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电铃响丁当》一课的教材思路是:用电铃导人,先指导学生制作电磁铁,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出电磁铁的性质,然后研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经过几次试教以后,学生研究的环节问题不大,就是导人时间长,有些牵强。因为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电铃(现在学校已经不使用这种电铃了),我需要一一介绍电铃每一部分的名称和它们的作用。学生被这个新奇小电铃的每一部件深深地吸引了,当问及电铃是怎样发出声音时,同学们的回答多种多样,最后常由老师挑明。  相似文献   

2.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第九册《电磁铁》的内容分为两课,《电磁铁(一)》着重指导学生认识电磁铁的构造和性质,《电磁铁(二)》着重指导学生认识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变化及变化的因素。在能力方面都是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关于《电磁铁》我已进行过多次教学,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去年在教学这一课时,我遵循新的教学理念,进行了大胆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简析 人教版小学自然第11册《电磁铁》是第6册《磁铁的性质》的延伸,《电磁铁》又分《电磁铁(一)》和《电磁铁(二)》两课。《电磁铁(一)》着重指导学生认识电磁铁的构造和性质,《电磁铁(二)》着重指导学生认识电磁铁磁力大小可以改变及改变的因素。我设计的课题是《电磁铁(二)》。  相似文献   

4.
《电磁铁》一课,在学生分别学习了电流、磁铁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电和磁之间的关系——电流可产生磁性,电磁铁的性质和用途。通过本课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本课教学以学生实验为主,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电磁铁的性质。课前充分准备好实验器材,并在教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是《磁铁》与《电磁铁》(自然第六册)的教学目的要求之一。新授课时,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识“磁铁”与“电磁铁”的性质和用途,既要动手又要动脑,基本完成了教学的目的要求。而复习课时,是知识的回忆、综合、巩固、深化。这就要求学生既  相似文献   

6.
一、实验目的要求《电磁铁》一课是学生在已学习和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电源的正负极、电流的方向大小等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电和磁之间的关系,以及电流可以产生磁性。本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实验指导学生认识电磁铁的构造及性质;通过实验对比观察,认识改变电磁铁磁力大小的条件和电磁铁磁极变化的条件;通过实验比较,认识磁铁、电磁铁的区别和联系;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发现探索问题的兴趣;联系实际,结合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指导学生认识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是通过实验观察比较,认识电磁铁的构造和性质。难点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设计实验,发现问题进行研讨、概括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孙碧琴 《成才之路》2012,(18):75-76
开学初就接受了上级领导的任务:承担一节全市的教研公开课《电磁铁》。内容是规定的,形式是这样的:三个人在同一个班中分别执教六上能量单元的第1~3课时。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电磁铁》。《电磁铁》是六年级教科版科学六上第三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在整个单元的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整节课分成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制作铁钉电磁铁,第二部分是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其中第二部分又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猜测有没有南北极,第二层次是怎样判断电磁铁的南北极,  相似文献   

8.
在教《电磁铁》一课时,多数教师都能指导学生自制一个条形电磁铁,但很少有人指导学生自制一个马蹄形电磁铁。下面介绍一种马蹄形电磁铁的制作方法。 制作材料 ●一根U形铁棒或一根细长的铁棒 ●有绝缘外皮的铜电线两根(一长一短) ●一节干电池 ●一个电键 ●一些铁屑或小铁钉  相似文献   

9.
“电磁铁”实验课教案钟祥市胡集镇桥档小学熊志刚(431911)目的要求1.指导学生制作电磁铁,了解电磁铁的结构;2.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电磁铁的性质和用途;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教学重、难点1.研究电磁铁的性质为本课的教学重点;2.引导学生动...  相似文献   

10.
【教材分析】 本课题选自苏教版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中的专题四《烃的衍生物》第二单元《醇、酚》,这~单元三课时,第一课时《醇的性质和应用》,本节课是第二课时,还有第三课时《基团间的相互影响》。酚中既有羟基又有苯环,学生已经学过了《醇的性质和应用》和《苯的结构和性质》,前面的学习对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我在教学《电磁铁》这一自然课时,先制作了一个简易电磁铁,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逐步掌握了电磁铁的性质。方法如下: 取长3米,直径为0.4毫米有绝缘外皮的导线,在大圆钉上绕成线圈,线圈两头用胶布固定。线要绕的整齐、紧密不留空隙。这样就制成了简易的电磁铁。  相似文献   

