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
电工电子技能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水平,以适应日益变化的市场竞争需要.一般来说,电工电子技能的学习通常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认知阶段,在此阶段学习的是电工电子理论知识;第二阶段是联结阶段,在此阶段学会完成电工电子技能的方法;第三阶段是熟练阶段,在此阶段掌握技能中的技巧.由于学生在技能学习的第二和第三阶段之间往往会出现一个抗拒训练的消极心理,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通过恰当设置训练指标、优化训练组织方式,不断地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保持训练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电工教学中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而通过激发学生兴趣,讲究训练方法,分阶段实施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对提高技能训练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中职文秘专业进行技能训练的内容和途径,提倡抓住各种机会放手让学生去实际操练,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4.
劳动课必须以学生劳动实践 为主体,以训练劳动技能为主线,寓劳动观点的思想教育于培养学生“会劳动”的实践之中。当前的劳动课教学,基本上能做到“以学生劳动实践为主体”,但“以训练劳动技能为主线”这点普遍较忽视。劳动课要加强劳动技能的训练,教师就必须明确:劳动技能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学生掌握劳动技能要经过哪几个阶段?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技能训练,教师要注意哪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劳动课的突出特点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然而劳动操作并非简单地把学生训练成只动手、不动脑,无创新精神,无求异思维能力的“机器人”。在劳动课教学中,除着重于手把手的操作训练外,尤其应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因此,作为启发劳动思维的训练是不可忽视的。在劳动操作训练的入门指导或巡回指导中,常是一个问题提出后,学生或是茫然失措、漠然以对,或是草率作答、言不对题;有的存在着想动手又不敢动手,想做又怕做不好的复杂心  相似文献   

6.
根据学员学习技能的特点,我们一般把从不会到具备某项技能的形成过程分为初期技能形成阶段、技能形成反复阶段和技能形成具备完善阶段三个阶段。技能训练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学员的学习心理和对技能的掌握情况是不同的,技能培训教师应熟悉其中原理,并能根据学员各阶段学习不同特点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员更好地掌握所学技能。一、初期技能形成阶段在这个阶段,学员通过训练,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技能的形成过程是最快的。但由于是刚接触技能操作,学员心情比较紧张,再加上操作要领掌握尚不熟练,经常会出现手忙脚乱、顾此失…  相似文献   

7.
电子电工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要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需要从改进教学方法和突出技能训练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儿童依靠直觉能把握物象的基本特征,感受和发现物象的特殊材质、形状、色彩等综合外观特征。在通常的教学中,美术教师很难在实践中合理地结合两种技能,使教育重心不平衡,或注重知识技能,忽视儿童的个性发展;或单一注重学生的自由发展,忽视了基本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要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表现力,就应该平衡这两种技能进行美术教育,以视觉训练和动手实践为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9.
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技能、懂技巧、会操作的合格小学生 ,就必须在注重思想素质培养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动手技能的培养 ,从而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1 在劳动课教学中 ,进行思想素质的培养1.1 克服轻视、依赖思想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劳动人民的优良传统 ,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提高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劳动课教学中过程的实践性决定劳动课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良好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等优秀的思想品质。例如 :针对学生中独生子女多、家庭过度娇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有的甚至不尊重父母、不珍稀父母的劳动成果等现象。在学…  相似文献   

10.
按大纲要求,劳动课教学的基点应放在学生劳动实践和培养基本技能上。如何加强劳动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素质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劳动技能的基本内容和对劳动技能形成的基本过程的研究,总结出加强劳动技能训练的“六招”。 一、分类组织教材,营建技能训练体系 现行劳动课教材安排比较“散”,没有一个明确的技能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11.
技能训练的目标管理河北青县职教中心马四顺职业教育要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如何把技能训练落到实处?我认为:对技能训练实行目标管理是行之有效的措施。目标管理,是指将要达到的目标与各项管理工作和每个成员职责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管理方法。对技能训练实行目标管理...  相似文献   

12.
新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职业教育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对于职业教育,学生的技能训练是最终的教学目标,如何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的实现技能的综合训练,也成为教师需要贯穿教学各个环节的问题。我们应该认真贯彻教学计划的指导思想,结合实际情况,大胆创新,切实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实践性环节,突出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我们的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课堂交往技能的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这不仅因为训练的内容是丰富的.而且还因为训练是一个从分项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逐渐完成的过程.因而学生对课堂交往技能的掌握也必然要经历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学导式大学生突发危机事件管理训练方式,提倡突出以大学生为主体的"自学→解疑→精讲→演练",让大学生真正成为灾难相关危机管理训练的主导,是对中国传统的填鸭式、纸上谈兵训练的颠覆;重点培养大学生动手操作、应变和危机意识,把得到专家指导的自学贯穿训练始终;学在导前,主动领悟创新知识,熟练实战技能。几年来,在国内部分大学、职业学院和中等技术学校训练实践中都有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15.
谈如何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周国忠,张学英技能训练是使学生把已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或制作,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形成一种技能,从而获得应用知识的本领。如何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呢?卜N以《植物怎样繁殖(二)X为例,谈谈具体做法。一、...  相似文献   

16.
职业学校担负着培养应用性技术人才的任务。作为电工专业的学生,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要强,这是学生踏入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一定要强化电工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17.
王鹰 《教育与职业》2003,(23):31-33
职业技能的训练是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善于“动脑”,更要善于“动手”,因此,技能训练的项目和内容自然被纳入职业教育的整个课程。一般认为,技能训练的教学水平是通过学生技能掌握的程度和效果来反映的。实际上,学生作为教学的对象和职业技能获得的主体,其技能的形成和掌握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就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调控而言,技能训练所用的“时间”是否经济与节约、训练的“速率”是否合理与恰当,即是一个在形式上貌似隐蔽而实质上则非常突出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分析和解读训练的“时间和速率”…  相似文献   

18.
以"焊接训练"为例,介绍了在电子技能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行为引导教学法"的效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手脑并用,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互帮互学,既提高了动手能力,开发了思维,又培养了创造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要提高课堂教育效益,必须在强调双基结合的课堂教学中,实现从以传授知识为主持向以技能训练为主,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向,技能是以操作自动化分为内操作技能(动脑思维)和外操作技能(动口、动手)两种。技能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旧知识,顺利学习新知识,促进学习知识的内化,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社会上普遍认为现在的中小学生业负担过重,这并不完全正确。事实上,中小学生在课堂上的负担并不重,重的只是课外作业负担,不少教师把课堂认为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至于技能训练则放在课外进行。一天好几节课,每节课…  相似文献   

20.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为目的的教育.职专生在校三年的学习中要获得过硬的操作技术,达到一定的技能水平,主要是依靠实习课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熟练到熟练的反复训练过程中循序渐进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