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是《标准》实施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20世纪中叶以来。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进了应用数学与数学应用的发展.使得数学几乎渗透到了每一个科学领域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自然科学的深入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数学,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也越来越多地借助于数学知识及其思想方法。同样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发展也推动了数学的进一步发展,数学作为科学的语言。作为推动科学向前发展的重要工具,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在将来的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而必须学会应用。只有如此,才能使所学的数学富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在教学中.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数学新课标》也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德吉 《西藏教育》2010,(3):51-52
华罗庚曾这样描述数学:宇宙之大,粒子之微,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我想这是对数学生活化的最精彩描述。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数学与人类生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课堂,使学生主动想办法来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以达到对自我生活、心理需要的满足,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同时,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用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课堂,使学生主动想办法来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以达到对自我生活、心理需要的满足,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同时,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用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更是如此。因此.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存在有大量的数学素材.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根据所教对象的认知水平与思维能力,充分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就会使数学知识直观化、通俗化,就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本文从导入新课、讲授概念、推导公式及讲授例题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初中阶段,教师要想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就要努力让学生从"情感"上接近数学;指导学生从"方法"上掌握数学,从"实践"上认知数学.因此,教师要从生活情境入手,引领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应用数学,体验数学与周围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逐步领悟学习数学和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感受成功,增进自信.  相似文献   

8.
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把数学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真谛.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客观世界.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向科学的思维方式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探索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认真动手操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因此,数学教学应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有效的、活生生的的数学。作为教师,我们应从课堂教学着手,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义务教育新《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课程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新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中指出:"  相似文献   

11.
12.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少教师仅仅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实际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虚无缥缈又枯燥无味。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要指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及简单数量关系,直观认识几何体和平面图形","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相似文献   

14.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新课标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脱节,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  相似文献   

16.
覃瑛 《海南教育》2009,(11):58-58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脱节,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  相似文献   

17.
数学的特点之一是高度的抽象性。这也是许多学生不喜欢数学,学不好数学的原因。如果我们能联系生活教学。让抽象的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从而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这不就多了许多喜欢数学的学生了吗?  相似文献   

18.
新《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以及发展思维能力,体验教学乐趣、感悟数学的作用。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对于小学数学,更能在生活中找到其原型,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因此,必须开放课堂教学,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一、让课堂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习有用数学”、“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  相似文献   

19.
李霞 《教学与管理》2005,(11):64-65
20世纪中叶以来,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进了应用数学与数学应用的发展,使得数学几乎渗透到了每一个科学领域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也就决定着:数学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而必须学会应用,只有如此,才能使数学富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正是基于这样的事实,2001年我国明确将“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领域之一写进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一书中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行和发展。今天就我亲身经历,浅谈我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