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共产党宣言》向世人公开申明:“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列宁同志指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并没有结束”,“而是阶级斗争在新形式中的继续”。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相似文献   

2.
张江林 《铜仁学院学报》2010,12(4):20-21,28
《卡尔·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深入地反思了法国大革命模式的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历史教训,全面地总结和论证了通过普选掌握民主立宪政体人民代议机构权力中心以实现和平转变的优势和利益,分析了在当代军事变革的新形势下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劣势和不利,批驳了“革命权利”说。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原著——《卡尔·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全面而透彻的解读,是对恩格斯关于开展合法斗争观点的更好理解。  相似文献   

3.
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反党集团,我国文艺界得到了第二次解放。被“四人帮”的“文艺黑线专政论”压抑得濒于窒息的文艺界又重新活跃起来了,文学艺术的创作日趋丰富和繁荣,一个百花争妍,万紫千红的春天即将来临。上海工人业余作者宗福先同志创作的话剧《于无声处》,可以说是文艺界报春的一声“惊雷”。话剧《于无声处》的创作和演出,轰动了上海,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不是没有道理的。作者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准确地抓住了现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是在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毛泽东《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的发展,成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量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发表,使这一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遵义会议及其通过的《决议》,该思想得以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5.
文学艺术是不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这是当前文艺界讨论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进一步弄清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活跃学术空气,我院中文系于九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召开了上述问题的学术讨论会。在讨论中,大家对文艺是不是阶级斗争工具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我们刊登以下五篇文章,供同志们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一九六三年,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对一个材料的批示中指出:“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是使共产党人免除官僚主义、避免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确实保证,是使无产阶级能够和广大劳动群众联合起来,实行民主专政的可靠保证。”(引自一九六四年七月十四日《人民日报》)毛主席这一教导,指明了对于已经取得政权的无产阶级来说,无论是阶级斗争还是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都是伟大的革命运动;只有把这三大革命一起抓,无产阶级才能夺取同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7.
刘邦为了夺取政权并巩固新建的西汉政权,连续颁布了“约法三章”与《九章律》,成为汉代《汉律》的基础与核心。  相似文献   

8.
一 这是一件极小的事。 一天,数学教师告诉我,小君上课看画书,警告了两次才装进书包。 “看的一定是很有趣的画书。” “《赤壁之战》,好几本呢!” 我“哦”了一声,心中埋下了“整”他的火  相似文献   

9.
《贵在鼓劲》这篇文章从思想内容来说,是很容易懂的。但是,如何进行教学,收效大一些呢?我以为应该抓住马列主义文风这一点来讲。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马列主义文风被破坏殆尽,代之以起的是帮八股。打倒了“四人帮”,我们要恢复马列主义的无产阶级战斗的文风,华主席这篇光辉著作,在文风问题上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10.
1789年5月5日召开的三级会议揭开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从此,资产阶级为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旧的封建政权机构逐步被取代,新的资产阶级的政权机构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然而,由于国内外错综复杂的阶级斗争的形势,资产阶级的政体(君主立宪、共和和帝制)变换不已,国家的政权机构(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以及首都巴黎的市政机构)更是名目繁多,不断改变.这在同时期欧美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中是仅见的.恩格斯说过:“法国是这样一个国家,在那里历史上的阶级斗争,比起其他各国来每一次都达到更加彻底的结局;因而阶级斗争借以进行、阶级斗争的结果借以表现出来的变换不已的政治形式,在那里也表现得最为鲜明.”①因此,研究法国革命时期政权机构  相似文献   

11.
《青溪寇轨》中“容斋逸史曰”的《方腊起义》一文,多年来一直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这是一篇关于阶级斗争教育的好教材。不过其中关于“父兄”和“子弟”两个词,以往的解释似乎不妥。  相似文献   

12.
(一) 一九二○年,列宁写道:“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者应怎样进行斗争,这并不是困难的任务,并且它早已解决了。怎样想象出一个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也不困难。这个任务也巳经解决了。”(《列宁全集》第30卷第299页)列宁讲的发达社会主义社会,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以及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后得出的结论。它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经过短暂的过渡时期,进入的社会主义社会。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有哪些特征呢?从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来看,我认  相似文献   

