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4月中旬,新闻媒体隆重推出了一个重大典型——上海普陀区房修水电工、全国劳动模范徐虎。这个典型宣传规模很大,声势很大,几天之内就在全国形成“徐虎热”,使一个“捅捅马桶、修修电线”的“小人物”家喻户晓。这个典型宣传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有关徐虎的报道也很有特点,认真分析一下这些报道,对我们做好新闻工作特别是搞好典型报道,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2007年11月中旬,从中央到地方的新闻媒体大篇幅、高密度地报道了云南省寻甸县羊街镇龙池村34岁的贫困农民张家营坚持9年义务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自费宣传十六大、十七大精神的典型事迹,使大山深处的张家营顿时成为新闻人物,使昆明市、寻甸县涌现出了一个闻名全国的先进典型.  相似文献   

3.
能否独具慧眼发现典型人物与典型事件,成功报道好典型,并对典型事件主人公的后期生活、成长给予热情关注,是对一个新闻媒体报道能力和水平的考验,也是一个媒体理应努力演好的报道重头戏。近年来,山东菏泽和湖南常德媒体联动对孟昭良救湘女这一典型事件的成功报道,在广大读者(观众)中产生了十分强烈的反响。昔日默默无闻的三轮车夫孟昭良,成了两市家喻户晓的“平民英雄”。《菏泽日报》报道孟昭良的稿件,  相似文献   

4.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掀起学习当代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许振超的热潮,国内各重要媒体均对许振超人物典型给予挖掘报道,其报道量之大、覆盖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为近几年少见。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港口工人,许振超以自己自强不息的毅力,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工作作风,紧跟世界科技进步潮流、与时俱进的精神以及企业主人翁的境界,深深地打动了许多人,这是典型人物许振超引发媒体关注的原因。作为全国首次发现并第一个推出许振超,对这个典型人物进行系列报道的媒体——《青岛日报》,之所以早在2003年4月就对许振超进行了大量报道,也正是…  相似文献   

5.
2005年12月,一个“村官”——四川乐山峨眉山市新坪乡净安村党支部书记兰小平在全国各大新闻媒体亮相,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也相继刊播了兰小平的先进事迹。兰小平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就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昔日贫穷落后的峨眉山市新坪乡净安村,在村党支部书记兰小平的带领下.短短几年时间,全村形成了食用菌、水果苗木、水稻制种、蔬菜和席草五大产业,实现了电、气、光纤电视、电话、自来水“五通”目标,80%的农户盖起了楼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多元增加到5000多元。该村成为“全国文明村镇”:最早报道兰小平这个典型的是四川《乐山日报》,一篇《小康路上“村官”领航》把兰小平从地方推到全国,从而让这位名不见经传的“村官”一夜成名,走进了全国人民的视线。[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突发事件往往是客观事物急剧变动的一种状态,其因时效性更强而备受新闻媒体重视和关注。《长沙晚报》注重从突发新闻事件中发现与挖掘重大典型报道,抓出了三个中国新闻奖。本文就在突发新闻中发现与挖掘重大典型报道的实践和创新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时下,伴随一场波澜壮阔的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国各大新闻媒体对时代先锋人物孔繁森、任长霞、郑培民、牛玉儒等先进典型事迹的宣传,其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可谓全方位、多角度、应体式。然而,透过新闻人物的背景很快发现,这些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不是以身殉职,就是鞠躬尽瘁,一个个都遗憾地离我们而去。他们生前默默无闻,被人忽略,死后才通过媒体精心策划,深入采访,合奏出一曲曲动人的生命赞歌。  相似文献   

8.
毕竟 《新闻前哨》2006,(10):27-28
湖北省荆门职院学生刘芳艳携母上学,2006年8月被中宣部列为全国宣传典型,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7家中央新闻媒体,集中报道宣传了她的感人事迹。此前,刘芳艳被荆门电视台发现和率先报道,荆门日报、荆门晚报、荆门电视台跟进,而武汉晚报则对她进行了长达两个多月的连续报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前,新农村建设正在全国广大农村轰轰烈烈地全面铺开,各级党委、政府都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来抓紧、抓实。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更应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自己的应有作用。正是基于此点共识,全国范围内各级各类媒体已经积极行动起来,身体力行,不遗余力地展开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和报道工作。笔认为,对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和报道,新闻媒体应该以典型报道和舆论监督为切入点,发挥新闻媒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担当起党和人民喉舌的重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典型报道是我国新闻媒体特有的报道样式,通过报道典型(人物、事物、经验)、宣传典型来推动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实施,是实现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我国新闻工作的一个特色传统。  相似文献   

