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徐运玲 《成人教育》2007,(10):36-37
生活教育的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理解,而最早提出这一理念的正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重读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大学"的教育思想并赋予其时代价值,对我国当前的成人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启发性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21世纪这个"大科学"、"大艺术"的时代,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如何有所作为、不断作为、有大作为?文章认为,其关键在于充分认清艺术就是"呈人之美",真正明白艺术教育就是"成人之美",自觉践行校长应是善于"成人之美"之人。  相似文献   

3.
华德福教育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纳和推崇。尤其是发展“真我”的思想非常具有特色,极切合当前教育改革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刻的、全面的学习和理解发展“真我”这一思想,为丰富教育理论、推动教育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吴良镛先生曾说过:"21世纪是一个历史的新纪元,是一个‘大科学’、‘大艺术’的时代。"那么在这个"大科学"、"大艺术"的时代,如何推动中小学艺术教育有所作为、不断作为、有大作为呢?关键在于充分认清艺术就是"呈人之美",真正明白艺术教育就是"成人之美",自觉践行教育局长应是善于"成人之美"之人。一、艺术就是"呈人之美"  相似文献   

5.
谈赏识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启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赏识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形式 ,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已为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接受。那么赏识教育成功的奥秘在何处。它能否被高等教育所借鉴 ,它对高等教育有何启发。这是本文所力图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所学校的校长能否培养成就一批优秀教师,直接影响着学校未来的发展,简言之就是"成人之美"。校长的"成人之美"是校长工作与时俱进的新要求,校长应自觉、主动地承担起"成人之美"的责任,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扮演好设计师、铺路工等角色。同时,让每一名教师能实现成就自己的愿望,体现着一种人文情怀,也体现着一种担当精神,做到有规有矩,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小学生越来越多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出现,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必须积极适应新的教育要求和学生的需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意味着,今后老师不仅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特别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还应当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是人生成功的品行支点,而运用儿歌教育则是进行儿童社会行为规范的文化起点。儿歌虽然属于文学范畴,但是对于儿童具有特殊的教育作用,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儿童社会行为习惯养成。儿歌教育要想取得预期的教育成效,就不能不将适用性作为一个关注焦点,根据儿童身心特点,充分考虑运用方式的设计、选择和实施。在这一过程中,特别要处理好"学"与"习"、"知"与"行"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教育创新与创新教育是近些年来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热门话语。然而,反思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创新"话语,有许多值得澄清的地方。在现实中人们对于创新教育的理解存在一些偏颇,而这主要与对创造性的理解存在片面和简单化倾向有关。关于教育创新、教育改革和教育革命,我们的态度应该是不要人为的教育革命,少一些哗众取宠的教育改革,多一些踏踏实实的教育创新。在推进教育创新,开展创新教育时,以下三方面能力的培养特别值得关注: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批判性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丰富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0.
通识教育作为培养基础宽厚、综合素质强、具有批判精神和独立人格的"全人"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对通识教育内涵和培养目标的准确理解和定位是推行通识教育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1.
赵新梅 《辅导员》2011,(33):78-79
能否理解学生,对于教师来说,既是个教育原则问题,又是个教育方法问题,更是个自身素质和修养问题,同时还涉及到育人环境和育人效果能否优化的问题。从教的实践经历让我深深感悟到:理解,是教育的灵魂。第一,理解能促使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当代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有爷  相似文献   

12.
张洪华 《职教通讯》2017,(25):27-30
安心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教育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心问题是高职学生顺利步入社会并实现成人成事目标的关键。能否教人安心不仅关系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甚至还会影响到国家和社会的繁荣与稳定。为此,高职教师需要具备相应的修养,如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安身立命"的情怀、"成人之美"的技能等。  相似文献   

13.
梅翠平 《教学与管理》2012,(24):101-102
通识教育,也叫人文教育或通才教育,在英语国家又被称为自由教育。以前,我国大陆地区把这种教育译为"普通教育",而在台湾、香港地区则译为"通识教育"。本文中我们采用"通识教育"这一称呼。对通识教育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理解上的通识教  相似文献   

14.
赵新梅 《辅导员》2011,(22):78-79
能否理解学生,对于教师来说,既是个教育原则问题,又是个教育方法问题,更是个自身素质和修养问题,同时还涉及到育人环境和育人效果能否优化的问题。从教的实践经历让我深深感悟到:理解,是教育的灵魂。  相似文献   

15.
《中国教师》2013,(14):5-5
编者按:随着公众对教育的诉求越来越多,教师教育问题往往被推上各种话题的风口浪尖。在出现大量教育问题、教育事故之后,公众的目光总会直接聚焦在教师方面,并寻求可行对策。因此,教师在今日社会中承担着多种职责。这不禁引人发问:教师是拯救社会、拯救教育和拯救青少年的"灵丹妙药"吗?教师这个职业从产生之初就被赋予了种种责任与义务吗?中国历  相似文献   

16.
今天的学生,聪明,个性,主见,富有创造性,但是他们反对教条注意,更注重个性化学习,他们希望被尊重,被理解,他们需要"民主教育、平等教育",可是我们有许多老师和学生交流沟通的越来越有困难,并且沟通时很少去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最终导致多数老师面对学生问题,素手无策,甚至师生反面为仇。这里,我们仅仅从自己如何回应学生、采用何种方式和学生沟通方面着手,来谈谈如何改善我们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怎样的教育才算是成功的教育?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历久弥新的探讨课题.那种只关注几个尖子生的所谓"精品式教育"已越来越被人们所唾弃,越来越多的教育界有识之士正在呼唤并实践着"关注每一个"、"让每一个都获得成功"的教育理念.要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个",并"让每一个都获得成功",教育者必须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重视学生学习的个性差异,让学生把个性发展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相似文献   

18.
日本公布了中小学课程标准<学习指导要领>的最新修正案,恢复了曾被削减的内容,增加了课时,减少了"综合理解教育"时间,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重视扎实的学习能力培养.本次修订被看做是对日本十多年来倡导"宽松教育"的逆转,这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多方面的借鉴意义:要正视并有力回应公众尤其是家长对于教育的关注和期望;要尽早确立我国中小学生通用(稳定)且合理的评价体系;秉承和谐观念,树立正确的课程批评观.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越来越多新形式的教育模式进入我们的视野。其中"微课"教学模式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新型教学模式能否被我们军事航空英语教学所使用,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编辑手记     
《中国教师》2009,(21):1-1
<正>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脱离,在教育发展中作为一种事实状态存在已久。就中国教育的现状而言,对于这一事实,或许还需要研究,但更需要采取行动去改变。让人欣慰的是,近十几年来,中国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正在努力地相互"靠近"。这种"靠近",不仅体现在教育实践者对于教育理论的触摸、领会、运用、创新上,也体现在教育理论工作者对于教育实践的关注、理解、感悟、参与上。这种"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