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于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欧洲诞生以来,比较文学史上接踵出现了三大流派:即一、注重文学之间“关系”的法国影响研究学派;二、强调跨学科体系和各国文学之间“比较”的美国平行研究学派;三、研究文学现象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拓宽比较文学研究空间的苏联学派。以上各学派都以自己理论上的优势,奠定了他们在比较文学史上的地位。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比较文学趋于理论化的倾向十分明显。这种为理论而理论,在抽象概念上兜圈子的“客里空”研究风气,使得比较文学这门充满活力、前途广阔的学科,进入了一个非常狭窄的研究天地,门户森严,气息奄奄。  相似文献   

2.
在《八十年代中国文学现象研究》中曹文轩指出:近二十年来的文学格局,有其不完善的地方,其中有两大的思路,一是主张写实,一是倾向实验,缺乏古典。而在他的一系列小说创作中,我们处处可以看到这久违了的“古典”。本文主要从“神秘性”,“成长小说”,“无根的漂泊性”三个方面来探索曹文轩小说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作为对古代文学中的非“人”化倾向的全面反动,中国现代文学表现出浓郁的人文情怀:将文学作为“人”谋求民族、阶级独立的工具,鲜明的平民化色彩和多角度、多层面的人文透视。文学从形象到思想由此获得了现代性品格。其原因主要是“人性”观念的嬗变与西方文学和哲学思潮影响的结果。探讨这一问题,有助于发现某一时期的精神生活、思想观念与文学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利于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类文学自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一直是裹在一片嘈嘈切切众声喧哗的声浪中,文坛热闹异常,噪动勃发。然而从八十年代末开始,中国文坛似乎让人感到格外地沉静孤寂,作家跃跃欲试、新作竞相推出的气势减弱,与此同时,文学创作出现个人化、理想化的趋向,认识审美价值不高的媚俗倾向明显,畅销书形成一股冲击波撞击着文化市场,有部分作家政治热情使命意识淡化,商品意识加强。于是,文坛出现了文学走进“低谷”的哀叹,掀起了“文学低谷”问题之辩,产生了“我们能否走出文学低谷”的忧患意识,同时,文坛又回响着走出“文学低谷”的呼唤,令…  相似文献   

5.
“女妖”是幻想文学中常出现的形象之一,透过这一形象,可以揭示出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对车培晶的新作《我的同桌是女妖》中出现的新女妖形象作以分析,其对魔法世界的否定和颠覆,也预示着对人自身价值力量的一种肯定和建构,承载着中国独特的民族文化精神。同时,这一形象变异也为幻想文学的创造埋下了一粒新品种并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6.
中国当代文学中有着众多的“多余人”形象,“多余人”形象的流变展现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人们各种丰富复杂的社会文化心理内涵。这些“多余人”因对传统的不同态度,判然分为了痛苦的先觉者和执着的固守者两类,寄寓着两种对于现实的批判态度。“多余人”不仅是一种文学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古今中外“多余人”的不断出现和文学对“多余人”的反复书写构成了一个“原型”。作为一个复杂的矛盾统一体,“多余人”形象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现实意义和深邃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7.
“多余人”这一文学形象在19世纪的俄罗斯文坛出现之后,就以一种流动的文学形象出现在20世纪的中国文化转型时期。处在中西方文化冲突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备受社会影响,他们在传统的坚守与现代的反抗中形成了二重性格,成为中国式“多余人”。本文将对巴金笔下的李冷、觉新和汪文宣的矛盾性格进行探析,从而发掘此类“多余人”对中国文化转型时期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8.
“重返八十年代”是近年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文章认为“重返八十年代”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构建80年代文学与政治之间的复杂关系,消除80年代文学与50—70年代文学之间的简单对立,进而建立当代文学的整体性话语系统;二是通过将80年代“问题化”,打破已经被人们视为常识的自80年代以来一直支配当代文学研究的思维模式。“重返八十年代”的成绩主要是揭示了当代文学史叙述中的“八十年代”意识,“再现”了那些被“遗失和扭曲”的文学现场。“重返八十年代”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打捞”历史的做法难以实现揭示80年代文学“政治性”的目的;2.被“打捞”上来的历史及其“政治性”有可能对另外的历史及其“文学性”产生新的压抑;3.“重返八十年代”研究依然带有“二元对立”的思维倾向。  相似文献   

