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实验小学秉持"习字养心,文化育人'的理念扎实推进书法教育,积极营造书法育人环境,创设师生习字园地,开发书法社团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教育实践活动.学校先后获得"新乡市书法教育基地""新乡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走进校园,映入眼帘的文化石上是顾明远先生题写的校训"快乐进步每一天",朴...  相似文献   

2.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不仅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立德树人的教育载体。涟水县外国语小学不断深化拓展,挖掘"墨韵文化"的教育内涵,围绕"翰墨凝香润童心"这一文化主题,积极营造书法教育的情境,努力打造墨香校园,在全体师生中普及书法教育,推进学校书法文化特色课程基地建设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3.
虽然教育部和省级教育部门对书法教师的培训紧锣密鼓,书法课程目前仍然面临着缺乏师资的尴尬状况,在相当程度上限制着书法课的正常开展。其实,作为区域内教育决策者、学校领导者和一线书法教师,如果能重视利用学校内外、区域内外、网络教材等多种途径和有利条件积极开发视频资源,并能通过剪辑组合注解等方式加以融合运用,将有效化解推广普及书法教育和师资匮乏的矛盾,让书法课程真正得以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书法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升温,中小学墨香校园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然而,高职院校因其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往往忽略学生对传统书法文化的学习与传承。高职院校墨香校园的构建,面临着院校思想上认识程度不高、人才培养方案所限、教育资源匮乏等诸多问题,可以从统一思想、独立管理、课程改革、优化师资和整合资源等途径加以解决,从而有力保障高职院校墨香校园构建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5.
正美丽的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有一所环境优美、墨韵飘香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三中学。学校以书法艺术教育为特色,以弘扬传统书法艺术为宗旨,意在通过实践,深入研究,发挥书法的育德、启智、健体、审美功能。学校以书法课堂教育为主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书法教育活动,营造润泽童心的校园环境。将书法艺术融入到校园的每个角落,让整个校园浸润墨香,花开有声,芳香四溢。  相似文献   

6.
对于九年一贯制学校来说,学生能在长达九年的学校教育中获得终生受用的本领,通过书法特色教育来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将是非常有益的事情。学校开展书法教育探索实践的道路,需在深度挖掘开展书法教育的缘由、设置书法教育课程及开发校本教材的历程、指导书写的方法和书法育人功能发挥等方面找寻方向,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7.
课程是学校文化育人功能的直接体现,是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载体,优秀的课程体系能立足学校的定位及其发展,促进学校育人质量的提升。多年来,我校为了打造富有中国韵味的墨香校园,在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周边地域资源优势及多年来开展书法教育所积淀的独特的人力资源优势上,构建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传承理念遵循文化确立校本课程核心"传承翰墨文化,奠定做人基石"一直是我校的办学理念。我们认为,"传承翰墨文化"是书法教育的显著特征,是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它强调,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育者应确立文化育人的意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用博大的精神文化影响人、培育人。  相似文献   

8.
谢剑雄 《教育》2015,(2):60
现代教育的发展伴随着高科技的突飞猛进,显示出越来越多远离传统经典的弊端。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和非理性元素的诱导,学校教育对书法教育存在普遍意义上的漠视,从而使书法教学成为校园的一大缺憾。如何关注书法教育现状?未来书法发展究竟应该如何定位与把脉?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实践作一一阐述。校园书法教育的内涵与功用"书画清高,首重人品。"书法教育的本质和核心是人的发展,是审美的感悟与艺术的熏陶。书法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学生技能的培养,也不是单纯地刻意追求学校的特色成果,而是为了长时期对未来一代民族文化精髓的滋润和优秀品质的培育。当代校园书法教育现状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和《中小学  相似文献   

