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者与教学实践者的关注的问题.文章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正确定位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阐释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质上属于活动课的范畴的观点.并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提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设计和其他学科课程教学的设计是完全不同的,它是以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为基础,以学生活动、心理训练为主线,以心理环境为保证,以学生获得成长体验和人格发展、最终形成健全心理素质为宗旨的一种操作方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原则和模式。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8,(74):11-12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中心展开的教育,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以"95后"为主,他们的人际沟通方式、自主意识、创新思维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这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立足生命教育,结合教学实际,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步骤,弥补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西方兴起的一场新的心理学研究思潮,它是利用心理学已经比较完善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它抛弃了传统的"主流心理学"过度关注消极、病态的研究路线和模式,转而关注人类的积极力量和品质,注重普通人潜能的发挥、生存与发展的状态,帮助人们更快乐、更成功、更健康.它认为,心理学不仅仅是一门关注疾病或者健康的科学,同样也是一门关注人类幸福、快乐与发展的科学.从"消极"到"积极",可以说是心理学界的"弃暗投明",指引着每一个普通人都尝试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5.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秋燕 《文教资料》2007,(21):136-138
文章认为,消极心理学取向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过分关注学生心理的消极层面、削弱教育功效、教育对象与教育者之间关系对立,不利于形成积极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支持系统等问题。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其目的是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应兼顾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与心理问题的化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着重于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应重视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心理健康教育应融合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应建立积极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6.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新兴的心理学思潮,主张心理学应该对人类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进行研究.在积极理念的指导下应当具有全新心理健康观,包括积极观、幸福观、预防观、发展观、人本观.同时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宽阔的研究思路:创新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实践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模式;丰富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与积极心理学相结合,符合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能够突破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指导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构建.目前,高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存在教学内容上供求关系失衡、教学师资上能力结构失调、教学方法上师生互动失效以及教学评价上效果反馈失真等内在制约因素.为此,教学内容要从消极问题化解转向积极品质养成,教学师资要从"一专多能"转向"多专多能",教学方法要从"纸上谈兵"转向"致知力行",教学评价要从"一锤定音"转向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塑造健康人格起着重要作用。把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积极优势、积极情绪、积极关系、积极应对、积极成长等五方面来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手段,而教学设计则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功能发挥的核心和前提.文章重点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步骤,包括确立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确定教学准备和确定教学操作环节.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具体阐述在教学操作环节中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设计整体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从而为广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于开发中职生的潜能、塑造健全人格,解决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从形成积极心理健康理念下的全方位教育网络、营造立体化的校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氛围、全面树立深层次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建设多渠道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等方面阐述了中职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性,采用文献分析法,结合教学实践,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探索分析。在梳理了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的基础上,借鉴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类积极力量的三个方面:个体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个人特质以及积极的机构,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课程评价、课程设置等方面构建积极的课程体系,使教师从课程的各个环节,注重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培养积极人格,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总结了培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发现当前培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较多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忽视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与培养。提出将研究视野从智力落后学生的心理问题转向其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与塑造,并依据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提出了五点建议。最后,提供了“遇到困难我能坚持”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案例。  相似文献   

13.
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实施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备受关注。然而就实际状况而言,现阶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部分问题,如教育理念相对保守、教育内容滞后、师资力量不足等。阐述了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的意义,指出了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策略,即更新传统教育理念、积极创新教育内容、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强化师资建设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积极心理学理念展开分析,旨在实现提升学生情绪自我调适能力,增强学生积极性心理体验,健全学生个人性格,顺应现阶段积极心理教育课程的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主要教学内容中,“大学生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等6章内容将重点放在心理问题的解决上,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心理潜能开发重视不足;也缺乏增进幸福感的相应章节;还与高校公共必修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存在内容上的重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彻底抛弃传统的病理学取向,广泛吸收近年来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建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6.
当前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主要以传统的病理性心理学为理论基础,这种教育极大地阻碍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和要求。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已经成为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6,(45):157-158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为学校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为切入点,分析我国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如何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下构建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8.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兴起的一个研究思潮,它从正面解析人的心理,强调美德、力量与潜能。我国传统模式下的学校心理健康多在"问题为中心"的消极模式下展开,强调对心理问题的化解,忽视对中小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这种偏重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本体价值偏离,逐渐走入困境。学校心理健康引入积极心理学的观点,有助于矫正偏颇,在施教中更好的促进中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也得到了普遍的重视。许多高校都在努力创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卫生》等课程是主要措施之一。随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然而,怎样才能全方位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怎样才能不断地开发大学生的潜力,完善其个性,促使他们不断超越自己,走向自我实现呢?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我们在从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一直在探索和研究的主要课题。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的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20.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令人堪忧,表现在:地位尴尬、取向存在偏差、实施失范、评价单一。问题原因在于管理者认识不到位、教育者观念陈旧、师资力量不足、评价机制不健全。提高管理者认识、更新教育者观念、加大师资投入力度以及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有助于更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