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刘宗勇 《新闻世界》2011,(9):222-223
城乡统筹进行公共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的创新举措,改变了传统的文化投资、管理机制,能合理配置公共文化资源,协调城乡文化发展,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本文结合实际,阐释了城乡统筹对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公共文化服务与公共文化空间的关系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杏 《图书馆杂志》2008,27(2):9-11,15
所有的公共文化之所以被称之为公共文化服务,是因为它首先存在于公共文化空间当中,即它在文化空间上必须以一种公共方式存在.公共文化的最大特征是开放性,即公共文化空间场所的开放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公共文化场所读者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3.
李雅  马越 《图书馆》2017,(3):37-43
文章利用文献调研法和网络调研法,考察了当前发达国家运营公共文化服务的三种主要模式:政府主导、民间主导和"一臂之距"。通过具体分析其运行体制、补助机制、基础设施建设和法律体系等方面,总结了其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推进文化服务普及度的经验。结合国外经验,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的完善应该从推动社会化、保证文化多样性和加强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着手。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基层视角出发,以"政府何以关注文化事业"和"政府将如何兴办文化事业"两大问题为中心,对《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进行解读和阐释。第一个问题旨在点明公共文化服务与政府职能转型的密切关系,指出管理体制等外部性问题在未来有较大几率随着国家基层改革的开展得到真正的解决,这一政策倾向有望大大提升基层管理者兴办文化事业的决心。第二个问题则具体叙述该法律文本提供的文化事业发展思路包括:(1)明确责任;(2)统合资源;(3)调动各方参与,灵活对接文化产业等。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该法律实施语境下,可供基层管理者参考的具体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意义]研究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理论问题和实践探索,推动我国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研究设计/方法]在梳理我国公共文化社会化发展主要进展的基础上,提出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含义、原则、意义与面临的问题,分析北京与上海两地的实践探索,指出新时期发展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需要划清几条界限。[结论/发现]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是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文化需求所必须,市场自发供给不足,由政府通过支持公共文化机构或市场主体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文化强国、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持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开创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新局面是重要内容之一。[创新/价值]厘清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概念,提出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既具有公共服务的一般属性,又因文化自身的特殊性而与一般性公共服务相区别。政府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很长一段时间内主要是从政府责任、保障基本以及管理文化等方面寻求突破,以期改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但结果并不理想。随着国家治理以及公共文化治理话语的不断兴起,公共文化服务的治理转向便成为化解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低下等顽疾的新思路。从服务到治理,公共文化服务的理念、主体、机制和内容都将产生重要的变化,更加关注公民公共文化生活的实质改善。作为一种发展中的命题,公共文化治理本身的合理性同样值得探讨与反思,仍然需要学界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鼓励通过创新拓展形式和内容来建立高品质公共文化空间的政策背景下,以广州图书馆“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为例,基于图书馆公共文化空间内涵与空间维度来分析图书馆纪录片服务模式构建路径,并从“虚实”结合、专业培训、跨界合作、人文关怀等方面,不断提升图书馆纪录片的社会效益,培育新型空间内容与服务形式,促进图书馆公共文化空间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着制度供应不足、制度的专业性缺失、制度的发展性及竞争力缺乏问题。图书馆应致力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建设,加强制度设计的专业性;引入竞争机制,区分公共文化服务的生产者和提供者,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效率;加强图书馆职业准入制度建设,提升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
公共文化服务的立法保障是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重要环节。研究梳理国内外全国性公共文化服务立法,对其特征要素进行总结和比较,并对我国未来的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立法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立法体系的完善提供启示,为人民享受和利用公共文化资源与服务的权利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基于文献调研,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基础研究、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对国内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其中,宏观层面包括服务主体、均等化目标和评价指标体系,微观层面包括财政制度、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活动、信息化和数字化等。当前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虽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在理论研究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探讨。参考文献53。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总结国内外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研究设计/方法]采用关键词检索与引文追溯方法,系统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通过内容详读与分析,分别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研究主题归纳。[结论/发现]将国外研究主题归纳为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业的相互作用、公共文化场馆的旅游潜力与局限、旅游服务、旅游模式、公共文化场馆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测评五个方面;将国内研究主题归纳为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业的关系、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文化场馆功能拓展、资源建设、服务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模式五个方面;并对国内外研究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未来我国发展建议。[创新/价值]对国内外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业融合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提出国外研究中值得借鉴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理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是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的基础.从公共文化产品、公民文化权益与政策管理视角梳理公共文化服务概念的演变情况,进而在视角融合协同中定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内涵.  相似文献   

14.
《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作为国家层面体现政府责任的公共文化服务“底线标准”,将公共图书馆相关指标纳入其中,具有鲜明特色。各地分类制定的地方公共文化相关标准有诸多创新和发展,推动了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提升了图书馆服务能力,助推了全民阅读活动开展,创新了人才队伍建设路径。新近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在经费保障、硬件设施及服务活动方面与已出台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有所呼应。随着图书馆事业发展理念逐步向效能导向的全局观念转变,公共图书馆行业已有标准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的制定提供了重要支撑和参考。公共图书馆应顺势而为,通过标准化建设助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早日实现。参考文献52。  相似文献   

15.
研究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中的智能问答应用有助于探寻智能问答的系统化应用路径,提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品质与效能。文章运用场景分析法,研究智能问答技术在不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场景与服务层次中的应用特征与优势,以此作为构建智能问答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应用框架的基础。研究表明:智能问答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中的应用需要整合“云端”信息咨询、“场馆”服务融合和个性化文化“空间”定制三大模块,朝着系统、协同方向发展,激发技术创新活力,赋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结合武汉市江汉区图书馆延伸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探析加强城区公共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必要性并提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18.
文章陈述了江阴图书馆自新世纪以来,以提供普遍均等服务,致力学习型城市的构建和发展,以提高市民文化素质,建设书香暨阳为己任,全方面、多角度地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思路和办法.  相似文献   

19.
论文概述了信息共享空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实践进展,阐释了图书馆与信息共享空间的关系与政策问题,从信息开放存取与共享的角度,初步探讨了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定位与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盛建国 《大观周刊》2011,(18):168-168
本文主要通过对公共文化服务从概念出现以来西方主要国家在实践中形成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的要点阐释.逐渐提炼出对我国现阶段的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发展模式选择的借鉴意义,及因我国与西方主要国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应采取的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