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知考生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没有:现在高校开设的专业越来越倾向于多种专业知识的结合,而就业市场上的信息也告诉我们,企业急需能掌握多种信息知识,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如果你是计算机专业的,不新鲜;如果你是日语专业的,也不新鲜,但是,如果你在大学里学的是偏重日语教学的计算机专业,那么找工作的时候,就有大大的优势。如天津科技大学开设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相似文献   

2.
刘昕 《海外求学》2004,(16):44-45
准备去德国留学的学生都非常关心德国有哪些名牌大学?哪些专业在什么大学最有权威?可是在德国,想给大学排座次似乎是件难事,德国的大学没有统一的管理和统一的办学要求,各州甚至各学校自主管理,因此很难综合评分,很难说哪所大学是最好的。德  相似文献   

3.
  蓉等 《广西教育》2014,(8):28-29
“如果当时没有老师的专业指导,可能我的大学梦就要断送了!”2014年即将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的林莲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班上倒数,到后来考上大学,老师们给了我许多专业的指导,这对于我而言是一辈子的财富!”林莲清是一个“半路出家”的特长生,直到高中才开始学音乐。她说,如果没有容县中学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不是学校里多彩的活动锻炼了自己,她很难想象自己能考上心仪的大学,更难有机会成为一名音乐教师。  相似文献   

4.
你说世界上有哪所大学是学做冰淇淋的呢?没有,任何大学都没有这个专业.所以,公司在招聘时并不太强调专业.在大学中,学生获得的是什么--不仅仅是知识,而是综合的东西,是一种思维方式,是能力提升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美大学本科专业建设的比较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建设是指专业的设置、调整及其管理。专业建设是大学的基本建设。自主设置和调整专业是大学遵循教育规律之举,也是大学依法自主办学的权利。目前,由于我国现行的过于刚性的“显性模式”的专业建设体制自身的局限性,政府、大学、市场三还没有真正有机统一起来,大学专业设置大同小异——重点大学无重点,地方大学无特色,专业建设的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国家未来发展急需的高新技术类专业人才、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供给不足;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性人才培养薄弱;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重视不够;一些大学重专业外延发展,轻专业内涵建设的倾向严重;大学主动适应社会变革需要的自我发展、自我调整的专业管理机制有待形成。”因此,分析借鉴美国大学专业建设的一些长处,改变我国大学本科专业建设是部门权力、单位利益,是主管部门“统、包、管”、大学“等、靠、要”的传统计划经济的专业观,树立专业建设是承担责任、是迎接挑战、是自负后果的市场经济的专业理念,改革现行单一的僵化的国家专业建设体制和模式,建立“由点到面”、“抓大放小”、“国家一地方一大学”三级共建等多元专业建设体制和模式及其协同促动机制,将有助于专业建设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英国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一般在图书馆专业学校或是综合性大学的图书馆学院里进行,主要方式是图书馆员参加图书馆专业学校开设的不同等级的证书课程,或者短期的培训课程。 一、中级证书教育 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对职业图书馆员的需求量增加,新的图书馆学校不断成立,有些图书馆学校就设在综合性大学里。学校的教学大纲是按照英国图书馆协会规定设置的,学制两年。参加图书馆专业学习的图书馆员一般要求已具有大学毕业证书,但有的大学也接受没有大学毕业证书的图书馆员,他们可以直接学习研究生课程,并可以获得图书馆学硕士学位。 二、高…  相似文献   

7.
没有谁的青春不曾迷茫,没有天生的英雄,也没有永久和彻底的凡人。就像电影《一代宗师》里面说的: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其实,梦想就在你内心的深处,不曾离开,只要你聆听它,自然就会进发惊人的力量!今年是我在大学工作的第十一个年头,这里我想分享两个身边大学生的成长个案。小D:21岁的梦想小D在大学学习的专业是生物工程专业,在我所工作的大学,这个专业并不是优势很明显、排名靠前的所谓好专业。该专业的学生大多是第一专业志愿落榜后被调剂到该专业  相似文献   

