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慧 《新闻世界》2013,(6):260-261
近年来,手机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通讯工具已渗透到了中国人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也遍布大学校园的各个角落。大学生手机短信消费的现状怎样?手机短信对大学生心理和行为产生了什么影响?这既成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高校心理工作者必须思考的课题,又对构建和谐高校以及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力图了解大学生的手机短信消费现状和特点以及大学生使用手机短信带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萌 《新闻界》2005,(6):140-140,145
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短信在英国沃达丰的网络上通过电脑向手机发送成功,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的诞生。2000年5月17日,中国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开通了(SMS)服务.发出了中国第一条短信。直到今天,手机短信已经走过了五年的历程。在这五年中,它迅速被国人认可并接受,成为一种新的沟通交流和娱乐工具。短信传播给传统传播学理论带来了新的冲击,拓宽了传播的广度,形成“点——点”、“一点——多点”的交互立体传播模式;对传统“把关人”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短信传播中信息的流通处于真空状态,特别是随着短信息转发速度的提高,信息会以几何级数迅速传播。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宁波广播电视大学普通专科及普通高职学生手机短信使用情况及影响调查结果为依据,通过大量数据的对比,对当前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及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手机媒体是大众传播媒体家族中年轻的一员,围绕手机媒体展开的研究也时常见诸专业刊物。本文专取手机短信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对全国52个城市的58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合11名受访者的访谈,试图从传播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互动关系的角度,探讨手机短信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的介入程度及影响力,以及它的影响方向。本文初步验证: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已呈"短信中介化",这种中介化符合大学生交际心理需求,并且大学生对此持肯定与乐观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手机短信在大学生德育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手机短信作为新兴媒介,其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和思想宣传阵地,我们必须占领并用好这一阵地。为此,有必要深入研究手机短信的特点和手机短信市场发展现状,进而探索如何充分发挥手机短信在大学生德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霍曼斯社会交换论分析大学生使用手机短信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霍曼斯社会交换论的观点出发,探究大学生群体使用手机短信行为。研究发现,被调查大学生使用手机短信主要在同龄人中进行人际传播,手机短信交往本身已经成为传播目的,希望取得成功的手机短信息交换则是其普遍的心理期望,这一心理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大学生群体独特的手机信息互动的文化格局。  相似文献   

7.
高晓娜 《今传媒》2016,(12):64-65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手机媒体对"90"后的大学生来说,不仅是联系工具,更是学习、生活、娱乐不可缺少的"伴侣".本文通过对运城学院大学生使用手机的调查研究,掌握该校学生对手机媒体的使用情况,分析手机媒体对他们的影响,以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媒体.  相似文献   

8.
当下,"平民选秀"类电视节目充斥荧屏,包括高校学生在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地加入到选秀行列。笔者通过问卷对此类节目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予以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节目的诱惑力及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过程。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基于网络和数码技术的新型传播方式,手机短信具有多元传播、社会动员和政治参与的功能。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短信传播效果,探讨新型传播在信息控制背景下的政治影响。  相似文献   

10.
网络视频日益普及,大学生作为网络视频重要的受众群体,受到其影响。为了更加深入研究网络视频,本次调查通过分析大学生对网络视频的态度,网络视频对大学生的收视心理影响,从而得出更好促进网络视频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网络对大学生社会心理与行为的影响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3所高校的在校本科生为研究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探讨网络媒介对大学生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接触频率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媒介,以网络语言为代表的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最为明显,触网时间对大学生的社会观倾向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网络对他们的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无明显影响,对学业、人际交往也并非简单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语言方面,网络环境激发了很多网络语言,这些网络语言依托于网络平台和网络空间得以广泛传播,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强烈的网络文化气息,以其独特的语言特色、标新立异的语言风格、喜感诙谐的语言特点赢得了大众的接受和喜爱。本文就从网络语言的定义和特点出发,分析网络语言对我们生活的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SNS发展速度迅猛,形势大好,逐渐成为网络时代人们丰富社交的必备工具。本文着眼于大学生群体,以人人网为例,在传播学视角下,利用"议程设置"、"使用与满足"、"意见领袖"等分析实名制SNS对大学生产生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并由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莹 《采.写.编》2016,(3):132-132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技术被广泛运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收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良莠不齐的信息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深刻影响。文章分析了微博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探索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引导策略,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5.
红色影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研究在教学实践中红色影视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的具体影响,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以常态化接受红色影视教育的大学生为主要样本,对红色影视对于大学生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红色影视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学业、影视剧选择等五个维度具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正向影响;对大学生消费趋向的影响不明显;大学生对以观看红色影视的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可度较高。由此,为有效利用红色影视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人的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包括大众传媒在内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为了了解和把握大众传媒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程度,江汉大学"大众传媒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课题组对武汉市八所大学的在读大学生作了专题问卷调查,就采集到的农科学生的调查数据予以实证分析,以此考察大众传媒对农科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1000名应届大学生就业心理问卷调查数据进行详细的定量分析,总结出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三大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对大众传媒在大学生就业心理方面的影响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1000名应届大学生就业心理问卷调查数据进行详细的定量分析,总结出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三大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对大众传媒在大学生就业心理方面的影响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阅读认知、阅读行为、阅读态度三个由高到低的层面进行问卷设计,通过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的阅读心理与行为的调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与思考以飨同仁。  相似文献   

20.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手机App应用第三方程序的发展,作为拥有新兴潮流知识与快速接受能力的大学生,成为了App应用程序的主流使用者,手机App应用在给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因其自身心理问题和缺乏自控力,给其学习生活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