11.
发现典型、总结典型经验是新闻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新闻媒体通过典型报道感染群众、教育群众,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内容。但地市级报纸因为覆盖的区域有限,有时推出的先进典型影响力往往不是很大,难以产生轰动效应。有人因此说地市一级“小媒体”开展典型宣传“很难大有作为”。此论笔不敢苟同。如果做大做强区域特色新闻,把典型报道做深做透,地市级报纸就能提高典型报道的新闻传播值,提高报道的转载率,由此引起更高一级、更多媒体的关注与进一步的采访报道,从而提高地市报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张健 《军事记者》2002,(8):26-27
典型报道作为我国新闻媒体引导舆论的重要方式,是我国新闻工作的一个特色传统。长期以来,典型报道做得好不好,已经成为衡量一个新闻单位工作好坏的标准之一。进入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典型报道面临的情况有了较大的改变,这对典型报道工作来说,既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典型报道的舆论导向的正确性,是我们应当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7月26日,《解放军报》的《焦点报道》栏目以一个整版的篇幅推出沈阳军区某集团军政治部保卫处干事沈保卫一年前公开撰文向“法轮功”宣战的事迹,中央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也都在黄金时段播出消息,对深入揭批李洪志及其创造的“法轮功”等歪理邪说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从7月23日上午发现这一典型线索到稿件见报,短短的3天时间,作为新闻工作者能做到这一点,除了具备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判断力和快速出  相似文献   

14.
论网络条件下独家新闻的发现与报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闻媒体应该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怎样发现和报道独家新闻,本文从态度和操作层面作了探讨。网络条件下,新闻记者可以借助网络完成异地采访,争取第一时间进行报道。新闻媒体可以从公民新闻中获得独家的新闻线索,并借鉴公民新闻的形式,主动提供传播渠道,增加大众发出的声音。新闻媒体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多点位地挖掘新闻事实,获取各方意见和观点,特别是相反的意见和观点。新闻媒体可以通过言论和对信息的解读做到人无我有。  相似文献   

15.
今年1月至3月,李向群先进事迹在全国各大新闻媒体传播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作为李向群所在军区的报纸,我们在这一宣传过程中发挥优势,积极参与,先走一步,抓出特色,既为李向群这一重大典型在军区范围内的宣传大造舆论和声势,也为全国各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下面是我们在这一典型报道中的体会。站在时代高度,认清李向群典型宣传的意义去年8月中旬,李向群在长江抗洪中牺牲后,本报就作了突出报道,8月28日发的消息《血肉筑长城,壮志励后人》是最早传播李向群事迹的报道。但由于当时对李向群典型的认…  相似文献   

16.
《新闻采编》2007,(3):24-25
为宣传好谢延信这一全国典型,元月下旬,中宣部组织全国50多家媒体的70多名记者,赴河南焦作、滑县进行采访。参与中宣部组织的重大典型报道,山西晚报尚属首次。作为山西省内惟一派记者参加的新闻媒体,把一个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的谢延信形象展现给读者,责无旁贷。作为特派记者,面  相似文献   

17.
改进新时期典型报道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典型报道是中国新闻体裁中的一个特殊品种。新闻媒体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许多都是通过典型报道进行的。近年来,新闻界有人对典型报道提出了不同看法,希望“淡化典型报道”,甚至要求典型报道“逐步消亡”。那么,当前究竟应该如何正确评价和改进典型报道呢?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体育报道在各种新闻媒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无疑,体育报道和其它报道一样必须客观、公正,具有正确的导向性。但是笔者发现,有些记者恰恰忽视了这一点。 拿全国足球甲级队A组联赛的报道来说,12支甲A球队龙腾虎跃,各地新闻媒体也是各显神通为自己的球队大造声势。但是,也不排除一些煽情的报道。  相似文献   

19.
独家新闻一直是新闻媒体的决策者们不断地、不厌其烦地向记者、编辑强调的东西:要多采写独家新闻!要让影响大的独家新闻上头条。的确,能否发现并报道独家新闻非常重要,对于一名记者而言,它是衡量其业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对于一家新闻媒体来说,它又是其竞争取胜争夺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发现李元龙     
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从六合大泉湖畔传到省城,从江苏传到全国,并引起中央领导高度的关注,市委、省委书记,中组部长、中宣部长、国务院总理,纷纷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广泛宣传好支书李元龙这个“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 在全国上下广泛学习李元龙先进事迹的热潮中,人们也许要问,李元龙这个典型是如何发现的?发现之后又是如何进行成功的策划报道的?作为李元龙家乡媒体的记者,自有一番切身的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