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编的话     
五月是个充满了生机的月份。五一劳动节过后,就是母亲节,首先老编要向天下的母亲说一声:母亲节快乐! 为了表达我们和所有读者对母亲的敬意,在这一期里,我们集中编发了一些歌颂母亲,赞美母爱的文章,《血鞋》、《母亲给我剃头》、《我的母亲》、《母亲送我上学》、《爱》,读来让人感动。老编还在《自己的故事》专栏中特别  相似文献   

2.
一、活动目标认知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母亲养育子女的艰辛。情感目标:感受母亲的平凡、伟大,培养学生热爱母亲、报答母亲的思想情感。意志目标:学习母亲的勤劳、善良、无私、顽强,培养刻苦学习、百折不挠的精神。二、活动准备1.准备好影碟机、电视机、碟片、录音机、磁带。2.全体同学以《我的母亲》为题写一篇文章,准备发言。三、活动过程主持人甲:各位同学、老师,主持人甲乙:大家晚上好!主持人乙:时光匆匆,又值母亲节。主持人甲:母亲是平凡的、普通的!主持人乙:母亲是勤劳的、善良的!主持人甲:让我们一起演唱《妈妈的吻》,共同感受母亲…  相似文献   

3.
《春蚕》一课的理解和教学建议吉林省教育学院邓治安一、内容理解《春蚕》一课通过母亲为了给子女筹集学费而不辞劳苦地养蚕的事,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的真挚的爱和“我”怀念母亲、爱戴母亲的思想感情。文章共写了九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养蚕季节怀念母亲;第二自然段讲母...  相似文献   

4.
五月,鲜花盛开,又是一个母亲节。想到了《猫》,那个曾感动过很多人的关于母爱的Flash。同一事物,视角不同,感受和领悟便不同。关于母爱,作为受方的孩子和作为施方的母亲,又会有怎样不同的体会呢?我们不妨通过张彤和张牧笛母女共同观看《猫》后写下的文字,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5.
五月,鲜花盛开,又是一个母亲节。想到了《猫》,那个曾感动过很多人的关于母爱的Flash。同一事物,视角不同,感受和领悟便不同。关于母爱,作为受方的孩子和作为施方的母亲,又会有怎样不同的体会呢?我们不妨通过张彤和张牧笛母女共同观看《猫》后写下的文字,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6.
导入新课。母亲是平凡的,伟大的,母爱是神圣的,无私的。课文《春蚕》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平凡的慈母为供子女上学而饱尝艰辛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共同感受这位母亲对子女深深的爱、浓浓的情。首先,谁能向大家介绍家蚕?整体感知。学生听课文录音,边听边划记自然段,想一想:蚕的生长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分段细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想: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后,出示幻灯片:解放前,我们家很穷,母亲就靠养蚕换点儿钱,给我们姐弟俩交学费。教师点拨:“就靠”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后,齐…  相似文献   

7.
不锁的门     
《初中生》2007,(13)
云博对你说:母亲的爱,我们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只能用虔诚的心去领会。母亲总是用无言的行动来表达对子女至深的爱意,我们一生都无法报答。请欣赏《不锁的门》、《饺子》。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颓败线的颤动》蕴含了丰富的怨恨情感。文中的母亲以出卖肉体的屈辱养活了子女,却被子女怨恨鄙视。子女的怨恨导致母亲内心的痛苦、愤怒与怨恨,使母亲最终进行绝望的复仇。论文运用马克斯·舍勒的怨恨理论,详细解读文中子女对母亲的怨恨和母亲对子女的怨恨这两种情感,从而深入揭示鲁迅爱与复仇的生命哲学意识。  相似文献   

9.
罗贝 《初中生》2007,(5):46-47
尘衣拨号:5月又来了!正如前面的诗歌《母亲》中所问,你能体会出“母亲”的含义吗?本月特别编辑《母亲》《从此,烛光已远》和《蝴蝶儿满天飞》等文章,希望大家多给母亲一些真诚的祝福,不仅仅在“母亲节”这一天。当然也愿意我们的母亲,能多给予子女一些温暖,只要不是溺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云博美文坊     
索蒙 《初中生》2007,(5):28-29
云博对你说:母亲的爱,我们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只能用虔诚的心去领会。母亲总是用无言的行动来表达对子女至深的爱意,我们一生都无法报答。请欣赏《不锁的门》、《饺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正母亲节,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她给予了子女无私的爱。五月,阳光灿烂,暖风拂面,在这亲情融融的季节里,2014年的母亲节如约而至,为了让我们小三班的孩子们从小感受到母亲的伟大和无私,体验到母亲的辛苦以及对孩子全身心的爱,从小在心里点燃热爱与奉献的火花,学会感谢母亲、感激生命、感恩生活,我们琥珀一幼小三班结合本班幼儿年龄特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有一部《列女传》,又叫《古列女传》,作者是西汉的刘向。《列女传》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妇女人物传记,共记载了105位妇女的事迹。其中,“母仪篇”是专门为教子有方的母亲所立的传记,记述了各位母亲培养教育子女的情况和经验。所谓“母仪”即母亲的榜样。在古代社会里,传统的伦理观念是男尊女卑,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不论在社会上,还是在家庭里,妇女都受到歧视。然而,在抚养教育子女中,母亲却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母亲成为子女日常生活中的抚养、管理、教育者,子女的成长、  相似文献   

