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指的是信息技术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深度融入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全面升级。从范式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正面临着技术与价值引领相冲突、新旧范式难融合以及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边界模糊等难题。对此,应在增强各主体数字素养、积极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新生态的同时围绕人本价值理念构建数字化转型共识,不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向心力、渲染主流价值情感底色。  相似文献   

2.
每当一种技术成为社会化应用时,它往往会以重构性姿态介入人类生活。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依托的现代数字技术就具有这种特质。随着数字化场景的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既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展,也产生了诸多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评价就是对数字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过程中的介入程度、实施效度、呈现状况、价值效用等问题进行测度和评判,它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规律性认识。当前,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过于关注变量评价、结果评价、单向评价,相对忽视增量评价、全过程评价、协同评价。循着“明晰评价界限”、“培育数字素养”、“反思评价方式”的致思路向,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评价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数字时代,数字身份将为“数字思政”带来新的发展动能。数字身份可以推动人的交往实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与实体身份存在“对望”、“对立”与“对话”的逻辑关联,具有身份“数字化”与数字“身份化”的价值向度。未来,数字身份呈现“区块链+数字身份”的技术进阶、虚拟出场与现实在场的自我同一、个性表达与深度交互的技术赋权、价值塑造与全面发展的育人本真等发展走向。基于此,要主动应对思想政治教育数字身份构建与治理的现实隐忧,从重塑数字育人的思维共识、融入教育教学的模式变革、提升教育主体的数字能力、健全监管治理的风险规约等方面构建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数字身份。  相似文献   

4.
由ChatGPT掀开的科技盛宴中,生成式人工智能凭借“合和共生”的基本逻辑,从人机交互、智能升级和共生发展等维度出发,为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带来新机遇。然而,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体系、价值功能、智慧形态和关系性质方面的内在张力也使得转型实践备受掣肘,难以体现教育内容的聚合性要求、彰显意识形态治理功能、凸显思政育人的实践智慧、生成人人交往的精神共同体。因此,须辩证地看待生成式人工智能赋权增能的历史实践,挖掘技术潜能的同时也应认识到技术限度,从整合教育形态、形塑技术生态、坚持价值赋魂和培育主体素养入手,激活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赋能密码,助力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向善向好。  相似文献   

5.
数字技术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性变革与功能性升级,重构了思想政治教育赖以生存的环境,驱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全系统、全结构的数字化创变。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成果体现在形成崭新的育人新形态。我们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基础、行动逻辑框架与路径取向,回应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转什么”、“如何转”、“谁来转”和“转去哪”等现实问题,促进数字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赋能,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要素、全流程、全领域的重构。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人类社会加快演进。作为整个教育数字化转型重要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随之发生系统性变革。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论内涵,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指向,围绕“整体规划、系统推进、分类指导、逐步实施、试点探索”的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思路,按照从素养技能提升、有效拓展空间、率先进行微数字化变革等路径,逐次推进、持续迭代,不断夯实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新生态的基石。  相似文献   

7.
数字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生存成为普遍现实,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必然趋势。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人的思想引导、价值观塑造为价值旨趣,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管理、评价等方面的系统变革、智能升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双向赋能的动态过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要明晰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技术融合中的潜生风险、内在张力以及进阶逻辑等,遵循“问题驱动+目标引领”、“伦理限度+功能效度”、“系统进化+迭代升级”的原则,在理论研究、基础建设、实践探索方面系统谋划、持续发力,以数字化赋能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数字社会的新境遇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样态、价值意蕴、权力建设进行重新架构,以更新对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储备。从数字社会的视角出发,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以融合数字技术肇始,以创造思想政治教育数字空间为生存基础,以沟通数字化身为主要工作方式,从而在数字社会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生存,继续完成社会化的学科使命。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新转向。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从辩证视角加以分析能够科学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趋势与现实机理。这就要从“守”与“变”的联动中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内涵,从“外”与“内”的交互中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动力引擎,从“上”与“下”的统一中探寻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0.
数字智能技术催生了教育的深层次变革和系统性重塑,驱动了教育全要素、全系统、全过程的数字化创变。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构建育人新形态的必然趋势和实践要求。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还面临诸多挑战。为此,我们要从推进资源供给、搭建育人场景、凝聚思政合力、涵养数字素养等方面探索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之一,做好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青少年微观教育环境有自己的特点,教育工作应该从家庭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工作环境的优化着手,创造一个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的转化就是为了检验理论成果的实践性,是为了体现在特殊价值关系中的价值属性问题。目前,思想政治理论成果的价值大部分没有挖掘出来,它的各种效益也都是隐性的。转化理论研究成果是其自身体现价值和发展的需要,也可以解决我们实际生活中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以“说服”为方式,以“预定的”、“正确的”价值为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已到发展的瓶颈,如何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为学生主体的思想道德,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困境的关键所在。本文试图以社会心理学为视域,通过厘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失成因,并在此基础上从主体性出发。以自主性、能动性及创造性为视角窥探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之道。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执政的政治优势,也是搞好改革开放,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命线.在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之际,加强、改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十分必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则,做到正确引导,民主讨论,以人为本,实事求是.在理论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借鉴吸收相关学科的知识理论;方法上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实践上应贴近实际,与群众生活工作相联系,理论、方法和实践都应不断地在探索中改进,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5.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是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运用,是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主动性、针对性、时效性的客观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中要注意突出地位平等,把握双向互动,教育内容应贴近现实生活,彰显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就业创业教育的有效载体,开展就业创业教育是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要求。实现就业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需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就业创业指导的全过程,在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内涵的基础上,狠抓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诚实守信教育与艰苦奋斗教育。  相似文献   

17.
网络的飞跃发展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但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在网络化的大潮中如何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相结合 ,是思想政治教育事业日益兴旺发达的保证 ,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仅仅是一种物质的载体 ,人在其中不可能摆脱其社会属性 ,网络社会的政治性和阶级性依旧存在。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建设不仅是可能的 ,也是必要的。我们需要建立一个融网络的技术与我国国情相结合 ,对未来网络社会具有优化导向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8.
面对当前新的形势和新的使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面临着范式危机,现实的研究范式难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的目的、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规律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的视野.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范式上实现与量化研究方法的兼容,不断补充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现实研究范式的不足,质的研究方法可以拓展和延伸为质的研究范式,逐渐转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新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结构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各构成要素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矛盾运动和交互作用而形成的若干子运行系统的有机组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的动态组合系统,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结构的最显著的特征。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结构对于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系统的整体功能、增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定位与建设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所属二级学科,是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重要决策。要正确判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定位,就要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为高校服务与为社会服务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上,要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既探讨学科体系的科学分类,又要根据实际需要区分轻重缓急,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