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提到作文素材的积累,许多学生就会想到报纸、杂志、名著等课外资源,孰不知,课本才是作文取之不尽的源泉。高考中,一些得分较高的作文材料有许多取白教材。比如2009年湖北满分作文《站在项脊轩的门口》直接取材于《项脊轩志》。2013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接受改变不负青云之志》取材于苏轼的《定风波》。作文复习,应用心挖掘课本这个素材金矿,建立自己的素材库。  相似文献   

2.
我们提倡学生在作文中写现在的生活,写身边的生活,写自己的生活,但也并不要求非如此不可。借旧题材写新文章,曲径通幽地反映现实生活,同样能写出亮丽的佳作。鲁迅的小说集《故事新编》,或取材于历史故事,或取材于神话传说,由于他往往只是取旧题材的一点因由而“随意点染,铺成一篇”,所以旧题材出了新意,焕发了感召力和战斗力。近几年高考满分作文中,巧借故事赋新篇的也不乏其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我们通常训练学生的习作,有一部分是表现生活的作文。这类作文是直接认识生活、评价生活的,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多种作文技能反映生活,发表见解,是学生将阅读转化为作文能力的实践。这类作文取材于生活,立意于生活,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这类作文写的是生活。论说,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在学校、家庭、社会接触到许多人和事,再加上看书看影视,头脑里应当存有大量的信息。但是,让他们在作文里写教自己的老师,写养育他们的父母,写他们自己的事,他们却那样难为情,总觉得没啥可写。究其原因,当然与他们不注意观察生活…  相似文献   

4.
无法释怀     
初中学生在把课本上所学到的知识转化到自己笔端的时候,常常表现为机械操练,而非创造,更非创新,学生很难在作文的过程中寻找到成功的快乐。作文累,作文苦,厌倦作文的心理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以笔者之见,很大程度来源于执教者对习作者取材的过度限制。过分强调取材于真人真事,而忽视了想象、虚构、幻想,以致材料的取向日渐萎缩,中学生的生活本来就很单调,朝七晚九,围绕着课本,没有了源头活水,学生如何创新?笔者以为,在作文教学中就取材方面应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 ,用以指导中学作文训练的一些理论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 ,严重阻碍着作文训练水平的提高。其中两个理论值得反思 ,即“记叙文的内容是否必须真实 ,不能虚构”和“训练顺序是否先记叙后议论”。记叙文既可以取材于真人真事 ,也可以取材于想象虚构的“假人假事” ;记叙文允许虚构 ,可以训练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作文时“没有写的”的普遍苦恼。在表达的训练顺序上 ,不应该先叙述后议论 ,几种表达方法可同步交叉进行 ,这样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6.
教作文,尤其是教差班学生作文,在有条件时,适当写点激趣下水文好.所谓激趣下水文,就是教师利用学生写同题目,同内容作文的机会,直接取材于全班学生作文写成的下水文。实践表明,作文讲评时,教师凭借这样的下水文,在班上热情夸奖同学们的作文写得好,进步快;认真赞许同学们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强,本领高,实在是一种激发学生作文兴趣,诱导学生喜  相似文献   

7.
王淦生 《教育》2012,(7):59-60
今年高考作文命题模式较往年发生了重大变化:除了汀苏一家依然坚守命题作文,其余16份高考试卷竟然清一色皆为“材料作文”。而川.这些材料也一改往年多取自经典的做法,而多足源自于现实生活,接至取材于啦根阶层生活的,成为每一个考生必须面对、深入思考、作出褒贬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郭毅 《山东教育》2003,(8):54-55
2002年作文评分的“发展等级”的第二项把原来的“生动形象”改为“丰富”,并在下属设立了“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三条小目。可见,内容的丰富还是贫乏是评价一篇作文成败的重要尺度。从更深意义说,作文内容的丰富与否,正是反映了考生语文的阅读积累、生活积累和文化积累等方面的问题。笔者抽取了今年高考优秀作文50篇(大部分是《语文月刊》2002第9期选登的),就题材作了概观调查,其中选材于现实生活的,包括社会、教育、人生等约30篇;取材于历史,围绕中外历史名人展开的约18篇,理论探讨如哲学、美学、艺术的2篇…  相似文献   

9.
一、中美中学作文教学对比 1.选题:“我的”与“大家的”我国中学作文教学,老师多强调要取材于自己生活,是自己对生活的密切观察和体验,比如学生生活的家庭、学校、同学朋友、接触到的社会等,作文标题经常出现“我的”式标题。如“我的一天”“我的老师”“我的一家”等。  相似文献   

10.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海南中学获奖作文启示录海南中学语文组陈淑兰中学生们常感叹自己的生活太单调,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又到家庭,周而复始,死水微澜,没有什么好写的。海南中学96—97学年参赛获奖的作文,也大部分取材于家庭、学校,题材的确单调...  相似文献   

