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季羡林纵论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季羡林先生去年当选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会长之后,译林出版社前社长、翻译家李景端曾去函就翻译工作中的某些问题向季老请教,季老在医院中认真做了答复。现将两人对话的内容,摘要予以刊登。  相似文献   

2.
季羡林究竟是什么“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新世界出版社出版了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的新作《病榻杂记》。其中,季羡林提出:辞“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一事,引起广泛关注。季羡林写道:“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后来专治其他学术,浸淫其中,乐不可支”“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顶桂冠摘下来,还我一个自由自在身。”季羡林的这段话,说得何等的谦虚,何等的实事求是,何等的明白无误!此语一出,长期受媒体误导的读者,感到吃惊和困惑。他们问遭那么,季羡林究竟是研究什么学问的呢?他究竟是个什么“家”呢?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两位国学大师季羡林、任继愈先生离开我们半年多了。两位先生学贯中西,德高望重,世所敬仰。早在本刊1993年创刊之时,两位先生便欣然应聘为本刊顾问,并挥笔为本刊题辞。十几年来,季老和任老以极大的热情一直关心本刊的发展,提出了不少宝贵建议,并多次参加本刊的一些学术活动。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特意再次刊发两位先生当年为本刊的题辞,并发表两篇特约专稿,以表达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4.
万米高空,在一个密闭的飞行器内,注定会放大许许多多人生细节。一位重庆农民工,乘飞机从深圳到重庆,飞机起飞后,他对机舱内的一切东西都感到新奇。最后他来到洗手间,把门关上,久久没有出来。乘客们有些奇怪,这个人为何待在洗手间不肯出来。乘客们通知了空姐,空姐不断敲门,结果门打开后,里面伸出一双湿漉漉的手,一个声音传来:"小姐,有没有飘柔?"原来,  相似文献   

5.
《对外大传播》2001,(10):55-55
近日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名家心语丛书”,是由已经进入耄耋之年的老学、老专家撰写的。这套丛书的第一本是由季羡林老先生写的《千禧存》。季老在自序中写道:“这一本小册子是周奎杰女士(新世界出版社总编辑)、张世林先生(编辑部主任)和李玉洁女士共同策划的。”“他们的用意是,给我在世纪转折的一年中的笔墨生涯留下点痕迹,并对我今年90寿辰表示点庆祝之意。”  相似文献   

6.
北京大学著名教授、研究东方文化的一代鸿儒——季羡林先生,近年来在学术界的声誉日隆:他的学术威望、散文随笔以及他主编的各类丛书数量之巨令人叹服,他的众多学术成果都是在耄耋之年实现的,令人惊叹。 这是怎样的一个人生奇迹啊!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北大朗润园,采访了这位学界泰斗——91岁高龄的“世纪老人”季羡林先生。  相似文献   

7.
论季羡林的学术成就与特点蔡德贵尽管季羡林先生已是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的一流学者,他却自谦地说自己是一个“杂家”,而事实上,在他涉及的领域内都有高深造诣,成就斐然,这就使他能集众家于一身:语言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宗教学家、民族学家、民俗学家、历史学...  相似文献   

8.
《对外大传播》2005,(7):28-28
季羡林先生的人生肯定是非凡的,但每个人又何尝不想有一个不平凡的人生呢?如何才能做到呢?我看还是先来读一读《非凡人生——季羡林先生》这本书吧。作为季先生的弟子和朋友,作者王树英先生以平实朴素的语言、生动具体的细节、丰富珍贵的图片和认真细密的思考.向广大读者展示了季先生那颇具传奇色彩的方方面面,从而揭示了先生的异于常人之  相似文献   

9.
季羡林先生的学术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他也因此成为大家公认的学术大师。在这里,我不想谈先生的学术成就,因为他的许多成就不是我能够谈得了的。我要谈的是他的学术风格和学术品德。  相似文献   

10.
杰拉德·卡涅尔是福特公司的特派员。他在中国呆了3年,参观考察了许多状况不佳的工业企业。1995年4月,他和他的5人小组匆匆路过南昌,就要乘机回国。南昌江铃汽车厂总裁孙明听说他由于  相似文献   

