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常把知识喻为海洋,在我看来,图书作为知识的载体,其本身也是海洋。在书的海洋中游弋,自有道不尽的乐趣。姑且不说世界各国年出书之多之巨,单是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年出书已高达8.8万种,真是名副其实的泱泱出版大国。在如此众多的图书中,一个编辑一年辛苦责编的几本书,乃至一个出版社一年出版的百余种书,不过是沧海一粟,微不足道。从量上看是如此,从质上看则不尽然。在浩瀚书海之中,偏有一些  相似文献   

2.
“一本书主义”,如今难得有人提起;“一本书运动”则是本人的杜撰,拿来和各位编辑出版同人讨论。  相似文献   

3.
喻纬 《出版科学》2002,(1):16-17,15
阙道隆先生在<编辑学理论纲要>(<出版科学>2001年第3、4期)中指出,编辑学的学科体系"由编辑业务、编辑史和编辑理论三部分组成"."编辑业务、编辑史是血肉,编辑理论是灵魂,共同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在谈到编辑学的研究方法时,阙先生指出,它"有三个层次,即指导方法、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编辑学属于应用科学","应用科学常用的社会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普查)、个案研究法、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等,对编辑学研究有重要作用".我十分赞同阙先生的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4.
责编一本书     
应用性强是编辑出版专业的一大特点,因此,对这一专业的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这方面的要求要更高一些。而目前的现状是,无论在编辑出版理论研究还是在专业教学方面,都出现了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一本书起家     
我家有九个大书橱,顶天立地紧靠在屋墙边。再也没有书橱立锥之地了,便将阳台封闭,又安放两个。那么多书,“文革”期间损失的还没算上,其实都是从看一本书开始招来的。 我上初中一年级时候,我父亲见别家孩子会看小说,觉得我也该会,就买了一部《西游记》给我。我一放学,跑回家就抓起来看,看得连饭也无心吃了。父亲怕我误功课,再也不给我买小说。但很幸运,我家附近有个西安市场,里面有一家小书铺,卖书,也收购旧书。我看完《西游记》,就拿去和书店老板商量好,换他一部薄些的小说。看完之后,添一点钱换另一部来看。如此这般,在上初中三年里,几乎把这书铺里的小说看个遍。那时候我爱看打仗的故事,《水浒传》、《三国演义》、《封神榜》、《隋唐演义》、《杨家将》、《精忠说岳传》、《施公案》、《七侠五义》、《东周列国志》等等,好几十部都看了。更爱看滑稽有趣的书,如《西游  相似文献   

6.
7.
<正>如果有人问我最早给我以较大影响的书是哪一本?我可以  相似文献   

8.
《信息系统工程》2005,(12):18-21
人们读书有很多目的.例如陶冶情操.增长见识.而CCNews《信息系统工程》“书架”栏目里面所介绍的图书,是具有“功利”性的。这种“功利”心,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我们希望“书架”里面的每一本书.都能够成为一件工具。这件工具可以对CIO的职业成长起到直接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丹飞 《出版广角》2015,(7):37-37
我常常在想,总编辑或编辑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这个问好比在问当下的男人在社会和家庭中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后一问好答:人子、人夫、人父、男友、情人、上司、下属、用户、客户、消费者、公民、意见领袖、吐槽男、司机、苦力、厨师、保姆、奶爸、按摩师、情绪垃圾桶、心理医生、路人甲,大概就这几类角色吧。这么说第一问不用答了,类比后一问的答案就知道总编辑是干什么的了。简而言之,总编辑是黏合剂,是拓荒者,也是总规划师,还是督导者,具体到一本书来说,还得是这本书关键点的践行者。  相似文献   

10.
他那时非常的痴迷于英语.他把热情和可以调动起来的许多课外时间投入于英语学习中去了。他期望将来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1.
《出版参考》2006,(12):4-4
现代人有一种感觉.读书好像不像以往那样必要了.高科技的传媒取代了以往南书本所提供的部分功能。这些传媒可以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更多的东西.但是.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因此.书籍依然是获取资讯和增长理解力的重要载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今天更需要阅读。  相似文献   