8.
于发友 《宁夏教育》2004,(11):39-39,41
教师的专业发展制度逐步成为大学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发达国家,大学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小学教师的学历都提高到大学毕业以上的水平,同一教师培养机构分别培养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在学历培养程度上没有差异,只是所学课程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专业发展制度逐步成为大学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发达国家,大学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小学教师的学历都提高到大学毕业以上的水平,同一教师培养机构分别培养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在学历培养程度上没有差异,只是所学课程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创建研究型大学,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本科教育。事实上,研究型大学的重要基础还在于本科教育。但是,目前人们对此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在世界范围内,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研究轻教学或研究与教学两相脱离的现象。如何在本科教育中将教师的学科研究与学生的专业学习有机地联结起来,这是值得研究型大学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教育》2006,(12):28-28
她是一个独生女,没有阳光雨露,却肩负家庭重担;她是一名贫困生,没有垂头气馁,却微笑坦然跟贫困作斗争11年。“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甘于贫困而不能自拔的心态,可怕的是你没有自强自立的行为!”她凭借自己坚强的毅力和勤奋的精神,从初中到大学一路克服苦难,过关斩将,在2001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在大学期间两次获得特等奖学金,在《中南大学报》上发表文章20多篇。  相似文献   

12.
菅凤艳是在2002年底获得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专业本科毕业证书的,也是该专业在全省的首届毕业生之一。次年,她又获得河北大学工科学士学位,在自考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中,她终于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3.
方向 《教育与职业》2006,(28):74-74
在今年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的校长纷纷建议,本科阶段应取消管理,法律等专业。建议取消的理由主要有:本科生年纪小,没有相应知识背景和必要阅历,不适合从事管理学专业,就业也很难;专业的法律人才需要高层次的知识结构,本科层次培养的法学专业毕业生很难从事相应的工作,并且在国外高校中很多专业是没有本科生的。也因此,教育部正在酝酿调整大学专业目录,一些现有的本科专业可能明后年将不再设置。  相似文献   

14.
徐媛 《高中生》2012,(27):43-44
名校不一定所有的专业都是No.1现在的高中生对大学的选择越来越多了,不少人面临的问题是选内地大学还是选境外院校,是选名望大的院校还是选择专业强的院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虽然是国人心目中最好的学校,但并不表示它们所有的专业都是No.1,且不说许多专业它们根本就没有,单就有的专业而言,北京大学的地质专业就没有中国地质大学相应专  相似文献   

15.
我选择了青年共产主义学校给排水专业92级学生方芳进大学之前,我既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也没有什么坚定的信念,我只是尽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一切。走进大学校门,在慎重考虑之后,我选择了青年共产主义学校的学习。我开始接触一些理论书籍,从中了解一些共产主义知识。...  相似文献   

16.
大学不能没有特色,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命力。大学特色是一所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的综合形象,由多种特质所决定,既包括有特色的大学文化,又包括有特色的学科和专业,大学文化建设和学科建设是一所大学特色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缺一不可,只有特色文化与特色学科建设并举,才能形成真正的大学特色。  相似文献   

17.
目前,绝大多数大学初任教师是在没有教育实践的情况下开始自己教学生涯的,教学专业发展能力缺失。对大学初任教师而言,教学研究也是一种学术研究。研究大学初任教师现实的工作境遇,"内、外"兼修,探求有效的大学初任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策略,帮助其顺利实现角色转换,成功实现教学专业发展,是一件迫在眉睫而且意义重大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8.
梁晓 《上海教育》2007,(7A):40-41
这个排行榜所坚持的重要原则就是只比专业,不比大学,因为在“中心”看来,世界上没有所谓“最好的大学”,名牌大学有弱项,名不见经传的学校也可以打造出“金凤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大学不能没有特色,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命力。大学特色是一所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的综合形象,由多种特质所决定,既包括有特色的大学文化,又包括有特色的学科和专业,大学文化建设和学科建设是一所大学特色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缺一不可,只有特色文化与特色学科建设并举,才能形成真正的大学特色。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60年代,韩国经济快速发展,这主要是由于教育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贡献,但同时也引起了一些问题,其中之一便是升学的问题。在韩国,办普通高中就是为了帮助学生上大学。因此,教师为了增加学生的知识量,而将一些简单的、重复性的内容传授给学生,而对智力较好的学生却没有相关的职业指导。对于每年未升入大学的落榜生来说,必须再等一年参加第二年的大学入学考试,还有一些高中毕业的落榜生还没有做好充分的技能准备就直接进入了社会。另外,即使那些上了大学的学生,对其所学专业也没有任何兴趣,同时更不会努力学习。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