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缝干涉:两个独立的光源发出的光不是相干光,双缝干涉的装置使一束光通过双缝后变为两束相干光,在光屏上相干形成稳定的干涉条纹.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光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偶数倍时,该点出现亮条纹;光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该点出现暗条纹.A.对干涉图样的研究可知:相邻两条明条纹(暗条纹)中心距离与屏到双缝的距离L成正比;与双缝间距离d成反比;  相似文献   

2.
双缝干涉图样,实际上是两个单狭缝衍射的光在像屏上进行干涉的总和.缺级现象是双缝干涉中常见的现象.它是由于各缝自身发出的光波在像屏上某点各自抵消,应出现明纹的位置及其附近都呈现黑暗状态缘故.  相似文献   

3.
彭俊昌 《新高考》2010,(1):12-14
光的干涉是指两列频率相等、相差恒定的光波在李间替加时,产生的有的地方光的振动加强,有的地方光的振动减弱的现象.产生明显干涉现象必须要有两列相干的光波叠加,如双缝干涉装置中用靠得很近的“双缝”产生两列相干的光波,那么薄膜干涉现象中的相干光波是怎样产生的呢?  相似文献   

4.
1光的双缝干涉 例1 如图1所示,在双缝干涉实验中,S1和S2为双缝,P是光屏上的一点,已知P点与S1和S2距离之差为2.1×10^-6m,今分别用A、B2种单色光在空气中做双缝干涉实验,问P点是亮纹还是暗纹?  相似文献   

5.
光的干涉现象指的是在两列相干光源发出的光相遇的区域内,浆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且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总是相互间隔的现象.观察光的干涉现象的关键是设法获得相干光源.实践表明,一切成功的干涉都是采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把一个光源发出的光分离为两列光波的方法获得相干光源的.托马斯·杨的双缝干涉实验中通过将一束单色光先经单缝再经双缝的方法巧妙的获得了相干光源,从而可以在屏上观察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徐正海 《物理教师》2001,22(10):8-9
处理光波干涉问题,中学教材里用“路程差”,竞赛资料中用“光程差”.具体说来,路程差只适用于单一介质中的光波干涉问题,遇到光途经不同介质传播时才采用光程,即将光在介质(折射率为n)中传播的路程r折合为真空中的路程W,再统一用光程差来确定譬如双缝干涉光屏上的明(或暗)条纹位置.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发现,即便是竞赛辅导亦可避免用光程差而直接采用时间差来处理光波干涉问题.  相似文献   

7.
如图1所示,灯丝发出的光,经过滤片后变成单色光,再经过单缝S时发生衍射,这时单缝S相当于单色光源.衍射光波同时到达双缝S1和S2,再次发生衍射,双缝S1、S2相当于两个单色相干光源.  相似文献   

8.
处理光波干涉问题 ,中学教材里用“路程差” ,竞赛资料中用“光程差” .具体说来 ,路程差只适用于单一介质中的光波干涉问题 ,遇到光途经不同介质传播时才采用光程 ,即将光在介质 (折射率为n)中传播的路程r折合为真空中的路程nr,再统一用光程差来确定譬如双缝干涉光屏上的明 (或暗 )条纹位置 .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发现 ,即便是竞赛辅导亦可避免用光程差而直接采用时间差来处理光波干涉问题 .图 1如图 1以双缝干涉为研究对象 ,由两条靠得很近的窄缝S1、S2 中射出频率f(周期为T)相同的相干光 ,当它们传播到较远处光屏上相遇时 ,若时间差…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二册(选修)第十章第五节的一幅插图图1,它形象地描述了波的干涉图样,仔细研究这幅插图不难看出,如图所示,所有的加强点和所有的减弱点连接后在平面图中好象都是双曲线,那它到底是否是双曲线呢?图中a点和c点到S1、S2的距离之差等于2λ,同理这条曲线其它各点到S1、S2的距离之差也等于2λ,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可知此曲线为双曲线,注意只能在平面图上如此.  相似文献   