11.
著名画家李克昌是当今画坛杰出的艺术家。我最初拜读李克昌的油画、国画和内画,就被其涉足之广和造诣之高而震惊,被其驾驭反差跨度如此大的画种之超凡功力所折服,真可谓:“内(内画)外(油画和国画)兼功得心,三管齐下应手。”而今年9月,在久负盛名的北京艺术殿堂荣宝斋举办他的美术作品展上,我又欣赏到他的雕塑和书法,原来不仅是“三管齐下”,简直是“五子登科”,(其实他还有美学研究),更为其成就之大而倾倒。  相似文献   

12.
为译《红楼梦》竞折腰 上世纪90年代初,我远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拉特罗布大学(La Trobe University)亚州研究院读研究生,暑假期间趁回国度假的机会,到母校四川师范大学拜望外语系黄新渠教授。那是一个雨后乍晴的午后,校园里雨滴淋着一丛丛浓密的芭蕉林,知了的欢唱灌入耳膜。黄新渠先生特地沏了上好的四川特级茉莉花茶款待我。  相似文献   

13.
李玉刚惊艳悉尼歌剧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明 《文化交流》2009,(11):56-59
2009年7月28日晚7点,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灯火辉煌,随着一曲悠扬的“枉凝眉”,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李玉刚“盛世霓裳个人演唱会”拉开了帷幕。他以妩媚动人的扮相和柔肠百转的演唱,赢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与喝彩,而当李玉刚在最后一个篇章《东方神韵》中褪去华丽服饰,现出男儿本色时,全场2000多名观众一片惊呼,无不为他男扮女装的雍容华美和精湛表演所折服。此次演出,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亲自发来贺信并题词,演出结束后,  相似文献   

14.
石敏 《文化交流》2009,(4):44-45
黄侃在北京大学主讲国学之际,终日潜心“国故”,常废寝忘食。一次,友人登门拜访,进门见黄侃一手持馒头欲吃又止,一手捧书,知其正在认真读书,于是坐在一旁,静静地等候。忽然,“啪”的一声,友人大吃一惊,原来黄侃在读到精彩的地方时,用手猛击了一下桌子,然后忘情地将馒头蘸进朱砂和墨汁盒后放入嘴里,把自己弄成了一个大花脸。  相似文献   

15.
许仙 《文化交流》2009,(3):88-89
1944年8月,欧洲战场,巴黎成了最重要的目标,节节败退的希特勒下令:“巴黎绝不能沦入敌人之手,万一发生此情况,他们在那里找到的只能是一片废墟。”巴黎解放那天,他还在念念不忘地问:“巴黎烧了吗?”  相似文献   

16.
旅澳见闻     
陈霖 《文化交流》2009,(4):81-84
去悉尼探亲是我几年来压在心头的大事。很想去看望在悉尼工作的儿子星火一家人是怎样生活的,也想去见识见识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富饶的澳洲风情。  相似文献   

17.
李岚清曾经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主管全国科学教育文化工作。退休后,生活有音乐、篆刻等业余爱好做伴,过得同样丰富多彩,照他自己的说法是“充满了乐趣”。  相似文献   

18.
今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阿论坛上提及一位阿拉伯商人穆罕奈德,说他在义乌开了一家餐馆,把阿拉伯饮食文化带到了义乌,也在义乌的繁荣兴旺中收获了事业,把自己的人生之梦融入了中国百姓追求的幸福梦中。  相似文献   

19.
赵征 《文化交流》2009,(4):7-11
2009年1月12日上午,阳光明媚而温熙。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庄重而高深,一双双眼睛专注地投向讲台上一个头发皤然而精神抖擞的人。他演讲流畅,声调昂扬,不时爆发的掌声是最好的伴奏。尽管他的口音有明显的浙江磐安方言,人们还是强烈地感受到他“为百姓维权”的精神张力。  相似文献   

20.
郭梅  丁乐慢 《文化交流》2009,(10):17-20
不久前逝世的著名哲学家任继愈先生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走了一辈子,并且乐此不疲。在90岁这年,他动了一次大手术,大家都劝他好好休息养病,任继愈却正色回答:“我比不得你们,你们好比在时间的银行里还有100元钱,我却只有5毛钱了,我得好好利用这5毛钱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