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的第三单元<分数应用题>教学中有这样一道习题:鸡的只数的3/4和鸭的只数的2/5相等,鸡的只数和鸭的只数的比是多少?本人在教学中与学生共同总结了五种解法,较好地复习了有关的小学数学知识,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分析《奇妙的护身术》是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的第九课。本单元继续围绕作用与平衡这一概念,引领学生探究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方式以及生态系统是如何保持平衡的。本单元不但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还可为后面的学习内容——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教学分析 《火山》是冀人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表剧烈变化》单元的第三课。五年级上册主要围绕“作用与平衡”这组统一概念展开,《地表剧烈变化》是本册书的第五个单元,重点是引导学生从地球表面剧烈变化的现象人手,探究地球内部相互作用方式、关系及产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单元概说] 与试验教材相比,修订后的教材,这一单元是新增设的单元。编者将两篇古代文言散文与两篇古代文言小说组成一个单元,意在培养学生文言散文与文言小说的欣赏能力。要注意在第三册第六单元曾经训练过的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立意、形象、语言方面入手欣赏本单元的文言散文与文言小说。其中《逍遥游》、《促织》可以重点从立意入手;《促织》、《柳毅传》  相似文献   

5.
一、单元分析《生物的演变》是鄂教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内容。本单元将带领学生穿越时空,探索生物的进化过程,探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  相似文献   

6.
教学分析本课为湘版《科学》教材六年级《宇宙探索》单元中的第一课。本单元由《太阳与太阳系》《浩瀚宇宙》《灿烂星空》和《宇宙畅想曲》四课组成。从知识层次上看,是从太阳到太阳系再到宇宙,引导学生由近及远地认识;从学生思维的发展来看,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学生探究的难度来看,从观察太阳、金星,  相似文献   

7.
教学分析 《电池》是湘版小学《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本课时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亲历各种探究活动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细致、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指导学生学会安全用电的常识。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第九册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的内容在单元内联系都比较密切。第三单元的内容皆为科技知识类,课文有《只有一个地球》、《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宇宙生命之谜》。第四单元的内容皆为革命题材类。课文有《我的战友邱少云》、《争画》、《一夜的工作》、古诗《长征》。这两个单元我均尝试了单元教学法,感觉单元教学法有不少好处,具有四大优势,值得推广。一、单元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自学能力。单元教学时,先让学生集中精力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单元内所有课文,然后出示精心选…  相似文献   

9.
教学分析 《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是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地球真的不动吗》的第二课。本单元是一个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第一课《白天与黑夜》相当于这一课的引入,也为本课的探究打下了基础。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事实。本课由两个实验活动和一个拓展活动组成。  相似文献   

10.
一、单元分析与教学建议 1.体现学生主体,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月球》单元教学内容虽然都是围绕月球展开,但是每一课由于探究的内容不同,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教学分析 《呼吸与交换》是六年级《奇妙的人体》单元的第三课。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人体系统的构成及消化系统,为本课的学习从知识、方法上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解读文本是老师们在课前必须要做好的一件事,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文本解读好了,课就成功了一半。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让孩子与文本进行有效的对话,推动学生与文本有效融合,成为文本的“知音”呢?下面我以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第六单元课文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体会。第六单元的的主题是“名人风采”,课文有《给家乡孩子的信》、《钱学森》、《詹天佑》和《鞋匠的儿子》。因为这个单元相对来说,离学生有点远。如何让孩子与文本进行有效的对话,推动学生与文本有效融合,成为文本的“知音”呢?我是这样尝试的。  相似文献   

13.
教学分析 《探访蚯蚓的家》是“大象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经过前4个单元《十万个为什么》、《“五官兄弟”》、《秋天,一幅美丽的图画》、《有趣的动物》的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提问能力得到了提高,已经能够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地对自然事物进行观察与提问。在进行本节课教学之前,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园花园里初步观察了蚯蚓的生活环境,并收集土壤带回教室进行课上观察。但是,也发现学生以前对蚯蚓的有关知识,包括身体、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4.
有一位老师教第一册(《鸡鸭鹅》一课时,她把放大的图片往黑板上一挂,站在画有鸭和鹅的一边,拿着教鞭,指着画有鸡的一边问学生:“这边画的是什么?”又指着身边的鸭和鹅问:“那边画的是什么?”学生跟着老师的指挥棒一一回答了,同时又学了“这”和“那”两个词。为了比较鸡、鸭、鹅的多少,她又指着鸡说:“这里画了几只鸡?那里画了几只鸭、几只鹅?”但没想到,在这位老师随便站在一个地方指着图,学习“这”和“那”这两个词  相似文献   

15.
《地球真的不动吗》是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的第六单元,是本册综合探究活动单元的最后一个单元。教材围绕学生每天都能感受到的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现象展开认识活动,分别承担了对原因、对结果等进行”猜想与假设”的二级目标的训练任务,力求达到“能区分什么是事实,什么是假设”的二级目标。本单元设计了两个活动标题,分别是《白天与黑夜》、《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教材引领学生通过这两个活动的学习,  相似文献   

16.
《化工过程单元操作》课程是化工类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化工生产现场进行操作、管理、工艺过程的优化等技能。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理解相关理论并能熟练操作相应设备,我们对《化工过程单元操作》课程进行了模块式教学的初步探索,本文对该过程的设想与  相似文献   

17.
《小学自然教学》2012,(4):42-43
《小动物的家》与《校园里有哪些动植物》《观察一棵树》《观察蚂蚁》《更多的小动物》共同组成了《寻访校园里的动植物》单元。《小动物的家》是本单元的第3课,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将观察环境中的动物和动物生活的环境结合起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让学生真正走进大自然去发现、去探索,从而领悟、意识到爱护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教材分析《运动前后》是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运动前后》、《运动与呼吸》、《运动与心跳》、《运动与大脑》等四个主题的学习,研究运动给我们的身体带来的一些变化,由此了解身体的更多秘密。  相似文献   

19.
邓亚兵 《科学课》2009,(6):46-47
教学分析《我们在呼吸》是《我们怎样呼吸》单元的第一节课,本单元是培养学生搜集事实与证据能力的第一个组合探究活动单元,主要要达成的二级目标是:能借助简单的工具对物体进行较细致地观察,并搜集相关事实与证据;能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到的事物。  相似文献   

20.
谢小立 《小学教学参考》2009,(11):102-102,104
一、什么是单元起始课 单元起始课是指每个单元中,统领单元教学内容的单元起始第一课。在教科版全部八册教材的32个单元中,有22个单元的第一课起到了“向学生交代单元主要学习内容”和“向学生介绍学习的方法”的单元起始教学任务,如三年级上册《动物》单元的《寻访小动物》及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单元的《放大镜》。由此可见上好单元起始课在单元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