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潜隐教育是指通过潜隐课程,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的活动,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潜隐教育的构成,潜隐教育与外显教育的关系,论述了潜隐教育的功能和特点,及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2.
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潜隐课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把潜隐课程放到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的新环境中来研究,充分认识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潜隐课程设计的现实意义,指出潜隐课程设计应遵循的若干原则,对其文化情境,学校制度,物质情境进行教育性设计,提出了具体的构想。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进行思想教育的严重障碍。如何克服这一障碍?我们认为适当地采取潜隐式的教育方法具有独到的功效。所谓逆反心理,即受教育者对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等产生的抵触、不顺从的一种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4.
写作动力问题具有复杂性和潜隐性。受社会使命的驱使,顺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而写作的社会意识,抒发与表露生活感受,与读“神交”的宣泄意识,痴爱迷恋,在强迫性心理造成的“核爆”的冲击下写作的潜隐意识,是写作行为动力系统中的三个主要机组。  相似文献   

5.
学校德育教学中人文精神关怀的淡漠通常表现为德育目标操作的生硬直白.学校德育教学要取得实效,必须加强人文关怀的研究,而德育目标潜隐性操作则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儒道文化心理同构是中国诸多文学作品所体现出的结构模型。分析《长生殿》与《桃花扇》的表层意象结构和深层潜隐结构,论证两大戏曲从“拯救”的幻灭到“逍遥”的落定,从而完成终极和谐与动态趋圆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赣南,中原汉人南迁的中转站与聚散地,是客家民系形成的摇篮。然而,这里的客家认同意识却不如闽粤强。基于此,本文拟从自然地理、民族交融特点和“客家热”的兴起以及客家研究宣传等方面分析赣南客家族性潜隐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潜在课程及潜在教育的产生与流变中探索其存在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其潜隐的教育功能.潜在课程以及潜在教育既然是一种教育存在,那么教育评价就应该把这种潜隐的教育功能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个学科中的思想品德教育,都不能不考虑这个学科的性质。从语文课“既有工具性,又有很强的思想性”这一性质出发,语文课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必然具有潜隐性、现实性、情感性三个特征。一、潜隐性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我国古代就提出了“文以明道”的观点。叶圣陶先生指出:“如能引导学生细读课文,获得透彻之理解,则学生非徒理解而已,其思想感情必深受之影响,语文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之效果,室于此求之。”可见,语文课中的思想教育是“潜隐”在语言文字训练之中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思想品德教育不能独立成为语文教学内容,也不…  相似文献   

10.
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系统中,家庭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思想政治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具有形象性、终身性、潜隐性、精致性等独特优势。利用家庭环境,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之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自明。然而,由于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潜隐性,一些同志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便难以到位,教育的战略地位在一些地方便难以落实,教育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也随之而生。对此,唐之享同志在《求实集》中给予了中肯的批评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化境——释读庄子的“不言之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映万川,庄子以其独特的方式阐述了他对教育内涵的理解,从另一个侧面再次深化了教育的深度和厂度,其潜隐的教育思想也负载着中国教育的一脉传承。在此,笔者仅以一孔之见谈一谈庄子的“不言之教”。  相似文献   

13.
人格教育对于大学生塑造全面的素质有着关键性的作用。由于大学生处于特定的年龄层次,不同的受教育经历,有着较为独立的人格与思想意识,因此在进行人格教育时,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合。而暗示教育(分为自暗示与他暗示)则由于与个体的潜意识的紧密相连,注重原动力效应,在人格教育中显得至关重要。从暗示的由来以及人格教育的特殊性和大学生的特定地位,我们都不难看出暗示教育所发挥的潜隐性作用。这种潜隐性正是因为和内在的潜意识相联系,故而它的现实意义和现实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实际教育效果是具有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潜隐性、间接性、渗透性的方式让受教育者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各类资源的总和。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显性资源相比,它具有潜隐性、广泛性、自主性和易渗透性等特征。从空间分布来看,可以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分为校内课程类隐性资源、校内非课程类隐性资源和校外隐性资源三种类型。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的价值实现在理念、制度、组织等方面面临着较大的现实困境。因此,在“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的整合需要从理念、制度与组织三个方面立体推进。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叛逆期思想道德心理发展特点的特殊性要求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要采取特殊的教育方法。无意识教育的潜隐性、渗透性、平等性等特点能够有效地消除思想道德教育的说教、灌输痕迹以及时间地点的限制,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在教育过程中要通过课外活动、学科教学、校园文化等途径加强其思想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用“理论灌输”方法,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界不断地探索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其潜隐性等独特优势有效地弥补了显性教育方法的不足。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挖掘大学课程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培育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7.
初中生叛逆期思想道德心理发展特点的特殊性要求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要采取特殊的教育方法。无意识教育的潜隐性、渗透性、平等性等特点能够有效地消除思想道德教育的说教、灌输痕迹以及时间地点的限制,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在教育过程中要通过课外活动、学科教学、校园文化等途径加强其思想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8.
浅谈潜隐课程的德育功能冯化友潜隐课程是相对正规课程而言,它是指在教育实践中学校通过教育环境(物质环境、精神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受教育者的非公开性教育影响(包括学术的与非学术的),它是学校的“活教材”,是没有被正式列入正规课程计划的,对受教育者的影...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方法及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教育方法是相对显性教育方法的一种全新教育方式,具有潜隐性、渗透性、自主性等特点。隐性教育方法具有独特优势,它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显性教育方法的不足。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运用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高校隐性课程的渗透作用、校园文化环境的陶冶作用、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和教师主体人格的感召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学校园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大学校园作为一种“无声”的教育载体所具有的潜隐性、弥散性等特点。指出它以其他教学形式难以替代的、潜移默化的独特教育方式陶冶学生情感,提高审美情趣;传播渗透知识,培养综合素质;同化人格内涵,提升文化品位。大学校园环境在学生成长中发挥巨大的潜在教育功能,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