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篇佳作的诞生,语言出新是关键。因为,语言不仅是思想的载体,而且还是情愫的外化。“言为心声”,这是古人对语言生成过程极为精妙的概括。唐代韩愈在《答李翊书》中说:“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可见,生活的积累,思想的积淀.情感的奔突,知识的储备,乃是语言出新的沃土。  相似文献   

2.
韩愈,我国唐代名的学家、哲学家,唐代古运动的倡导。他的章说理透彻,气势充沛,结构谨严,语言精炼。他的《答李翊书》是论史上的力作,阐述了为人与为、立行与立言之间的关系以及道德修养对治学为的重要。  相似文献   

3.
近日,我在写一本关于《庄子》的书,自然感想颇多,而感想之一就是——人们视为正确的东西往往是似是而非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众多宋代文集中所收录的王安石《答曾公立书》,其实应该是《答曾公亮书》。从对王安石写作此文的政治环境,以及文章的内容、文章的语气来考虑,还有王安石当时的身份和地位等诸多因素的分析考证.认为该文不应该是写给曾公立。  相似文献   

5.
古人论文,喜用比喻。而在众多谈文的比喻中,以水为喻尤为常见,最著名的当推韩愈《答李翊书》中的论断:“水,气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气”在古代文论中虽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但就其本质而言应该指学、识、才诸因素有机结合的“文心”,或曰知、情、意、思一体化的语文心智结构。韩愈以水喻气,当然是在以水喻文。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下的课堂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参与度的高低与课堂教学效果成正比。”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发现。虽然教师“一言堂”现象有了很大改观,但大部分学生课堂发言,不是不能积极参与表达,就是不知如何表达。于是。就聚焦学生课堂用语.从小学生心理和生理上分析小学生口语表达的特征,把握正确的要求,找出学生课堂语言表达困难的原因,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7.
《招隐士》是汉代人仿效屈、宋“楚辞体”创作的一篇佳作。过去,不少学者对这篇作品的作者、社会背景、创作动机、所招对象、思想内涵等发表过一些意见。对此,笔者也就这些问题作了一些探讨,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还从审美的角度,重点探讨了《招隐士》的艺术魅力,总结其学古出新的创作经验。  相似文献   

8.
《答司马谏议书》一文一方面担负着为新政辩护的重任,另一方面又承担着抨击反对者的重任.由于写信人和收信人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文中呈现出刚柔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试从遣词造句和语言形式入手,探究文本语言刚和柔的表现方式,并对这两种语言风格的融合情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10.
【原文】别纸累幅过当1,老病废忘,岂堪英俊2如此责望邪3?少年应科目时,记录名数沿革及题目等,大略与近岁应举者同尔。亦有少节目4文字,才尘忝后5,便被举主6取去,今皆无有,然亦无用也。实无捷径必得之术。但如君高才强力,积学数年,自有可得之道,而其实皆命也。但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  相似文献   

11.
"四史"描写人物语言力求符合人物的身份和经历,表现人物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状态,从而展示出写人叙事的入神之处。因此,所写人物大多活灵活现,个性鲜明独特。这些人物一开口说出各自非说不可的话,就清楚地显现自身的性格,使人闻其言而知其心。  相似文献   

12.
偶然一日在网上看到杭州市拱寰桥小学张祖庆老师执教的《詹天佑》一课,顿觉眼前一亮。这种感觉一方面来自于本课的整体设计思路,一方面来自于各个精彩片段。  相似文献   

13.
小桂 《中文自修》2003,(9):20-21
曹禺这位中国首屈一指的大剧作家,23岁时因为写了四幕剧《雷雨》一炮走红,这个出生在天津的腼腆男生,当初也许不过是因为对自己的大家庭深有所感,却不期从此走上了文学大师之路。曹禺本名万家宝,字小石,1910年9月24日生于天津,祖籍湖北潜江,父亲万德尊曾任镇守使、都统和黎元洪总统秘书。曹禺小时候接受的还是私塾教育,天天在家诵经读史,而酷爱戏剧的继母,却常携曹禺观看戏曲和文明戏。  相似文献   

14.
重读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重被吸引,细细地琢磨,越琢磨越觉得有味道;联系到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则更是感慨系之。  相似文献   

15.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作文的魅力靠语言。富有个性的文字,总是惹人喜爱,引人入胜。那么,如何使作文的语言文采出新呢?(1)巧用修辞添神韵;(2)巧妙用词最传神;(3)化用诗文添典雅;(4)句式摇曳出神姿;(5)真情哲思传意旨  相似文献   

16.
辑得《罗长铭集》集外之罗长铭早年在南通报章发表的诗7首、文2篇。通过对罗氏佚文的收辑,阐述了对罗长铭这样因某种历史原因而名声不甚显,然却才学高迈,在很多领域都有创获的一代学人的认识过程,对民初南通之若干史实亦有钩辑。  相似文献   

17.
《答司马谏议书》是一篇经典的驳辩文,结构完整,有理有据。但从逻辑批判的角度对王安石的辩驳进行解析,分析王安石在反驳司马光"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观点中所出现的几种逻辑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培养其逻辑说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曹兆欣 《宁夏教育》2012,(7):122-123
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人们学习语言,最初都是在一定的语境中,通过听觉来模仿语音开始的,在理解了语言语音意义的基础上不断学会了使用语言。聋生因听觉障碍,闭塞了学习语言的听觉通道,使他们无法接触到像健全人一样学习语言的具体环境。这样就使聋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理解语言的确切含义,在运用语言时,就出现了缺少句子成分、辞不达意、词语颠倒、堆砌词语等语言错误现象。因此,理解语言对聋生学习和提高语言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早晨,阳光以一种最明亮、最透彻的语言和树叶攀谈。绿色的叶子,立即兴奋得颤抖,通体透亮,像是一页页黄金锻打的箔片,炫耀在枝头。而当阳光微笑着与草地上的鲜花对语,花朵便立即昂起头来,那些蜷缩在一起的忧郁的花瓣,也迅即伸展开来,像一个个恭听教诲的耳朵。  相似文献   

20.
曹兆欣 《宁夏教育》2012,(Z1):122-123
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人们学习语言,最初都是在一定的语境中,通过听觉来模仿语音开始的,在理解了语言语音意义的基础上不断学会了使用语言。聋生因听觉障碍,闭塞了学习语言的听觉通道,使他们无法接触到像健全人一样学习语言的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