10.
在光的干涉知识的教学实践中发现 ,不少学生对光的干涉实验存在一些似是而非的错误认识 ,而且这些错误认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迷惑性 ,现讨论如下 .佯谬一 双缝干涉图样是一组直线状条纹 ,那么双孔干涉图样是一组圆环状条纹 .在高中《物理》(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三册第 2 6面图 2 1 - 2中 ,若 S1、S2 为两个相干点光源 ,其间距为 d,屏离挡板距离为 z.P1为两列光波在叠加区域中的任一点 ,设入射光线波图 1长为λ,r1、r2 分别为两光波到达 P1点的光程 .现以点 S1、S2 的中点 O为坐标原点 ,x 轴沿S2 S1方向 ,y轴垂直纸面向外 ,z轴水平向…  相似文献   

11.
例 在杨氏双缝于涉实验中,用一束白光首先照射单缝,然后再通过其后面的双缝,在屏上来获得干涉条纹.若在双缝的其中一缝上放一块蓝玻璃挡住该缝.在另一缝后面放一块红玻璃挡住另一缝,则在双缝后的该屏上( ).  相似文献   

12.
在发生波的干涉现象时,两个振源相当于数学意义上的两个定点,加强区(或减弱区)上的点相当于数学意义上的动点,由物理知识知,这些动点到两定点的路程差是一系列不同的定值.而由数学知识又知,若动点与两定点的距离的差为定值,则该动点的轨迹为双曲线,故干涉图样中加强区(或减弱区)所在的线是一系列双曲线,从而如果较好地掌握了双曲线的知识,对研究波的干涉会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利用惠更斯—菲涅耳原理,通过理论计算得到光的双缝干涉光强分布公式,采用Fortran powerstation 4.0平台进行编程并用Origin6.0 Professional软件数值模拟实现光强在接收屏上的分布,分析讨论缝宽、两缝间距、光波波长及屏与缝之间的距离对干涉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菲涅耳衍射积分为数学模型,用计算机模拟单色平面光波的双缝衍射,求解出不同缝宽时观察屏上的光强分布和衍射花样,通过与单缝衍射和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和花样对比,分析双缝衍射和双缝干涉以及单缝衍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大学光学课程教学实践对杨氏双缝干涉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光源中不同位置非相干波列经过有单缝与无单缝实验装置后干涉条纹的对比,强调了实验装置中单缝的必要性。通过对光屏上观测点坐标与光程差之间关系的分析,提出在杨氏双缝干涉中存在类似如杠杆原理的放大机制。  相似文献   

16.
1光的干涉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在光学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托马斯·杨最先在1801年得到两列相干的光波,并且最早以明确的形式确立了光波叠加原理,用光的波动性解释了干涉现象,这一实验的历史意义是重大的,她对近代物理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在高中光学教学中我们常用图1所示来讨论杨氏双缝干涉的有关内容,其中判断P点是明条纹还是暗条纹的条件是:P点出现明条纹的条件是光程差  相似文献   

17.
1 考点理解 1)双缝干涉 ①两列光波在空间相遇时发生叠加,在某些区域总加强,在另外一些区域总减弱,从而出现亮暗相间的条纹的现象叫光的干涉现象.  相似文献   

18.
陈进学 《物理教师》2009,30(9):54-54
题目.如图1所示,在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若单缝S从双缝S1、S2的中央对称轴的位置处稍微竖直向上移动,则(A)不再产生干涉条纹.(B)仍可产生干涉条纹,且中央亮条纹P的位置不变.  相似文献   

19.
它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依然存在(C)任何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都不存在,但屏上仍有光亮(D)屏上无任何光亮评析与解:本题考查对干涉现象产生的条件的理解:两列光同频、同相或相差恒定才能发生干涉,红光和绿光的频率不相同,不满足干涉条件,不能发生干涉现象,但仍有光透过滤光片,故屏上仍有光亮,应选(C)。  相似文献   

20.
当满足相干条件时,光波会表现出相干性,在两列光波相遇的区域光强形成稳定的分布。光波的振动方向、光源的单色性都会影响相干条纹清晰程度。本文计算了高斯型频谱分布光源下双光束干涉的光强分布,并得出了气体激光器或单谱线蒸气灯发出的光的非单色性对杨氏双缝干涉的影响可以忽略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