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国良,1912年生,男,汉族,天桥武术、杂技艺人。在如今健在的天桥老艺人中,朱国良是最年长的一位。当年,在天桥的撂地场子,他主要练拉硬弓、寸板过钉、气断钢丝等,是天桥有名的“把势”。朱国良的父亲朱寿山也是艺人,曾拜广生镖局的镖师“孟傻子”孟继永为师。卖过一阵艺后,  相似文献   

2.
天桥市中有“三王”,都是名的老字号,逛天桥的人提起“三王”,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三王”,即百年老号“海顺轩”茶馆,也叫“王八茶馆”,经理姓王,为人和善;“烤肉王”,在天桥驰名数十年之久;“豆汁王”,也是数十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崔金生 《北京档案》2005,(12):45-45
在天桥打把式卖艺,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必须虚心客气.先在场子里向周围观众抱拳行礼,然后说:"学徒我能耐浅陋,大着胆子在诸位老师面前献丑,还请诸位父老多多的照应."如果你的功夫不怎样,看玩艺的人少,很少有人喝采、赏钱.但如果你的技艺惊人,钱就挣得多,可是嫉妒你的人又多了.如果你的态度傲了点儿,就有踢场子的人和你较量一番.按江湖上的规矩,有人进场子比试,还要表示欢迎,不能拒绝.若比试输了,就在天桥不好意思抬头,干不下去.若赢了,他就会接二连三地请人和你较量,非让你服输不可.  相似文献   

4.
穷家门过去拜师学徒没那么复杂,也没什么讲究。穷家门中人与艺人不同,艺人就比穷家门的人高一等了。  相似文献   

5.
主要访谈时间:1999年11月22日、11月29日、12月6日 访谈地点:朝阳区官庄王学智家 访谈人:岳永逸访谈者记:主要出于调查研究解放前天桥艺人生活史的目的,1999年至今,我一直在寻访知晓当年天桥实情的老人。 王学智老人就是我访谈的对象之一,也是我迄今为止访谈最为详尽的老人。对于老天桥甚至老北京的研究,他的回忆无疑是十分难得的鲜活的材料。  相似文献   

6.
目睹天桥“小金牙”拉洋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金生 《北京档案》2004,(11):51-51
据报载,老天桥"拉洋片"已列入北京民族民间文化保护项目."拉洋片"起源于清朝同治年间,天桥"拉洋片"资格最老的,就是"天桥八大怪"之一的大金牙,原名焦金池.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桥"拉洋片"有五、六处之多,可是谁也没有大金牙挣钱多.  相似文献   

7.
天桥早期的口技艺人中,比较著名的有"百鸟张"、"人人乐".当时表演口技采用的形式是:演员在表演时,先进入帐幔之内,再加上简单的器具,用声音来表演节目.表演的节目大多情节简单,主要表演一个个特定的场面,如救火、集市等.演员通过模仿这些场所中发生的各种声音,把观众带入特定的环境,如亲临现场.通过声响就如同见到场面的情况,令人神往.那仿学的声响十分逼真,使人静闻,四座神摇,拍案叫绝.这些逼真的声音是通过帐幔听到的,这种口技表演,也叫"隔壁戏",天桥的"百鸟张"、"人人乐"都长于此道.  相似文献   

8.
“天桥双碑”是乾隆五十六年(1791)敕建于天桥两侧的两块石碑,两碑矗立于天桥两旁,形成了“一桥双碑”这一清代北京中轴线南端的重要历史文化景观。根据相关清代档案梳理了“天桥双碑”的变迁过程,揭示“天桥双碑”变迁的历史真相,以期进一步丰富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在天桥市场提起"数来宝"的曹麻子,没有人不知道. 曹麻子是北京大兴县青云店人,农民出身,因脸上有麻坑,故艺名曹麻子.他从民国元年(1912年)就来到北京,在天桥东边川堂院的小店居住,这一住就没出过小店,直到上世纪30年代因病回乡.  相似文献   

10.
天桥货声     
所渭货声,即指行商小贩的吆喝声及响器声.笔者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居住天桥附近,对天桥市场的各种吆喝声印象极深.  相似文献   

11.
天桥市场     
天桥市场俗称天桥,坐落在北平前门珠市口南,永定门北,金鱼池大街迤西,虎坊桥往东.中外闻名,已有六百多年历史了.  相似文献   

12.
天桥的摊贩     
解放前天桥的摊贩甚多,各类摊贩云集,多数摊贩弄虚作假,欺骗游人.笔者居天桥地区多年,特定几个摊位介绍读者,这些摊贩我多年观察,印象很深,现论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刘鹏 《北京档案》2007,(6):34-35
天桥位于北京城南部,前门以南,永定门以北.东面是天坛,西面是先农坛.  相似文献   

14.
天桥的桥     
电视连续剧播出<天桥梦>时,主题歌的头一句就是"天桥没有桥",当时不少青年和孩子们都问我:"天桥没有桥,为什么叫天桥?"这是一些古装电视片不尊重历史,误导观众.  相似文献   

15.
天桥艺人刘永春,外号叫:小鼻子小眼.刘永春他那巴掌大的脸上,长着小号的鼻子、小眼睛和一张小嘴,嘴一张就露出他那芝麻大的牙齿,这些零件一齐挤在他扁扁的小脸上,也不用说什么,也不用表情,谁看了都要笑破肚皮.  相似文献   

16.
赛金花,安徽人,原名赵灵飞,后数次改名,十六岁时为洪侍郎妾.洪出使英、德钦差大臣,赛金花随往,居柏林数年.后来洪钧病死,赛金花当了名妓,四十多岁时,居住在天桥永安路北边居仁里胡同16号北房内.  相似文献   

17.
旧北京提起"天桥马连良",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被称为"天桥马连良"的是天桥著名演员梁益鸣. 梁益鸣是北京通县千塘村人,本名梁大龙,1923年加入天桥"群益社"科班学习,排行为"益"字,故名梁益鸣.后来他在天桥演出了近40年.  相似文献   

18.
闻名中外的天桥市场,是劳动大众的乐园,这里不仅货物齐全,杂技繁多,而且是北京小吃的大全,出了不少名家老号。在这美食如林的天桥,能够名扬京城的小吃,实属不易。这些名吃之所以出名,他们无不具备这三条:一是物美价廉,二是干净卫生,三是服务热情。现小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