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其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情境教学具有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了情境教学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相互的作用力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但是就我国高校目前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效果来看,情境教学方法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问题,如教育者在进行情境教学中在教学内容选择和内容设定上的势能不足、被教育者在定位过程中的选择、主体以及创造能力势能上的缺位等等。这些问题都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效率的提高,教育者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中的角色势能,明确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情境教学中的角色和地位,提高情境教学的整体方法。  相似文献   

2.
论高校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思想。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根本任务是根据无产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对被教育者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的宣传和教育,这一过程的完成是通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来实现的,人是这一教育活动中的根本因素。其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解决社会所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原则、内容、方法的理论,开创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这一理论的特色主要表现为:注重教育对象的层次性。主张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强调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接受教育上的共同性,重视榜样的示范作用等。  相似文献   

4.
高校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忽视个人自我价值,忽视学生自身诉求,忽视青年人的多元化价值追求等问题,由此而形成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隔膜和对立,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形象和实际效果。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转变教育者指导意识,提高教育者主体素质、优化教育环境、优化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载体,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可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是需要一大批具有人格魅力的教育者。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教育者应具备崇高的道德品质、过硬的政治素质、渊博的文化知识和较强的能力素质。  相似文献   

6.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存在着两条相互依存、彼此作用的信息交流途径:知识性交流途径和情感性交流途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于注重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知识性的交流,对于情感性交流媒介顾及较少,受教育者的兴趣和意志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身心无法实现生动活泼的、自由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也一直处于困境。于此,试图从这方面作一探求,以引起同仁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成人学生教育因为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对其教育效果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中家庭环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者可以研究被教育者的家庭,帮助构建学习型家庭,并利用学习型家庭不断提高的素质做好被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关注被教育者个体和现实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理性是规定并调节思想政治教育交往主体间关系的理性观念,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定、话语的表达、教育方式的选择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需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觉之以省",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理性的生成与行为外化过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对交往视角的忽视、教育内客的缺失、"主体闻性"的遮蔽,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谐交往理性要求教育者在教育中实现交往理性的回归,理性地思考自我以及自我与被教育者的交往关系,力求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和谐交往中达到理解与认同.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根本问题。在“主体间性”理论视阈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教育者为中心主导的“教育者主体”即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在现实中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主体间性”作为社会交往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有着独特的理念和优势,在主体间性理论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内涵十分丰富,它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思路、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存在着两条相互依存、彼此作用的信息交流途径知识性交流途径和情感性交流途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于注重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知识性的交流,对于情感性交流媒介顾及较少,受教育者的兴趣和意志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身心无法实现生动活泼的、自由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也一直处于困境.于此,试图从这方面作一探求,以引起同仁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提出“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两份报告基于不同视角,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融合提供了指引。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培育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其工作的重中之重。基于积极心理学视域,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正面积极地认知教育对象,正确处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挖掘教育者的内在潜力和品质,提高被教育者思政学习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对此,应利用积极心理学开展思政教育,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关键体现在实效性上,由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是人,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在"人"字上下工夫,将对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和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关键是体现在实效性上.由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是人,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在"人"字上下功夫,对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家庭环境对于个人的成长成才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高校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因为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者必须关注被教育者的家庭环境。当今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阶段,家庭成员间的格局、态度及处事方式都有较大的变化,趋于小型化的家庭,其成员的关系更加密切。利用大学生家庭的影响力加强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张龙 《辽宁高职学报》2011,13(1):108-109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审时度势而提出的。如何使当代高职学生真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并将之付诸实践,成为现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我国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多年来一直以理论讲述、事实说教为主,没有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高职院校一定要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以一个阳光心态来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是一个动员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与动员两者互为手段和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当发挥高校的主体价值与作用,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者人格魅力的提升,因时因地采取适宜的动员模式并重视大学生的利益诉求与功利动机。  相似文献   

17.
个性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本质内涵。思想政治教育始终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良好个性作为一个重要目标,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促进"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的理论依据。"90后"大学生彰显的独特个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以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实现"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尊重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性,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相互平等,以双向互动代替枯燥说教,以主动接受教育代替被动接受教育等,是这一模式应用中需要着力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学校教育实质上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互相倾听、互相应答的过程。当这一过程被阻断或者处于混乱无序的时候,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交往和沟通就将陷入困境。这时教育者将听不到被教育者的声音.即使能听到一些,也不是发自被教育者内心的.甚至是虚假的。被教育者要么缄口不语,要么言不由衷,这时教育行为将难以为继.其结果是贻误教育的良机,丧失教育的主动权。更为严重的是,有时教育者的失聪会导致学生人格自尊的失落、思维火把的熄灭、信念追求的尘封。教师失聪现象造成的诸多不良后果,迫使我们探寻教师失聪的根源,疗治教师失聪的病症。  相似文献   

19.
我曾经有过一段从事基层政治思想工作的经历.在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学育人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到:努力创造美的环境和氛围、形式和内容,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政治教育或做思想工作,犹如涓涓春雨,润物无声,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思想、人格在美的熏陶中慢慢升华,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教育,说到底是一个改变人的工作,它的效果,不应单从教育者做了多少工作去考察,而应从被教育者发生了多少积极变化去考察.而在这一点上,如今的思想政治教育似乎不容十分乐观.因为从教育者一方看虽然投入了很多,而从被教育者一方看,收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