的影响,应从这些角度入手,采取积极和干预对策,保障和促进初中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后疫情时代的中小学健康教育要不断拓展内容和形式,鼓励多学科教师共同参与,倡导家庭、学校和社会协调配合。健康教育能为体育文化的创新提供价值指引和理论支持,体育文化创生可为中小学生的健康教育改革提供实践经验和内在动力。应从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劳动习惯教育、生活场域建设、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课程联动模式设计、多元教育路径开创等方面建设体育文化创生机制。构建以全面提升中小学生健康素养为目标的健康教育体系,拓展健康教育渠道,重视班主任的健康教育辅助价值,强化中小学生健康的自我管理意识、知识、技能和习惯。  相似文献   

16.
农村中小学的隐性伤害主要表现为体罚、变相体罚、心理惩罚和校园欺侮,而落后的教育观念、教师素质低下、学生自身的素质、学校教育中的"过度社会化"等是造成隐性伤害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农村中小学隐性伤害事件的发生,必须要改变落后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保护特殊群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实施人性化管理、重视家庭教育,以加深对农村中小学隐性伤害的认识,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面临尴尬的境地,为了中职学生将来更好地就业,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必须进行改革。研制适宜的教材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与信息技术整合,将课程教学延伸至课余体育。  相似文献   

18.
吴彤  陈昕 《成才之路》2022,(1):43-45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学校和社会对农村中小学学生的体育素质与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依旧存在课程内容形式化、教学方法刻板化、教学资源贫乏化、教师能力薄弱化、评价体系单一化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学校忽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部分家长忽视学生的身心健康、社会上存在"体育无用论"思想.为此,要因地制宜,打...  相似文献   

19.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课的延伸,它既是校外课余活动的组成部分,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课外体育活动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对学生自觉、自主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过程,同时也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和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需要。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成昆两地高中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态度、活动项目、锻炼时间、活动的场地器材以及课外活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为继续深化成昆两地高中体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所以,分析小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成了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严峻的课题。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切实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的健康心态,针对其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早的干预和引导,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