9.
黄卫国 《江苏教育》2022,(85):50-51+53
江苏省泗阳县致远实验学校积极进行书法教育实践。学校以环境建设营造浓郁书法文化氛围,以书法教研促进书法特色开展,以师资培养助力书法教育实践,以课程设置与实施保障书法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10.
<正>江苏省靖江市城中小学是全国书法教育示范学校,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学校就开设了书法课程,开始了书法特色教育的实践与探索。20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校训,努力构建"严谨踏实,尚美至善"的校园文化精神。学校以书法特色教育为引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用墨香浸润童心,用书香陶冶心灵,让校园真正成为了师生共同成长的文化家园、精神乐园。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两个重要文件的下发,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开展书法教育、创建书法特色学校的热潮。厘清书法特色学校以及与之相关的书法特色项目、书法特色课程、学校书法特色的概念,同时,就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作一些理性分析,为有志于创建书法特色学校的同道提供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2.
<正>中学生由于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阅历等方面原因,在校园的学习与生活中思想波动较大、不稳定性突出,但可塑性较强。利用中学生生理、心理固有的特点,以学校为载体、从书法课程入手,可以让书法教育从传承传统文化开始,进而拓展到教育教学多层次领域,培养学生成为"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的时代接班人,让书法艺术成为书香校园中具有独特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书法艺术具有的教育魅力以及如何让书法艺术在中学教育、教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社会各界都提高了对传统优秀文化在传播、弘扬、发展上的重视程度,这为中小学书法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滨海县蔡桥镇中心小学教育教研团队在研究中,明确了书法教育在学校教学系统中的重要地位,认为学校应该为学生的书法学习、师生的共同进步创设优质的环境氛围。学校通过师资力量的强化、书法练习频率的增加、课程活动的优化,全面推进学校书法教育工作的开展,形成校本化的书法办学特色,从而实现对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高学生对书法技艺的掌握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正>1998年至今,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坚持以书法特色为立校之根、兴校之本。20余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示范学校、江苏省中小学书法特色学校、江苏省书法写字教育先进集体、苏州工业园区特色学校AAA级等。近年来,学校基于校园以书法为核心的国粹文化资源,围绕国粹艺术与课程规划的融合、环境设施与艺术氛围的契合、教学制度与课题研究的整合、国粹师资与外聘专家的组合、社团活动与比赛展示的结合,竭力打造书法艺术教育特色窗口,在书法艺术中挖掘教育意涵,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书法成为学校推进适合教育的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15.
《教育》2012,(12):15-17
确立书法教育的合理地位主持人提示:书法走进课堂是必然的,作为学校,就要顺应这一潮流,确立书法教育的合法地位。对书法课程开展的师资保障、课程设置、教材编排、学生评价等诸多影响因素进行优化配置,以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促进书法艺术的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6.
司文娟  闫贵平 《教育研究》2012,(11):155-159
为弘扬中华文化,办出学校特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燕山大学附属中学提出建设书法特色学校,在普通高中开设书法校本课程。学校本着书法教育课程化、书法活动系列化的理念,以笔墨为媒介,以提高全体学生的书写技能为突破口,以体察和感悟为起点,以全面育人为宗旨,提升学生品位,优化学生整体素质,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学校在实践中重点探索了校本书法教材的编写、书法教师的培养、课程策略的实施、多种书法活动的开展等,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如皋高新区实验小学自建校以来就重视书法教育。近几年来,学校着力书法课程建设,多渠道、多杠杆引领教师秉承深厚的书法课改情怀;重视书法环境建设,校园处处洋溢着"书法美";将是否养成"写"的习惯,作为衡量学生书法水平高低的尺子,用"墨香"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和人格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以农村中小学校开展书法教育活动的 价值与途径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农村中小学校开展书法 教育活动的价值为主要依据,从打造一支懂书法的教师队伍、 营造优质的书法教学环境、制定满足学生需求的书法校本课程 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农村中小 学校开展书法教育活动的价值’为提高农村中小学生综合素养 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书法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中国人,理应传承其精髓,发展其精要。学校教育,任重道远,作为一名全国书法示范学校的中队辅导员,理应借"书法文化"之场,育全面发展之"人"。那么如何把少先队活动与书法校本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课程,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了探究:一、挖掘文化元素,提高教育意趣"中国书法与中国文化的传统精  相似文献   

20.
书法艺术作为我国的四大国粹之一,与汉字文化相依相伴共同演变成长。笔者所在的灌南县实验小学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开展悦纳教育特色办学的学校。本文基于悦纳教育视域下的小学书法教学研究,以"悦动汉字"书法课程的构建与实践为主题,探讨"悦动汉字"书法课程内涵与追求、"悦动汉字"书法课程的构建与实施策略,力求依托"悦动汉字"书法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助推师生书法文化素养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