13.
如何科学地、历史地评价瞿秋白及其《多余的话》这是一个长期以来被“四人帮”搞乱的问题。《历史研究》一九七九年第三期发表了陈铁健同志题为《重评〈多余的话〉》的文章,对此提出新的见解。一、关于瞿秋白的功过陈铁健同志认为:“瞿秋白对中国革命事业的前进,对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对中国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贡献,他的功绩是为全党所公认的。”尽  相似文献   

14.
延安文艺界所开创的文艺创作方向作为建国后的文艺主潮一直延续到“文革”时期。在这一长达近40年的文艺实践过程中,左翼文艺界为了在文学艺术中创造一个“绝对无我”之境,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文化战略目标,追求一种“绝对的纯粹”。从40年代的歌剧《白毛女》到60年代的舞剧《白毛女》,就很好地反映了革命激进文学派别的这种乌托邦冲动,即以“净化”的方式修改一些“具有一定思想基础”,但又有可能模糊政治伦理观念的“复杂性”作品,展开对自我、阶级本质等的想象,以建立一个全新的文艺形态。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宣言》关于阶级斗争结局的论断应如何理解? 《共产党宣言》第一章有一段概括人类历史上阶级斗争结局的名言: “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个阶级同归于尽。”这句话很自然地被理解为历史上阶级斗争的结局是两种:不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就是斗争的各个阶级同归于尽,二者必居其一。  相似文献   

16.
《革命烈士诗二首》包括夏明翰烈士的《就义诗》和何敬平烈士的《把牢底坐穿》。这两首诗语言精炼、节奏鲜明、气势磅礴,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 《就义诗》由四句组成。“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主义”指的是马列主义,“真”是真正的、科学的、是真理。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砍掉了脑袋没有什么要紧的,只要我信仰的是马列主义真理。“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后来人”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继承人。诗句的意思是,你们反动派杀害了我夏明翰一个人,还会有千千万万的革命者站起来,跟上来。凝炼的诗句展现了夏明翰烈士崇高的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17.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实践而提出的经典性命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革命时期,坚持实事求是,创造性地提出中国式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伟大转变,并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国后,坚持实事求是,又  相似文献   

18.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是鲁迅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总结历史和现实阶级斗争经验的重要论著。鲁迅自己很重视这篇文章,说:“论‘费厄泼赖’这一篇,也许可供参考罢,因为这虽然不是我的血所写,却是见了我的同辈和比我年幼的青年们的血写的。”鲁迅在这篇光辉著作里,提出了著名的“打落水狗”的主张。这一主张,贯穿了鲁迅  相似文献   

19.
政治复习不仅仅在于巩固已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力,达到学习的普遍迁移,使学生能超越给定的信息,举一反三,学会学习。基于这个认识,复习教学必须改变一般教学的思维模式,变微观思维为宏观思维,从“授知识,渗观点”发展到“树观点,带知识”。即“纲举目张”。以《政治常识》复习为例,我们从教材本身的结构特性出发,以一些具有辩证关系的观点来统帅全书的复习,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政治与经济、阶级、政权的关系 政治与经济、阶级、政权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具体的说政治根源于经济,又反过来为经济服务;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政治的表现,阶级性是政治的本质属性,但反过来阶级斗争又为本阶级的根本经济利益服务;国家政权是最重要、最强有力的阶级斗争工具,所以政治斗  相似文献   

20.
到桂林地区阳朔县福利公社参加社教运动的政治系七三级师生,在阶级斗争第一线,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他们围绕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通过与贫下中农实行“三同”,进行社会调查和参加各项宣传和组织工作,了解农村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斗争的事实,结合斗争实际,进行“政治经济学”的教学活动,学习马克思《资本论》、恩格斯《反杜林论》、列宁《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论合作制》等马列主义原著的部分章节,从而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加深了对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理解,推动了世界观的改造,更好地指导参加阶级斗争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