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碰撞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持续时间短,相互作用力大等特征.在碰撞过程中,系统所受外力作用远小于系统内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系统所受外力一般可以忽略,认为碰撞前后系统的动量守恒.但在碰撞中由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使物体各自发生形变,而作用之后各物体的形变并不一定能完全恢复,因此,碰撞中可能存在动能的损失.我们把存在动能损失的碰撞称为非弹性碰撞.下面讨论非弹性碰撞中动能损失的计算.  相似文献   

2.
所谓的碰撞,是两个物体在很短时间内发生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不论是宏观物体间还是微观粒子间,碰撞现象都是普遍存在的.由于碰撞的作用时间极短(比如两个钢球碰撞相互作用的时间大约为10-4秒),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又非常大,通常物体所受外力(如重力、摩擦力)在这段时间内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此过程中参与相互碰撞作用的物体系统的总动...  相似文献   

3.
在处理碰撞问题时,通常要抓住三项目基本原则:(1)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原则:物体系统在碰撞过程中,相互作用力很大,作用时间很短,系统所受的外力大小可忽略,动量守恒.  相似文献   

4.
碰撞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突发性强、持续时间短、相互作用力很大等特征.在碰撞过程中,外力作用通常远小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从而认为动量守恒.但在碰撞中由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各自发生形变,而作用之后各物体的形变并不一定能完全恢...  相似文献   

5.
碰撞指的是物体间相互作用持续时间很短,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很大的现象,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特点,一是内力很大,二是时间极短.“内力很大”意味着动量守恒,“时间极短”说明在碰撞作用过程中,物体产生的位移很小,  相似文献   

6.
碰撞问题是中学物理中常见的问题.所谓碰撞是指相对运动的物体相遇,在极短的问题内,通过相互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显著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薛协召 《物理教师》2000,21(7):47-48
1碰撞问题的基本特点 人们是通过研究两个小球的相碰过程逐步认识碰撞问题的.对于两个由于碰撞而使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小球,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时间极短:这里说的“时间极短”是指在计算物体运动时间时,通常可以把碰撞时间忽略不计. (2)动量守恒:由于碰撞时间极短,而两个小球通过碰撞动量的改变明显,故相互作用的内力远大于外力,因而外力可以忽略不计,或者合外力本身就等于零,这时由小球组成的系统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 设在一条直线上发生碰撞的两个小球,质量分别为m1、m2,碰撞前的动量、动能分别为p1、p…  相似文献   

8.
邓勇 《考试周刊》2009,(1):230-231
碰撞问题是高中物理中常见的问题。所谓碰撞是指相对运动的物体相遇,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相互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显著变化的过程。本文主要探讨碰撞的三种类型.三个原则以及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碰撞过程中的特点 1.碰撞是指物体间相互作用持续时间极短,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很大的现象.一般来说在碰撞现象中满足内力远大于外力,故可以用动量守恒定律处理碰撞现象,即:  相似文献   

10.
1碰撞问题中的两种重要模型 碰撞,一般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在运动中发生接触时,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发生强烈相互作用的过程。高中物理所涉及的碰撞问题主要有两种模型:  相似文献   

11.
孙会刚 《物理教师》2009,30(11):37-37
在很多教辅书上都有这样的描述:两物体间发生撞击,如碰撞、打击等物理现象,由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间很短,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大,因而其他的作用力可忽略不计,因此相互碰撞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是守恒的.不仅仅是教辅书上这样认为,很多教师甚至有的教科书上也这样认为,笔者经过研究发现,这种看法并不是对于所有的碰撞都适用,下面笔者以实际教学中遇到的2例来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相互作用的几个物体,它们的运动状态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显著变化,这个过程就可称为碰撞.碰撞按其能量损失程度可分为完全弹性碰撞(机械能不损失)、非弹性碰撞(机械能损失一部分)、完全非弹性碰撞(机械能损失最多).不管哪种碰撞,在碰撞过程中,都要遵循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3.
硬作用:如碰撞冲力、线在绷紧瞬间的拉力、爆炸冲力等.这些力的特点是:瞬间发生且作用力相当大,能使物体速度在瞬间发生突变.因此,硬作用过程可以忽略其它力的作用,发生相互作用的系统动量守恒.  相似文献   

14.
1.将物体的相互作用划分为几个过程,每 一过程单独列式 碰撞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形式. 碰撞突发性强、持续时间短、相互作用力大.在 碰撞过程中,外力作用通常远小于物体之间的 相互作用,可以忽略,故可认为动量守恒.碰撞 过程往往与碰撞前、后的过程相关联.碰撞是瞬  相似文献   

15.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无处不在,碰撞就是相互作用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模型,它能将力学的两大主干知识动量和能量有机结合起来,可以考查学生综合解题能力。因此,碰撞类试题在历年高考中频频出现。下面先分析碰撞的特点及遵循原则,然后结合实例谈一谈如何应用“碰撞模型”解题。  相似文献   

16.
倪一宁 《物理教师》2000,21(6):30-30,33
通常讨论的二体正碰撞过程中,由于碰撞前后两个物体都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不存在两者之间的切向滑动磨擦力.如果不是正碰撞,例如在碰撞前的瞬间这两个物体有横向的相对运动,在碰撞的接触过程中两者间便会有滑动摩擦力f出现.当f与纵向碰撞力N在数量级上相差不大时,其作用便不可忽略.碰撞的全部接触时间也是N的存在或者说N的作用时间,记为△tN如果将f的存在或者说作用时间记为西△tf,那么△tf必不可大于△tN,因为脱离接触后f便不再存在.f的作用使物体间横向的相对速度减小,如果在NtN结束之前,横向相对速度已减…  相似文献   

17.
“碰撞”问题在高中阶段的要求仅限于一维正碰,碰撞的特点是相互作用时间非常短,相互作用内力非常大,可以不考虑外力对物体碰撞的影响.“碰撞”问题所应用的基本定律就是碰撞前后系统动量守恒,然后再根据碰撞的具体类型有选择性地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优秀的“碰撞”习题具有立意高、  相似文献   

18.
碰撞类问题     
一、一般物体碰撞的特点碰撞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在相遇的极短促时间内产生非常之大的相互作用力,而其他的相互作用力相对来说显得微不足道的过程.碰撞的最主要特点是:碰撞时间极短,作用力变化快和作用力峰值大等,因而其他外力可以忽略不计.当两个物体发生碰撞具有以下特点.1.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发生碰撞的物体系在碰撞过程中,由于作用时间很短,相互作用力很大,系统所受的外力大小可忽略,动量守恒.2.碰撞后系统动能不增加碰撞过程中系统内各物体的动能将发生变化,对于弹性碰撞,碰撞后系统的总动能不变;有一部分动能将转化为系统的内能,…  相似文献   

19.
碰撞是力学中重要的物理模型,它的特点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时间极短、作用力较大,碰撞双方组成的系统在碰撞前后动量守恒.在解答碰撞问题时除了考虑动量守恒外,一般还要考虑能量和速度对碰撞过程的约束,从而综合运用能量、动量的知识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碰撞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常见的方式,在相互作用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对碰撞后物体的速度问题,我们一般根据动量关系、能量关系、速度关系进行分析与判断,但能量关系中往往涉及到二次方程(或不等式),数学运算过程较复杂.本文根据碰撞过程的特点,拓展碰撞问题中两个隐含的速度关系,简化数学计算过程,提高解题效率.一、碰撞前后相对速度大小不增1.碰撞过程及特征物体的碰撞过程一般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两物体从接触开始相互挤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