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日本是全球较早实施助学贷款的国家,也是国际上助学贷款运行最为有效的国家之一.本文针对日本高校助学贷款体系进行梳理,主要研究它的政策目标、贷款形式、申请认定、回收机制,从而更好地学习并借鉴日本高校的助学贷款模式的成功经验,进一步优化我国的助学贷款模式.  相似文献   

2.
团体贷款的经验对我国国家助学贷款问题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团体贷款实际上是一种小额信贷,它在解决贫困的贷款者缺乏资产抵押,只能以个人信用作为担保的实践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虽然它产生还不到半个世纪,但因其骄人的还贷率,被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效仿,在提高贫困者的消费水平、教育支出,实现社会公平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也是采取商业性的信用贷款,由于个人信用难以约束,大学生的助学贷款还贷违约率迅速攀升,贷款纠纷愈来愈多,许多商业银行开始对国家助学贷款惜贷甚至停贷.本文通过对国家助学贷款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借鉴团体贷款的经验建立新型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程振 《华章》2013,(12)
国家助学贷款是指为解决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无力支付学费、住宿费、生活费而发放的财政贴息贷款,它是一种运用经济手段资助高校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形式.由于独立学院资金来源的特殊性,使得国家助学贷款在独立学院学费来源上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我校为例,就现行的国家资助政策在独立学院施行的现状进行了阐述,根据我校助学贷款实施情况做了经验总结,并提出了助学贷款工作设想,旨在探讨如何搞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  相似文献   

4.
助学贷款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助学贷款合同的法律特点,导致助学贷款市场失灵.助学贷款市场失灵的深层原因,在于助学贷款的经济性与社会性的冲突,即助学贷款制度本位的冲突,解决助学贷款市场失灵的对策,应该是在坚持社会利益优先原则下,确立高等院校助学贷款长远的政策目标,制定高等院校助学贷款法或完善高等教育法.而在高校助学贷款法律制度未健全时,应该完善助学贷款借款和还贷机制.  相似文献   

5.
美国高校学生资助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傅淑琼 《比较教育研究》2005,26(2):50-54,34
美国高校学生资助业由银行和贷方、二级市场、担保机构、替代性贷款和顾问、出版商等五个部门组成.尽管受到联邦直接贷款政策的挑战,它的发展前景依然乐观.通过对美国学生资助业的发展过程、结构、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等的思考,我国助学贷款体制可以从建立助学贷款二级市场、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和国家助学贷款基金制度等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6.
我国助学贷款政策已经有13年的发展历史.作为助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解决了我国贫困大学生的许多实际困难.但我国的助学贷款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通过对问题的研究分析,探索解决方法,促进国家助学贷款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加大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一种新生的国家助学贷款模式.文章通过比较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指出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优势及目前存在问题,从而提出了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开展国家助学贷款是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助学手段.制定完善的助学贷款政策,科学实施助学贷款是对学生资助制度的新探索.文章对我国现行助学贷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历程进行了追踪,对助学贷款政策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助学贷款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家助学贷款是面向高等学校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含高职生)、研究生,由政府贴息、商业银行出资并负责发放和回收的一种无需担保的信用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旨在帮助困难学生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和日常生活费,是政府利用金融手段帮助贫困大学生进入大学并完成学业的政策举措[1].由于它的级别高、政策性强、支持力度大、受益面广等原因,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重视、欢迎.国家助学贷款自从1999年实施以来,贷款政策已经作了几次重大修订调整.从国家助学贷款的宗旨中不难看出,此政策主要是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学业问题.本文以贫困生为核心,从高等教育公平的视角思考国家助学贷款的深层次的体制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全球范围来看,学生贷款的有序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有效干预.就我国而言,政府支持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有其深层次的理论根源,主要表现为公共产品理论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准公共产品属性、人力资本理论与国家助学贷款的收益外溢、公共财政理论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市场失灵、政府的公共性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公益性四个方面.探究政府干预国家助学贷款的理论基点,对于引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践的有效性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和谐社会对人的社会属性有着特别的要求,而全纳教育能有效地对人的这些社会属性进行培养。构建和谐社会呼唤民主平等的教育、参与合作式的教育、多样化的教育,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全纳教育的参与。  相似文献   

12.
The demand for greater numbers of technically-trained personnel, along with the scientific sophistication needed to meet tomorrow's need for new technologies, indicate that we must take a new look at our present criteria for the selection of engineers for employment. Criteria must be more basic than the mere evaluation of personality, grades and interests. This fact suggests the necessity to redefine the present industrial concept of engineering.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analyses aspects of a Hong Kong school curriculum reform, which recommends amongst other things, a greater focus on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It outlines the principles of the reform as it pertains to assessment and discusses how structural changes are being employed to lend support to changes in the assessment culture in Hong Kong. The paper draws on a previous problematic attempt to introduce formative assessment through the Target-Oriented Curriculum initiative. Two examples of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practice of 'early adopters' are used to illustrate both the potential and some of the challenges of implementation in the Hong Kong primary school context. From these cases, are drawn out some of the facilitating and inhibiting factors impinging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in schools, building on a model of professional growth.  相似文献   

14.
证明了凸体p-非对称度在其最大最小值处的稳定性定理,其中关于1-非对称度在最小值1处的结论是该文的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16.
李菁 《高教论坛》2004,(2):8-10
本文以高等教育评估政策执行的理论为指导,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的实践,探讨评估政策执行的意义、特点、目标、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新建本科普通高校发展战略思路是:坚持质量与特色战略,打造信息化与国际化平台,实施"四大工程",加快观念与制度创新步伐,实现跨越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一个营业日向银行取款的客户数量,该变量服从Poisson分布。将客户按富裕程度分为三个层次,即工薪阶层、较富阶层和富裕阶层,构造出单个客户取款数量的密度函数。并分析了客户对银行货币需求的概率分布,将其归结为一个泛函极值问题,并进行了求解,结论是客户对银行货币需求的分布为指数分布。  相似文献   

19.
Calls for the large-scale expansion of British higher education raise fundamental questions about supply and demand. An increase of 400,000 students by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would require action both to stimulate demand and encourage institutions to meet it.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main types of market that higher education will need to develop in order to fulfil such an ambitious target and concludes that a very substantial marketing effort would be needed in addition to financial incentives if the opportunities available are to be grasped.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