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掌 《中国广播》2012,(11):37-39
网络广播一方面展现了网络平台的自由性,另一方面又使传统广播媒介得以延伸。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了网络广播,即网络广播的概念及历史背景;网络广播的类型以及它的优势,包括传播技术的优越性。接受方式的便捷性,广播资源的无限性,传播载体的多媒体性等;网络广播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网络广播是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结合的产物,也是传统广播新时期在互联网媒体上的另一种呈现。此文比较了两种不同媒介广播的不同以及两者相结合的优势;针对网络广播表现出来的问题,分析了网络广播发展的必要性;针对必要性提出网络广播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文章的撰写围绕新媒体环境中的网络广播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展开,首先分析了网络广播的发展现状,阐述了网络广播和传统媒体广播的差异,而后分析了网络广播的发展趋势,即不断运用高科技技术、不断追求新颖、奇特的创意、坚持人性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网络广播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数字化、网络化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各种传统媒体纷纷掀起了与网络捆绑的大潮,广播与网络的融合,诞生了网络广播。目前,全世界的网络广播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网络为传统广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全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广播慢录节目的数据备份、发布系统实现了广播慢录节目的自动备份,并通过安全数据交换平台将广播慢录节目从音频网络发布到办公网络,实现了广播慢录节目的长期安全保存,解决了用户在办公网络中无法访问广播慢录节目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广播与网络的融合成为必然,本文以网络时代下的广播媒体为研究对象,回顾了网络广播的发展,分析了网络广播的传播特点,指出了目前制约其发展的局限因素,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崛起使广播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网络和广播的结合已经成为了广播发展的趋势,使广播增加了新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胡丽娟 《记者摇篮》2009,(11):80-80
进入网络时代,很多人认为广播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生存危机已经到来。但事实上,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崛起却给广播带来了新的生机,网络和广播的结合已经成为了广播发展的趋势,使广播增加了新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我国网络广播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十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日益成为现代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在互联网浪潮的巨大冲击下,传统媒体纷纷与网络联合,开拓新的发展领域,网络广播就是将传统的广播与先进的互联网结合的产物。网络广播的出现,为传统的广播形式带来了全新的生命力。本文主要是对我国目前网络广播的发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0.
2009年广播在新旧媒体竞合的大潮中积极寻求与网络的融合互动:一方面加强广播网站的建设;另一方面与商业网站展开合作,从而开拓了广播发展的新途径。本文对广播与网络融合的总体进程进行回顾,并就国家电台网络化发展做了重点陈述,进而分析网络元素在广播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1.
周远帆 《军事记者》2005,(10):55-56
进入新世纪,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崛起,各种传统媒体纷纷掀起了与网络捆绑的大潮,以期在与网络的结合中获得整合传播效应。广播与网络的融合,诞生了网络广播。网络广播(Net Broadcast,Internet Broadcast),即通过网络进行广播,通过在因特网站点上建立广播服务器,在服务器上运行节目播送软件,将节目广播出去,访问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运行节目接收软件,访问该站点,收听、收看、阅读广播信息。  相似文献   

12.
李伟 《青年记者》2006,(12):82-82
现在,各家电台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在网上可以即时收听或点播电台的节目。目前山东电台的“51TING”就属于这种功能相对简单的网站,已实现新闻、经济、交通等7个频道节目网上直播收听,每个主要栏目都可以进行在线点播。而在北京等地,还实现了网络与电台节目的互动和网上的广播节目视频。此外,大量音乐节目和广播剧可在网上收听或下载。于是,有人称之为网络广播。但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广播吗?广播网络化和网络化广播网络广播应该包含广播网络化和网络化广播两个概念。网络广播作为传统广播在网络上进行延伸,可以谓之广播网络化。就像前面…  相似文献   

13.
进入新世纪,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崛起,各种传统媒体纷纷掀起了与网络捆绑的大潮,以期在与网络的结合中获得一种整合传播效应。广播与网络的融合,诞生了网络广播。网络广播(NetRadio,Net Broadcast,Internet Broadcast),即通过网络进行广播,通过在因特网站点上建立广播服务器,在服务器上运行节目播  相似文献   

14.
李荣 《中国广播》2013,(3):62-63
本文对网络广播的概念进行了解析,并分析了其传播的优势:覆盖面广、用户多元化、互动性强、收听便捷。作为网络广播代表的微电台将成为延伸广播产业链条、加强广播节目互动交流的利器。在未来,网络广播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多媒体媒资库。  相似文献   

15.
正一、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的状态新媒体的产生,从某种程度上说,不仅没有成为广播的竞争者,反而促进了广播的发展,为广播打开了信息传播的另一片天地。1.广播与网络等其他媒介的非视觉互补——伴随收听优势广播是大众媒介中唯一的非视觉性媒体,然而当今这个时代,却是个崇尚视觉冲击的时代。与广播不同的是,网络是多媒体的形式,视觉元素却占有着重要的比重。广播与网络的相结合,正好形成互补。在这个信息  相似文献   

16.
作为第四媒体,网络使传统媒体的传播形态有了丰富和发展。广播的传播形态借助网络也变得多种多样,除了以广播节目在网络上的直播和点播为形态的网络广播外,播客这种新的形态正在进一步开拓着广播传播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17.
杨锦 《中国广播》2012,(7):43-45
网络的兴起,既为传统广播带来不可避免的冲击,同时,又在与广播的融合中改变、重塑了广播,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广播稍纵即逝、有声音而无图像、单向线性传播的缺憾,使广播通过与网络的互补,在更广的传播平台上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交互性的特殊优势,让广播等传统媒体遭遇了互联网的巨大冲击之后,开辟了广播与网络有机整合的发展之路. 网络广播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传统广播的网络化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峻岭 《新闻爱好者》2008,(12):118-119
传统广播网络化变革的基础 网络与广播的特性基础。传统的广播理论认为:由于线性传播的方式,决定着广播具有线性收听、可选择性弱,保留性差、过耳即逝等弱点。这一似乎难以改变的劣势在广播接触网络的时候却消失了。网络以其迅捷性、无限性、交互性及高度的向下兼容性在1998年5月举行的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被正式冠以第四媒体的称号。广播凭借网络得以规避固有的劣势。正因如此,广播媒体纷纷在互联网上建立Web站点,将自身拥有的音频信息资源优势与网络传播的优势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柳芳 《新闻前哨》2007,(2):88-90
网络广播应该包含广播网络化和网络化广播两个从属概念。有狭义与广义的区别。狭义的网络广播就是通过网络进行广播,这是一种流媒体技术,通过在因特网站点建立广播服务器,运行节日播送软件,将节目内容广播出去,访问运用计算机接收软件,访问节目运行站点,收听、收看、阅读广播信息。目前,网络广播收听的两种主要形式是直播和点播。本从狭义的网络广播说事,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