9.
在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的西欧文坛弥漫着一种怀疑悲观、忧郁厌世的情绪,被称为“世纪病”。大约一个世纪后的中国五四文学中也出现了一批孤独忧郁、悲观绝望的文学形象。本文通过分析二十世纪初中国五四文学中出现的“多余人”形象与十九世纪初西欧文坛上出现的“世纪病”患者群像的渊源与流变,揭示世纪末思潮对五四文学的深刻冲击。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及近代的学作品中,“病美人”、“弱书生”之类的学人物形象和人女性化自喻艺术手法频频出现,说明一种“病态美”充当着学和日常审美倾向的主流之一。不仅是在对女性和女性形象的审美上,在对男性和男性形象的审美上以及在整个传统化的美学视野中,都普遍存在着崇高品格缺席而“病态美”泛滥的现象。对“病态美”现象的分析与解构,可以促进纯粹而抽象的美学理论和艺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1.
明代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弘治七子”(史称“前七子”)为排除“台阁体”诗文和“理气诗”、“八股文”等虛饰、迂腐的文风而倡“复古”——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确有其积极意义。然而“前七子”在率领“文学复古运动”的过程中,至正德年间却出现了分化:李梦阳倾向于刻意拟古;何景明则倾向  相似文献   

12.
网络文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塑造的女性文学形象,与传统文学相比较,不仅在总体上有不同的价值取向,而且在文化内涵及价值意义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别。在娱乐化的传媒语境下,网络文学女性形象“被观看”,“被消费”的弱势地位更为凸现;网络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总体上出现狭窄化、片面化的倾向;博客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3.
一涪陵作家以乌江文学相号召,已是文学相对走向沉寂、也走向深思熟虑的九十年代初。沉寂中可能会出现新的机遇,可能会给文学大挤压中的这一方地域创造崛起的条件。这个有几分执拗的想法确为后来的实践所证明。乌江文学的渐次生成,则可以追溯到八十年代中期。这是文学的“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诸侯割据,群雄争霸,其中,植根于“文化热”大文化背景的“寻根派文学”影响尤为深重。涪陵作家于这场文化和文学的大潮涌中受益不少。旗帜和口号于任何时代都必不可少。涪陵作家以这时已然具备的素养,来探究脚下这方水土与自己以及文学的…  相似文献   

14.
唐诗中的胡人形象-兼谈中国文学中的胡人描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形象学理论视角看,唐诗中胡人形象往往沿两条路径塑造,一是尽可能地被描绘得具有华夏中土人的情感指向和日常习见习感的伦理关怀;二是极力地强调胡人与中原人的不同之点,并不以这些不同存在的就产生歧视(个别的除外)心理,往往还是觉得新奇有趣,甚至倾向企慕。这是对华夏固有的“夷夏之辨”的一种挑战,表明了中国文学中对于非汉族的空前宽容,这是一种迹近正常的对外心态,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一、文学形象与文化负载的界说  关于文学形象 ,赵炎秋教授在其新著《文学形象新论》中从作品的角度定义为 :“形象 ,就是形式化了的生活。文学形象 ,就是通过语言形式化了的生活。”[1] 他认为 ,文学的本质是形象。赵先生的这一论述是在分析了中外文学理论关于文学本质情感论、形式论、语言论及传统的形象论的基础上得出的 ,正如童庆炳教授在该书的《序》里所说的那样 ,“赵炎秋很熟悉 19世纪的文学 ,也很熟悉 2 0世纪的文学” ,“其推论的背后有文学史的支撑” ,“达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赵炎秋的这一论点看似普通 ,但却有‘正本…  相似文献   

16.
从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现代派文学在中国热闹了一大阵子,表现在:人们争相阅读西方现代派文学作品,人们摹仿现代派文学手法写了一些“朦胧诗”,“荒诞小说”,“荒诞戏剧”等。我们不妨称之为“现代派文学热”。这不仅是一种文学现象,而且也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心理现象还有:由《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文学是以五四文学为开端的,所谓“五四文学”仅是一个时间概念。它起始于1917年的文学革命,而终于1927年,大约有十年的时间。作为现代文学史的开端,许多文学史家都给予它极高的评价,而对五四文学中的功利主义倾向却少有论述,然这功利主义的倾向却影响了整个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  相似文献   

18.
文学即人学。从文学形象的本质来看 ,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它是对人性和人的本质的艺术揭示与形象概括。美国现代作家海明威 ,把文学创作形象比喻成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 ,形诸文字的东西是看得见的“八分之一” ,而作品隐藏的内容则如同冰山在水下的“八分之七”。这就是所谓的“思想大于形象” ,换句话说 ,文学总是能提供比其形象自身更多的意蕴。这些作品的深层意义 ,作家没有直接说出 ,而且是越隐蔽越好。这就要读者深入其中 ,加以体会揣摩 ,揭示其意蕴。从文学教育的功能来看 ,黑格尔说得好 ,“文艺的真正职责在于帮助人认识到心灵的最高…  相似文献   

19.
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 ,是在现代第一代女作家创作进入沉闷期时出现于文坛的新秀。她对文学的主要贡献是塑造了“莎菲型”女性的系列形象。其创作显示了中国女性文学的新发展 ,在现代中国女性文学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一坚持以人为思维中心的文学本体论,着重从文学与人的关系这一特定角度来观察和研究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应是一部“人”性史,应是民族解放、阶级斗争的形象史,应是解放人生奋斗的形象史,应是现代人的心灵演化史。无论从中国现代文学的创造主体还是从其对象主体及接受主体看,思想解放是其重要而基本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