12.
在希腊的一个小镇上,一位捡垃圾的老人在整理收购的废品时。无意中发现了一本破旧不堪的书。书的封面已经被撕烂了,但从扉页上还可以看出这本书的名字——《理想国》,作者是柏拉图。老人并没有把这本书随意丢进废纸堆里,也没有把它归到报刊杂志一类,而是把它挑出来。然后,找出浆糊,把破损的页面一一粘好,并且还剪了一张牛皮纸给书做封面。接着,他洗了洗手,找出一枝粗笔,很挚诚地在书的封面上写出书的名字和作者。  相似文献   

13.
现代人有一种感觉,读书好像不像以往那样必要了,高科技的传媒取代了以往由书本所提供的部分功能.这些传媒可以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更多的东西,但是,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因此,书籍依然是获取资讯和增长理解力的重要载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今天更需要阅读.  相似文献   

14.
2004年我到北京师范大学读博士,第一堂专业课就是童庆炳先生的文论课,讲的是《文心雕龙》。当时童先生已过古稀之龄,带着20多名文艺学专业的博士们,从头开始一字一句地阅读这本书。文艺学专业,开一门古代文论课本无可厚非,但当第一堂课结束时,童先生跟大家说《文心雕龙》这本书他已讲了十五年之后,  相似文献   

15.
一本完整的书究竟可以有多少构成部分,这些构成部分的优劣怎样判别,对于编辑工作者和著译者,对于广大的书籍爱好者来说,该是一个值得关心的问题.中国古书在这方面充分显示了丰富多彩的特色.以成书年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史记》来说吧,作为一部完整的史书,一部专门著作,一部一家之言,它的构成可说具备了创新的性质,为以后这类著作建立了模式.《史记》由十二卷"本纪",十一卷"年表",八卷"书"  相似文献   

16.
把小说不当小说来读,这差不多是“小团圆》如今未售先火的原因。当然这也是张爱玲的目的或者说是不得已的悲哀。而最先把张爱玲拉入这个陷阱的,还是胡兰成的《今生今世》。  相似文献   

17.
月夜焚香,杯茗添静,再手把一卷书,或端坐,或仰卧,便觉万种思虑尽都忘绝了。恬然乐之,悠然忘世,想必这就是读书的极好境况了。书籍恰是人最好的饰点。故宋人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孙中山的座右铭是“一日不读书,我就不能活下去”。爱书之人这种心境大抵都是不会陌生的。  相似文献   

18.
完全是套用了林达的那本《带一本书去巴黎》的书名。当初,一口气读完林达的书时才知道,其实林达带的那本雨果的《九三年》,已经远远比巴称更有兴趣。虽然我也读过《九三年》,却只有在看了林达的书后,才知道其中的好。读杜丽的  相似文献   

19.
在作品中引用有关的献资料时,一定要反复仔细校对,使引做到准确无误。这不仅体现一个作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也反映出他对读,对社会的责任心。马列主义的经典作家们在这方面为我们作出了光辉的榜样。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引用资料一千余条,其中只有一条(即821页所引的格莱斯登演说中的一句话)的准确性被人怀疑过。但经马克思本人及他去世后他女儿爱灵娜的查对.证明马克思所引的话是完全准确的。  相似文献   

20.
陈熹 《出版参考》2014,(6):25-26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梁金安先生敦厚、仁和,讲陕西口音普通话,声音洪亮。我和梁先生相识的时间并不很长,但是对先生的印象十分深刻。和梁先生相识缘于他主编的那本看似普通实则不凡的《外国政要视野中的周恩来》。说看似普通,是因为书中多是1976年周恩来逝世时世界各国媒体及香港媒体的报道,外国政要、国际组织与国际友人的反应,是资料汇编,原汁原味,没有梁先生自己的发明:说实则不凡,是因为历久弥新,书中主人公周恩来的故事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更加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