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吕氏春秋》与《易传》的比较研究 ,从宇宙生成论、宇宙变化论、宇宙一体论等方面分析《吕氏春秋》的易学思想 ,就会肯定《吕氏春秋》在中国易学哲学史上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一近读汤用彤先生《魏晋玄学论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12月版),其中《王弼大衍义略释》论述"易学关于天道,辅之以《太玄》,东汉末最为流行……今日欲知汉代宇宙说如何演为魏晋玄学之本体论者,须先明汉魏间易学之变迁"时,例举新旧《易》学冲突之事实,  相似文献   

3.
《太平经》作为道教最早的典籍,其思想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它包含着深刻的生态美学思想。本文首先论证和阐发《太平经》最本质的哲学思想,继而与当代生态美学思想进行联系,从生态美学中的大道本源论和生态存在论来论证《太平经》的思想内容具有生态美学思想品格,以便对《太平经》进行生态美学的解读。  相似文献   

4.
先秦宇宙生成论主要以道家“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为代表性模式,这一模式直接主导并催生了汉代以《淮南子》为代表的宇宙生成理论。《淮南子》丰富了先秦宇宙论的内容,充实了传统的宇宙生成论内涵。本文即以宇宙生成论的哲学视角,对《淮南子》由上及下、由主及次的音律生发逻辑梳理分析,继而对其以数生律、律历相生,从而突出“数”的生成机制和“律历合一”的文化统和性深入阐论,旨在进一步探察《淮南子》音律生发逻辑所蕴含的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5.
《太平经》中的同素异序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太平经》中的同素异序词分两类一是AB式和BA式同时使用,一是现代汉语为AB式,《太平经》中只有BA式.与先秦汉语相比,《太平经》中的同素异序词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6.
《太平经》是中国道教的第一部经籍,包含了许多口语成分,是研究东汉语言的一部极其珍贵的语料。本文拟对《太平经》的中几个词语进行阐释,可订补《汉语大词典》的某些说法。  相似文献   

7.
《太玄》是西汉扬雄所著,它是一部形式模仿《周易》,但同时又杂揉了儒、道、阴阳三家有益思想的著作。而扬雄对道家思想的吸收则是由当时西汉晚期特殊的社会背景、君王的喜好以及扬雄自身的遭遇所决定的。因此,试图从宇宙构型,"玄"——宇宙本源论,"玄"——宇宙运动的规律与继承三方面入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太平经》是我国道教的第一部经籍,其语料价值日益受到汉语学界的重视。有关《太平经》的注本、译本相继面世,但对某些语句的句读尚存在一些分歧。文章从介词用法的角度,运用中古时期介词的相关用法对三家《太平经》注本中数例存在句读分歧的语句进行辨析,认为研究并掌握中古汉语介词的使用情况,对正确句读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易传与道家思想》(1993)、《道家易学建构》(2003)是陈鼓应著述的关于道家与《周易》之间的联系的两本专著。这两本专著打破了《周易》经传属儒家经典的传统旧说,从宇宙的起源、事物的性状及其发展规律等发面力证《易传》各篇的主体思想属道家学派,重构道家易学,在学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对易学的研究有很大启迪。但将《易传》全篇归于道家学派的观点,无疑带有牵强附会之嫌。本论文以《易传》中的《彖传》为主,将从万物始生观、循环发展观、人法天地观、刚柔崇抑观这四个角度逐一论证《彖传》的主体思想并非道家思想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太平经》是早期道教的重要经典。该书的作者痛感当时政治黑暗,宦官专权,社会动荡,贫富分化严重,社会问题成堆,而官方道德又已失去教化民众、维系人心的社会调控作用,故以代天化民为己任,继承发扬古代"以神道设教"的传统,吸收天人感应、因果报应思潮,营造了一个独特而又庞杂的伦理道德体系,以试图回答和解决这些社会问题。该书对后来道教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拟对《太平经》中的理想社会模式进行一些简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