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学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批判吸收,青年毛泽东有了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五四前后对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改良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的分析比较,青年毛泽东初步理出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可以救中国的道理.五四前后同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等马克思主义者的交往与联系,青年毛泽东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2.
青年毛泽东文化性格的形成有三个主要来源: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包括民族忧患意识、理想主义、"力行"意识、"尚变"思想、"中和"传统等;二是湖湘文化;三是西方文化思潮.这三方面文化意识相互作用和影响,在毛泽东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清晰地解读出青年毛泽东对贯汇宇宙大本大源的探寻之路.  相似文献   

3.
论青年毛泽东中西融合的文化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年毛泽东十分重视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他受杨昌济思想的影响,主张批判地融合中西化。中西化作为不同民族的历史只淀,各有工短,青年毛泽东能对之加以具体地分析,批判,并融合其优秀万分。这种融合是建立在对国情(包括历史化传统和现实情形两方面)进行“实地调查及研究”基础之上的。他在主编《湘江评论》时,就引进了近代西方资产阶段化来否定封建化,因而促使他更早地实现了世界观的根本转变和化观“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的文化性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是位农民出身的知识分子,有着割舍不断的恋农情节,其化性格无疑与之息息相关;他通晓中国历史化,深诸中国社会状况,青年时又接触西方化,并能通过审慎的选择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灵活地结合起来;他上承程、朱理学,下继杨昌济的伦理学和修身思想,致力于贯汇宇宙大本大源和“心力”学的探寻。以上三个方面就构成了毛泽东化性格的三个最主导方面。  相似文献   

5.
教育要适应和推动社会的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确立什么样的教育方针,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去培养人,是教育领域中的根本问题.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写的《体育之研究》一文,就系统地阐述了德、智、体三育全面发展的思想.他说:"夫知识诚可贵矣,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此耳."道德亦可贵矣,所以立群道,平人已此耳."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言也."他在杨昌济老师的影响下十分重视通过德育以改造伦理思想,变化民质的目的.他说:"夫思想主义之心,道德范人之行,二者不洁,遍地皆污."在尔后的教育实践中,毛泽东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并坚持以德育为主导,以智育为基础,以体育为保  相似文献   

6.
青年毛泽东身处国家积贫积弱的时代,为寻求中国的出路,他以澎湃的激情、执着的信念不断地修学储能,探索真理,走过了一条曲折而复杂的思想历程。本文拟选几个横断面,反映其早期思想的若干特色。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利己和利他的关系是伦理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中外无数的哲学和伦理学家。青年毛泽东在导师杨昌济先生影响下,广涉中西伦理,尤其对西方伦理学怀有浓厚的兴趣。杨昌济主编的《西洋伦理学史》,他工整地抄写了七大本。他还在读德国新康德派哲学家泡尔生的毗理学原理》的过程中,写下了二万多字的批语。批语中…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关于改造农民的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发动农民革命的指针。马克思主义的农民改造理论、中国传统农民文化、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为独具中国特色的毛泽东农民改造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文化积淀与思想启蒙,形成了毛泽东的农民改造思想,这一思想对推进当前的农民工作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玉珠 《教育与职业》2008,(16):110-111
他学识渊博,先后留学"东洋"、"西洋";他无心参政,热衷于中国的教育事业,以直接感化青年为己任,认为悠悠万事,无此为大。他以高尚的人格、廉洁的情操和严谨的治学精神,赢得了毛泽东的衷心敬佩与爱戴。毛泽东日后称他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教师","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他就是中国近代伦理学家、教育家——杨昌济。  相似文献   

9.
陈独秀宗教观的转变体现在他对基督教的态度上,他对西方文明的向往和对基督教的好感,影响了他宗教观的彻底性。受科学主义思潮、反孔思潮和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陈独秀对宗教的态度发生了两次转变,但这些并没有改变其无神论的思想立场。  相似文献   

10.
杨昌济是现代意义上的中国伦理学初创时期的重要人物,他与刘师培、蔡元培等一起为建构学科化的中国伦理学付出了极大努力,做出了彪炳史册的突出贡献。他不仅是中国现代意义上的西方伦理思想史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而且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和湖湘伦理学有着深入的研究,试图建构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现代伦理学体系,在政治伦理、生活伦理、德性伦理、家庭伦理和教育伦理诸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精湛的理论命题和观点。杨昌济伦理思想影响了五四时期一代进步青年,尤其对毛泽东青年时期伦理思想和进步人生观的形成产生了独特的影响和最为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毕生都在致力于打破正统的教育模式,建立自己的理想教育模式.早在上世纪20年代前,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学习的毛泽东,就已经开始了这种努力.研究他早期的教育思想和所进行的教育实验,以及他在"五四"前后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批判和所受西方教育思潮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讨论他早期的职业和成人教育思想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西方文化思潮与青年毛泽东的人格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文化思潮与青年毛泽东的人格发展戴木才青年毛泽东的时代,是中西文化的大冲突,新旧思潮的大激战的时代,也是一次大规模的中西文化比较,先进的中国人企图从深层的文化比较中找到中国社会的出路的时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毛泽东的人格逐渐走向定型。毛泽东人格形...  相似文献   