12.
【课例简析】《电磁铁(一)》(“九义”教材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十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磁铁的性质和电路的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电磁铁,认识电磁铁在通电条件下有磁性,认识电磁铁有两极,它的两极是可以改变的。本课是学习电磁铁知识的第一课,属实验课  相似文献   

13.
续上期)第11课电磁铁(一)本课指导学生认识电磁铁的构造和性质。课文分三部分:1.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电磁铁。首先教学生制作一个简易的电磁铁,然后通过实验明确电磁铁的基本性质: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没有磁性。2.通过指南针检验,认识电磁铁也有南北极。...  相似文献   

14.
我在贵刊刊出的章鼎儿老师执教的《蜡烛会熄灭么》课堂实录和韩家春等老师撰写的《浅谈〈电磁铁〉一课的教与学》一文的启示下,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十一册自然教材《电磁铁(一)》、《电磁铁(二)》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改进。现谈一谈实际教学后的几点感想。 一、新授前复习有关磁铁的知识对学生自主研究电磁铁具有重要的铺垫作用。《电磁铁》两课的教学目标在知识方面是指导学生知道:电磁铁在通电后有磁性,有南、北两极且两极可改变,磁力有大小且大小的改变与哪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分析《固体混合以后》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固体和液体》中《认识固体》的第二课时,我把此课取名为《固体混合以后》。《认识固体》一课教学的活动围绕“认识固体的常见性质”展开。通过给物体分类、观察固体的性质、研究固体的混合与分离等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固体在颜色、形状、轻重、软硬等方面的性质变化及固体混合前后重量、体积的变化,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的能力。第一课时,教师安排了把生活中的物体按固体、液体分类及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认识固体的性质等活动。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16.
《电磁铁》一课要求学生学会制作电磁铁,会做电磁铁性质的实验,尤其是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改变与什么有关的对比实验,并能归纳概括电磁铁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初步学会增加电磁铁磁力的实验,并能归纳概括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这一课可以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实验能力、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7.
《水的净化》是小学自然第二册第六课。此课如果按《教师用书》要求安排一课时教学,时间上颇紧张,不利于学生较好地掌握水的净化的知识和技能。宜将此课教学作两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指导学生认识沉淀、过滤、消毒等水的净化方法,补充泉水的形成和人造矿泉水两个内容。第二课时,学习自来水厂综  相似文献   

18.
《磁铁游戏》是关于磁铁知识的第一课。本课重点指导学生认识磁铁能吸铁的性质。通过本课教学,可以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磁铁和电磁铁的性质等知识打下基础,同时培养他们初步的实验能力。我在教学此课时是这样做的: 1.首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1)为学生准备足够的磁铁:①各种类型的磁铁都有,如条形的、蹄形的、圆形的、环形的。②准备的磁铁应人均一块,大的、小的都有,同桌的磁铁是一大一小以保证大磁铁能“推”着小磁铁运动。  相似文献   

19.
本节课是浙教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信息技术基础》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根据学科指导意见,我安排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是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数据库应用的例子,理解Access数据库管理软件是如何进行数据的组织和有效管理的。第二课时是让学生学会利用Access进行数据库中数据表的创建、记录、添加、删除、修改等基本操作。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相似文献   

20.
陈良琨老师在教学《草地晚餐》一文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运用听说读写各种方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第一课时里,教师指导学生通读课文,划出生字词,然后再看注释、查字典,着重培养学生查字典解词的能力,接着划出疑难的句子并试着分段。在第二课时里,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段落的划分和段意的归纳,其间穿插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下面记述的是第二课时的一些片断。当教师提出分段的要求后,学生纷纷举手。师:请大家听清我的要求:第一,说出你是怎么分段的?分段的根据是什么?第二,认真听取别的同学的发言,后发言的同学,一定要在别的同学发言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或者纠正,不要各人讲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