11.
“猜心事”     
为了改变作文指导课的程式化的做法,我根据儿童心理特点,以游戏形式来指导写作:“猜心事”。所谓“猜心事”,就是师生互猜各自心里所想的作文题材。比如,要求学生取材于校园好人好事,写一篇命题作文,指导时,先让每个学生想一件校园新近出现的好事,让老师采猜。老师将所谓猜到的好人好事尽量按本次作文训练目的和要求口叙出来。如果猜不  相似文献   

12.
习作指导时.我从未限制学生“习作素材一定是发生在身边的”,所以学生的作文素材往往来自不同的渠道:有的取材于电影电视,有的来源于学生的阅读所得,有的是他们在倾听中获取的,当然大部分还是来自身边的事物。  相似文献   

13.
许多老师抱怨,取材于统一活动的作文,很难摆脱“大同小异”的“阴影”。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取材时只在第一次印象上浅尝辄止,“取材”不“选材”,“吸收”不“消化”,其结果,作文必然只有共性,而缺乏个性。要克服这种现象,可以从教会学生掌握第二次取材方法入手。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高考,"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鉴于高考作文考查的导向性和稳定性,各地出现了不少模仿全国新课标卷形式的作文模拟题。模仿2015年新课标Ⅰ卷的作文模拟题,采用"材料+任务"的考查形式。题目提供取材于现实生活的叙事型材料。材料篇幅较长,层次较复杂,涉及的对象也多;材料内部又有矛盾点、争议点。要完成题目提出的写作任务并非易事。在作文备考中,不少同学在审题立意阶段就遭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考场作文,还是平时的随意之作,写文章取材于社会世事,已经成为学生作文的一种时尚。确实,这样可以表现出作者对世事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深邃和品位,也因此,文章的立意往往就显得高而深远。请看,一位初一学生居然试图"解读孔孟之道",并且其解读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史实支  相似文献   

16.
许多老师抱怨,取材于统一活动的作文,很难摆脱"大同小异"的"阴影".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取材时只在第一次印象上浅尝辄止,"取材"不"选材","吸收"不"消化",其结果,作文必然只有共性,而缺乏个性.要克服这种现象,可以从教会学生掌握第二次取材方法入手.  相似文献   

17.
我们通常训练学生写作文 ,一般分为阐述课文的作文、表现生活的作文和处理日常工作和事务的作文。表现生活的作文是直接认识生活 ,评价生活的作文。要求学生独立地综合运用多种作文技能反映生活 ,发表见解 ,是学生将阅读转化为作文能力的实践。这类作文取材于生活 ,立意于生活 ,有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源泉。按说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尤其是学生。但是一写作文 ,他们总感到“没啥可写”。实际上 ,学生生活在学校、家庭 ,接触社会许多人和事 ,再加上看书看影视 ,头脑里应当存有大量的信息 ,但让他们写自己的老师 ,写自己父母 ,写他们自己的事…  相似文献   

18.
田雪 《天津教育》2001,(1):36-37
小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的内容,平淡单调的情节,干瘪无味的语言,总让我们语文教师忧虑不安。究其原因,是很多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感到怵头,觉得无话可说,缺乏兴趣。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有了内容,就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因此,需要教师运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去体验、去积累、去创造。  一、鼓励调查,积累素材  学生每日处于生活之中,但是很多学生平时不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更不善于思考和积累,即使面对大千世界也是熟视无睹。因此对于那些取材于日常生活的题目,我鼓励学生搞调查,…  相似文献   

19.
晨卖声     
作文精品导读读着《晨卖声》,人们仿佛来到了西安古城,听到了都市清晨热闹的喧嚣声,看到了古城人们的人际关系,欣赏到了古城极具文化魅力的浓郁的风情画。这是一篇速写式的短文,作品取材于古城,取材于古城早晨的一个生活场景,取材于古城晨卖的喧闹声……作者以传神之笔,迅速地记述了西安古城早晨生活的一个画面,虽然撷取的只是几个小小的片断,却让人感受到了现代生活中传递出的浓浓的文化气息。在写作上,作者运用对话的技巧来勾勒出都市早晨的热闹场景,描绘出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往来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写出做生意人的热情和对生活的挚…  相似文献   

20.
初中学生在把课本上所学到的知识转化到自己笔端的时候,常常表现为机械操练,而非创造,更非创新,学生很难在作文的过程中寻找到成功的快乐。作文累,作文苦,厌倦作文的心理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以笔者之见,很大程度来源于执教者对习作者取材的过度限制。过分强调取材于真人真事,而忽视了想象、虚构、幻想,以致材料的取向日渐萎缩,中学生的生活本来就很单调,朝七晚九,围绕着课本,没有了源头活水,学生如何创新?笔者以为,在作文教学中就取材方面应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一、回溯与前瞻取材贴近生活,学生有话可说,有时确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