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继愈、季羡林两位大师相继去世了.他们是20世纪20、30年代大师辈出时代仅存的硕臬.大师的远去使我们不得不承认以下的事实:我国的所有大师都是外国和旧中国培养的,这是让人们尴尬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任继愈、季羡林两位大师相继去世了。他们是20世纪20、30年代大师辈出时代仅存的硕果。大师的远去使我们不得不承认以下的事实:我国的所有大师都是外国和旧中国培养的,这是让人们尴尬的事实。  相似文献   

3.
王步高 《教师》2010,(22):5-7
任继愈、季羡林两位大师相继去世了。他们是20世纪20、30年代大师辈出时代仅存的硕果。大师的远去使我们不得不承认以下的事实:我国的所有大师都是外国和旧中国培养的,这是让人们尴尬的事实。  相似文献   

4.
布衣季羡林     
2009年7月11日,我国两位著名的学者季羡林、任继愈同日驾鹤西去,让社会各界扼腕哀痛。有人说,这标志着一个学术时代的结束。对于他们的高深的学问,普通人未必能够了解,大家可以记住的,是两位老人树立的做人、治学的榜样。本期我们选辑了两位先生的几则故事,以志敬意和追思。  相似文献   

5.
2009年7月11日,一代学术泰斗季羡林先生辞世。季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先生生前在印度古代语言研究、东方文化研究、佛教史研究、散文创作等诸多领域建树颇丰。大师驾鹤去,风范留人间。本期我们辑录了季羡林先生关于治学方面的一些质朴而宝贵的经验,让我们一起品读,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6.
2009年7月11日,一代学术泰斗季羡林先生辞世。季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先生生前在印度古代语言研究、东方文化研究、佛教史研究、散文创作等诸多领域建树颇丰。大师驾鹤去,风范留人间。本期我们辑录了季羡林先生关于治学方面的一些质朴而宝贵的经验,让我们一起品读,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7.
作家档案   季羡林(1911~ ),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早年留学欧洲,上世纪40年代回国后,长期在北京大学任教,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卓有建树.精于语言,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精于此语言仅有的几位学者之一.季老驰骋于多种学术领域,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诸如梵文名著<沙恭达罗>和世界瞩目的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罗摩衍那>等.先生又是散文高手,另外尚有诸多的各类作品,总计上千万字.……  相似文献   

8.
前国家图书馆馆长、哲学史家、宗教史家任继愈与北大教授、东方学家季羡林同日辞世。民间对任继愈有意无意忽视,对季羡林有意无意重视,其社会心理根源,在对一个有机知识分子和一个传统知识分子的价值判断,而不在他们的学问本身。  相似文献   

9.
季羡林先生是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史学家和教育家.他1911年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临清市)康家庄,6岁时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始入私塾读书,1年后转入济南一师附小念书,后又转入新育小学插入高一. 季羡林10岁开始学习英文,高中开始学习德文.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为德文.大学期间,因成绩优秀,曾获得家乡清平县政府所颁奖学金.1935年9月,季羡林作为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在哥廷根大学梵文研究所主修印度学,学习梵文、巴利文,选修英国语言学和斯拉夫语言学,并加学南斯拉夫文.1940年12月至1941年2月,他在论文答辩和英文、印度学、斯拉夫语言考试中获得4个“优”,被授予博士学位.1945年,季羡林转道瑞士回国,于1946年5月抵达上海.  相似文献   

10.
作家叶兆言说,当年确有许多大师,但我们没有珍惜他们,今天大师非常稀缺,但称为大师的人很多.大师,顾名思义是大有学问的人.季羡林先生名满天下,晚年敬谢"国学大师"的称号.季先生博大精深、多有建树,但学问主要不在"国学"而是印度学,印度学方面与季羡林先生并驾齐驱的还有金克木先生.金克木是著名诗人且精通梵文、巴利文、印地文、乌尔都语、世界语、英语、法语等,翻译的语种和内容十分驳杂,小说散文之外还翻译过两部天文学的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