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宋发江 《学周刊C版》2014,(12):223-223
李商隐《锦瑟》一诗的主题,“人莫晓其意”,历来是众说纷纭.有“咏瑟”“悼亡”“爱姬”“自伤”“夫妇琴瑟”忧国”“适怨清合”之说.这使得人们异常关注该诗的整体解读,却忽略了对字词的深度理解.诗句“一弦一柱思华年”中“思”字的理解就很少关注.  相似文献   

2.
宋桂奇 《学语文》2006,(6):45-45
人教版高三册《近体诗六首》中选有李商隐《锦瑟》一诗,其题下注释云:  相似文献   

3.
陶晓跃 《师道》2005,(4):27-28
“一篇《锦瑟》解人难”(王渔洋《论诗绝句》)。《锦瑟》,李商隐这首七言律诗,仅仅五十六字,却引出历代诗家的纷纭众说,有的以为是歌咏瑟声的“适、怨、清、和”的音乐意境的;有的以为是为一个名为锦瑟的侍婢而作的情歌;有的以为是诗人悼念亡妻的挽歌;  相似文献   

4.
宋桂奇 《语文知识》2006,(10):39-39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近体诗六首》中选有李商隐《锦瑟》一诗,题下注释云:  相似文献   

5.
李商隐的《锦瑟》是中国古代文人诗中解者最多、聚讼最繁的一首。通过“以诗证诗”的考证和对诗本文的解读可以看出,《锦瑟》诗实际上是诗人自弹瑟曲的一次心灵体验的诗性记录。诗歌表达了诗人弹瑟前由瑟形、瑟貌引发的年华感思,弹瑟中由瑟声、瑟境激发的浸染着诗人之情、积淀于潜意识中之心象以及弹罢瑟曲对幻象幻境的思味和“惘然”而致的心灵感喟。  相似文献   

6.
李锐 《学语文》2011,(4):54-55
《锦瑟》(见卷首)一诗,李商隐在创作时到底想要表达何种情感,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却有探究、评价《锦瑟》一诗的权利,其实要读懂《锦瑟》就不能不了解李商隐和牛李两党的关系.就不能不明白李商隐终生仕途失意的现实.  相似文献   

7.
“思”辨     
<正>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必修三第二单元《李商隐诗两首》选录了李商隐的《锦瑟》,笔者将此诗作为重点篇目引导学生学习鉴赏。但是,在理解诗歌基本内容时,产生了一点疑惑,特此小文与各位专家商榷。李商隐《锦瑟》全诗如下: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首联中"一弦一柱思华年"句,课下注释将"华年"注解为"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关于"思"字,却没有给出具体的解释。或许是因为"思"字在各类文本和日常用语  相似文献   

8.
历来对李商隐《锦瑟》一诗的解读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仅就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而言,注家即有四五种常见的说法。在这些说法中,笔者赞同周汝昌先生的高论。他说:  相似文献   

9.
许多人认为文学是抒情的.主要在抒写性灵:许多人认为文学是写实的.主要在描绘社会人生:但是,他们却相对忽视了文学同样是可以言理的.即表达人类的智慧和观念之美。也许是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这方面的重要性吧.各种新编中学语文教材.不约而同地编选了许多古今中外哲理性文学作品。古的有李商隐的《锦瑟》、朱熹的《泛舟》、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等;今的有闻一多的《死水》、  相似文献   

10.
萧音 《甘肃教育》2005,(5):25-26
“一篇锦瑟解人难,可恨无人做郑笺”。历代评论家对《锦瑟》一诗的解读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这首诗的确难懂,因为它只有形象而没有直说。要真正读懂这首诗,应该去分析它的形象给我们的直接感发和感动及联想是什么,而不能去比附事实。  相似文献   

11.
李商隐《锦瑟》一诗的意旨向来众说纷纭。本文不对诗作唯一主旨的探寻,从作者人生际遇、诗作本身语言和用典的巧妙性,以及作者灌注其中的感情三个角度,讨论由“无端”生发出的“万端”体验,并且主张在赏析中超越字词的斟酌和考证,体会诗作中的“潜语言”。  相似文献   

12.
新编高中语第三册选了李商隐的《绵瑟》,诗题是取诗篇首二字而成,是一首无题诗,也可以说是一首古代的朦胧诗。这首诗的多义性令人无所适从,但她的美令人迷惑,却又不能割舍。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英美新批评复义、悖论和反讽等细读的方法,对李商隐的《锦瑟》诗作了新的诠释和批评。文章认为,在《锦瑟》诗中,诗人复杂精细的人生经验世界与艺术象征世界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一篇锦瑟解人难,可恨无人做郑笺”。历代评论家对《锦瑟》一诗的解读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这首诗的确难懂,因为它只有形象而没有直说。要真正读懂这首诗,应该去分析它的形象给我们的直接感发和感动及联想是什么,而不能去比附事实。李商隐是最善于运用意象的一位诗人。他诗中的意象、物象大都不是现实的,所象征和比喻的情意也往往难以用现实的理念来解说,因此给人以幽微窈渺而难以捉摸、难以理解的感觉,这当然与他平生的经历和性情有关。就李商隐的天赋资质来说,他似乎生来就具有一种纤细敏锐到几乎病态的感受和情绪。他对客观世界的审视,不…  相似文献   

15.
初读李商隐《锦瑟》,我们感受到的是意象的丰富与朦胧,以及诗中流露出的浓浓的抒情气氛,但怎么美又让人感到茫然。  相似文献   

16.
李商隐《锦瑟》一诗,每一联都代表了一种情境、一种心绪。在研讨时,我们发现"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两句诗所用的典故并非是课本里注释的,而是应作别解。  相似文献   

17.
李商隐是中国文学史上有意识地用“无题”的方式来摆脱题目对作品内涵的束缚,使读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感受力和联想力,通过自己的体验去寻求解答,从而获得审美享受的诗人,《锦瑟》是代表作,辞藻精丽,声调和美,集中体现了李商隐无题类诗的艺术意象美。  相似文献   

18.
李商隐的无题诗以其深沉、含蓄、朦胧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独特的文学现象。本文试图从模糊语言学的角度,运用模糊语言的理论对《锦瑟》多义与朦胧的成因做出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多解的《锦瑟》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空白和谜团,等待着我们去填充和解答,思维的空间因此被拓展,作者从追忆的角度试着再读它,力求从李商隐苍凉的心灵深处解读他无望的人生困境。  相似文献   

20.
望帝杜宇魂化杜鹃的故事妇孺皆知.历代文学作品均有涉及。如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关汉卿《窦娥冤》:“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