13.
<正>谈到家庭教育,胡适曾在1908年9月6日的《竞业旬报》上写过一篇《论家庭教育》,其中说道:"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父亲,而是母亲,所以说,我们现在要改进家庭教育,起始第一步便要大力开办女学堂。"可见,胡适认为要想教育好子女,母亲对孩子的教育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胡适能有这样的想法源自于胡适有一位善良、尽职尽责的好母亲冯顺弟。读过《我的母亲》一文的人都知道,在这篇文章中,胡适对我的母亲冯顺弟是充满着浓浓的感激与怀念  相似文献   

14.
五月的雨滴     
五月的雨滴,是熟透了的葡萄,一颗,一颗,落进大地的怀里。这是酿造的季节啊!到处是蜜的气息。到处是酒的气息。韦苇:五月,大地母亲让我们看到她竟有如此巨大的潜能,天上洒落的雨滴,她能酿成蜜,酿成酒。五月,是大地母亲向我们充分展示美丽的季节。五月,是大地母亲向我们充分展示丰富的季节。五月,是大地母亲向我们充分展示繁华的季节。五月,也是大地母亲让我们看到她的慷慨的季节——她所有的一切都给我们,她所有的一切都准备给我们。当我们行走在五月的雨中,我们是不是也能走出一些诗人的情怀呢?五月的雨滴@雷抒雁 @韦苇…  相似文献   

15.
乍读《春蚕》(九义教材小语第六册),只觉语句简明、文脉清晰:再读《春蚕》,才感受到作者不动声色叙述里的情感张力,这种力来自“母亲”对子女的关爱和子女对“母亲”的感激。据  相似文献   

16.
我女儿小雪今年13岁,在读初中。不久前,因小雪父亲孔某婚外恋导致我们离婚,小雪随我生活。当初,小雪反对我们离婚,但孔某不顾孩子的感受执意离婚,这使得小雪对他怀恨在心,心存阴影,所以每当孔某来探望时,小雪都躲避不见,而且接连几天情绪低落。见此情况,我劝说孔某不要再来探望了。但孔某说小雪还是个未成年人,他有权利也有义务来探望,小雪也不能拒绝他的探望。请问:未成年子女可以拒绝父亲或母亲的探望吗?汤燕探望权,是指夫妻离婚后,与子女分居的父或母享有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探视子女的权利。我国《婚姻法》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  相似文献   

17.
<正>母爱像花,以无言的淡淡馨香带给子女平凡却真挚的爱;母爱像花,绽放出最美丽的姿态,却只为孕育果实积蓄力量;母爱像花,即便凋落亦化作春泥滋养新花。母爱以其无私伟大的光辉成为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许多作家以花寄情,写下了他们对母爱的体悟,谱写了动人的母爱赞歌。下面,让我们共同欣赏泰戈尔的《金色花》、冰心的《荷叶·母亲》、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感受真挚动人的母爱赞歌。  相似文献   

18.
朱德同志的《回忆我的母亲》,紧紧围绕主题选材、组材。立意深刻,选材恰当。是叙事散文的典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一、精当的选材。《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文字朴实,感情真挚的散文佳作。文章在选材方面,选材精当,独具匠心。母亲是作者最熟悉的人,可写的材料一定很多。但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共产主义战士的朱德同志具有博大的胸襟,没有把《回忆我的母亲》写成一般性回忆母亲的文章,而是通过对母亲的回忆,表达对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赞颂之情。因而作者的选材十分严格。一方面围绕母亲的勤劳俭朴,选择了母亲对子女“一手抚…  相似文献   

19.
《春蚕》一文主要讲母亲为了给子女交学费而养蚕的故事。字里行间处处赞美了为子女求学不辞辛劳的母爱。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母亲的辛劳和母爱的伟大是教学的重难点。为突破重难点。可作如下设计。  相似文献   

20.
《金锁记》是张爱玲的代表作品,讲述了曹七巧用黄金的枷锁劈杀了她自己和子女的命运的悲剧。本文主要以虐恋文化背景下分析七巧与子女的关系,揭示了母亲与子女的施虐和受虐的关系。以及在父权社会中,女性在父权缺席下对权力和欲望的僭越。七巧和子女的关系是变态和扭曲的,这种关系与张爱玲和她母亲的关系也构成了一种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