13.
青年毛泽东继承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又接受了近代启蒙思想和西方伦理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以道德改造社会的思想。这一思想是以他的“大本大源”理论为基础.并以重视教育、组织团体、利用报刊进行文化宣传等为具体的方式。为达到通过道德改造社会的目的,他又提出了以“三达德”为主要内容的固民素质理想模式。青年毛泽东以道德改造社会的思想是他早期思想中最有光彩的部分之一,同时也体现了他早期思想中道德主义和唯意志论的倾向。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在对苏俄、德意、英美和世界各国近代文明进行冷静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陈独秀对于中国文化更新的路径问题作了新的思考。他提出,改造和提升民族精神,是中国文化更新的根本目标;社会嬗变与精神自省,是文化更新的两大条件;主动汲取西方现代文明,则是文化更新的基本路径。在“中学”与“西学”两大文化思潮激烈斗争之际,陈独秀无所避忌地举擎“欧化”旗帜,对那种借口“国情”、“中国特点”,实则是拒绝现代民主制和市场法则、害怕自由主义思潮进入的政治势力以及狭隘的文化自是、排他心态予以坚决抨击。陈独秀对中国文化发展路径的这一新思考,实为数十年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先声,值得今人反思与回味。  相似文献   

15.
潘小燕 《文教资料》2008,(27):70-73
中国近代是一个风云翻滚的大动荡年代,也是一个爱国思潮蓬勃发展和爱国志士迭出的年代.在这种背景下成长着的陈独秀,一直站在时代前列,适应和推动着历史潮流的发展,他是近代中国一批批不懈地寻求救国真理的先进分子中的一名典型代表.而支配他早期言行的主导思想和督促他不断适应历史潮流的主要动力,正是他的爱国主义思想.这种爱国主义思想,随着社会运动的变迁而演变,随着社会思潮的兴替而发展,它也是陈独秀早期成长的主要标志和本质特征.因此,对陈独秀新文化运动前爱国主义思想演变历程的考察,不仅有助于对陈独秀本人的早期成长及对其一生作出更全面的历史的评价,还有益于增进对中国近代史,尤其是近代爱国主义思潮发展历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西化思潮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中国的西化思潮是对鸦片战争后凭借其坚船利炮来到中国的西方文化以及由此引起的中国文化危机的回应,是近代中国的志士仁人对中国文化出路的一种选择,其最早源头可追溯到晚清,严复是它的最早代表人物之一。进入民国后,特别是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发端于晚清的西化思潮兴盛起来,并与文化保守主义思潮、马克思主义思潮一道,成为活跃于中国现代思想文化舞台上的主要文化思潮。前期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之为"西化运动",但陈独秀、胡适等人不像有的学者所指责的那样是"全盘西化论"的倡导者和主张者,也没有"全盘性反传统"。当历史进入到30年代,西化思潮又有了一些新的引人注目的发展,这就是"全盘西化论"的提出。西化思潮是以传统文化不适应现代生活、不能实现现代转换和西化等于现代化这样两个错误的理论认识为前提的,因此它不是对中国文化出路的正确选择,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它存在的历史价值和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民性改造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一股重要的思潮,陈独秀国民性改造思想在这股思潮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股思潮,本文试图从对国民劣根性表现的揭示、国民劣根性形成的原因、国民性改造途径等几个层面,对陈独秀国民性改造思想进行一些个案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的文化民族性思想是毛泽东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民族的文化精神、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对西方文化的批判与吸收三重意蕴.当代中国的民族文化建设应当坚持毛泽东的文化民族性的指导思想,积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八字方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9.
论陈独秀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陈独秀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刘国华毛泽东在三十年代回顾自己成长为共产主义者的人生道路时,认为陈独秀对他的影响最大。毛泽东这种看法的根据在哪里?笔者以为,这是由于陈独秀所表现的现代人生观和现代人格,引起了青年毛泽东的强烈共鸣,对其人生观的形成和人格和塑造...  相似文献   

20.
黄质夫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乡村教育先驱之一.他的乡村教育思想源于他对当时民情、教育的深刻认识和反思,对西方乡村教育思想的辨证的接受,以及对自身教育实践的总结.黄先生的"以学校为中心,改造乡村"的服务观,"教师第一"的师道观,"工学结合"的教学观、实践观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特色和重要内容.这些极有建树的思想认识,为农村职业学校在办学定位、师资建设、工学结合等方面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