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新闻周刊》2006,(20):79-79
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以辛亥革命、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为时代背景,描写了世代生活在白鹿原上的白、鹿两家动荡岁月里的国仇家恨;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话剧,在经过三年的筹备之后终于被北京人艺搬上了舞台。  相似文献   

2.
《白鹿原》档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忠实的长篇小说处女作《白鹿原》,首先在《当代》杂志1992年第6期和1993年第1期连载,其后它的单行本于1993年6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白鹿原》在1992年与1993年之交的出现,就像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天空中突然升起了一颗耀眼的新星,格外引人注目。从那时到现在,近十年过去了,《白鹿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闻周刊》2007,(26):79-79
继《赵氏孤儿》之后,追求"一戏一格"的话剧导演林兆华将在8月推出又一部原创古装话剧《刺客》,可谓三年磨一剑。话剧《刺客》取材于豫让的故事。他为替旧主  相似文献   

4.
走进白鹿原     
《海南档案》2006,(1):24-24
由原西安市蓝田县档案局局长卞寿堂著、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走进白鹿原--考证与揭秘》一书已与广大读者见面。这部书是卞寿堂局长多年来翻阅大量档案史料、文献典籍,拜访许多名人、学者,踏遍蓝田的山川原野、村庄院落、历史遗迹,对蓝田的历史、人物、古今事情、轶闻趣事、民俗风情等进行考证、收集和研究整理的结晶。全书共34万字,由小说《白鹿原》的作者、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题写书名,《西安日报》高级记者、副总编牛象坤作序。  相似文献   

5.
从小说发表到电影改编上映已经过去20年。这部作品被认为是一部反映了大时代变迁的史诗,而对于小说争论和电影改编曲折的20年似乎也反射了一个新时代转型期的精神挣扎作为当代中国最历尽周折的小说之一,《白鹿原》衍生出一部更加历尽周折的电影似乎在预料之中。二十年来,不可开交的争论似乎在《白鹿原》里缭绕不去。这部气局堂堂的作品从一出生便路途艰辛:小说删改后才终于获得茅盾文学奖,影视改编迟迟不批,获准拍摄后又数次易主,一波三折。而好容易拍摄完毕,初剪版本还得到  相似文献   

6.
王斐斐 《新闻世界》2014,(8):338-339
本文以小说《白鹿原》的改编版本——广播剧版、戏剧版、电影版为研究对象,运用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理论分析文学作品跨媒介改编的媒介选择问题,得出媒介对信息具有偏向性的结论。并认为某种媒介并不具有相对其他媒介的绝对优越性,关键是找到最佳的媒介方式来获取、呈现、交流某条信息。  相似文献   

7.
张心巧 《今传媒》2012,(12):150-152
长篇小说《白鹿原》作为新历史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作家们新的创作思路和还原历史原貌的欲望。《白鹿原》在整个文学史的革命叙事中处于关键的转折阶段,呈现出与红色经典﹑革命历史小说等不一样的风貌,在政治层面是对革命话语的翻转和颠覆,体现出消解神圣﹑解构既有历史观念的立场。本文将从阶级模式、革命对象、革命政党、革命者形象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陈忠实用他的笔,建构了一面反观现代革命历史的镜子,超越了当代文学史上传统的革命叙事话语体系,使得《白鹿原》成为一道当代文学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风景。  相似文献   

8.
张心巧 《报刊之友》2012,(12):150-152
长篇小说《白鹿原》作为新历史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作家们新的创作思路和还原历史原貌的欲望。《白鹿原》在整个文学史的革命叙事中处于关键的转折阶段,呈现出与红色经典、革命历史小说等不一样的风貌,在政治层面是对革命话语的翻转和颠覆,体现出消解神圣、解构既有历史观念的立场。本文将从阶级模式、革命对象、革命政党、革命者形象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陈忠实用他的笔,建构了一面反观现代革命历史的镜子,超越了当代文学史上传统的革命叙事话语体系,使得《白鹿原》成为一道当代文学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风景。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闻周刊》2008,(1):79-79
司汤达的名著《红与黑》早已为中国观众熟悉,而话剧《红与黑》则是诞生170年来首登中国的舞台。  相似文献   

10.
继话剧《霸王歌行》上演后,国家话剧院推出的另一部原创大戏《天朝1900》,也将亮相。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闻周刊》2005,(5):72-72
改编自老舍同名短篇小说的《开市大吉》是一部充满了荒诞意味的作品,说的是几个完全不懂医术的骗子开医院,赚黑心钱,最后却落得皆大欢喜的故事。演员通过剧情和台词制造荒诞、幽默、讽刺的效果,制造一种“人艺式的荒诞”。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闻周刊》2007,(5):79-79
老舍的剧本和葛优的主演,无疑将成为话剧《西望长安》吸引观众的两张王牌。  相似文献   

13.
14.
一部由香港影星担纲主角的商业话剧.不但屡创票房佳绩.同时在香港、内地甚至国外华人圈获得很好的社会反响和口碑。这是内地的话剧没能做到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美式标准的幸福的关键词是娱乐,快、爽、疯狂消费,与此相对的关键词是慢、隐居、生活家、中国味。在地球人按美式标准统一幸福时,应当有人站出来说“不”。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闻周刊》2006,(37):79-79
相对于时下话剧舞台风风火火的实验剧,话剧《哗变》看起来有些沉闷和严肃。该剧原型是赫尔曼·沃克获得普利策奖的小说《凯恩号哗变记》,后来沃克亲自把它改编成同名话剧,上演后在百老汇乃至整个欧美引起了轰动。北京人艺1988年首次排演此剧时,特意邀请了美国著名艺术家查尔顿·赫斯顿担任导演。因为该剧角色都是清一色的男性,所以被戏称为“和尚剧”,但这却使整个演出充满了军人阳刚之气,舞台效果很震撼。此次是人艺时隔18年后的重排,排阵容强大,由冯远征代替老艺术家朱旭饰演魁格船长一角,任鸣担任导演,朱旭担任艺术指导。地点:首都剧场/…  相似文献   

17.
据《人民日报》报道,“《论语》热”是近年来学术界与文化界一种值得分析的现象。由此联想到一个问题《论语》有多少种读法?换言之,经典诠释的空间有多大?  相似文献   

18.
《白鹿原》作为一部恢弘的历史题材小说,在文学史上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自1997年获得矛盾文学奖后,更是得到人们前所未有的重视,《白鹿原》也进入了跨媒介传播时代。先后以秦腔、话剧、交响舞剧的形式重新搬上舞台,2012年小说《白鹿原》出版20周年,电影《白鹿原》的公映,更可以称得上是一件文化事件。本文通过对不同媒介形式的《白鹿原》文本分析,理清其传播轨迹,对比改编文本的不足与小说的差距,进一步对经典文学作品的传播价值、传播效果、跨媒介传播规律做出总结与探索。  相似文献   

19.
至今仍有不少出版人疑惑:一本写动物的、没有爱情、没有性、作者默默无闻的大部头小说,为什么如此畅销?  相似文献   

20.
《白鹿原》描绘的是一个以儒家文化为底蕴的家族半个多世纪的苦难历程,它在真实、深刻的认知层面上.展现历史生活的本来面貌,叙述人物的悲欢离合、生死沉浮。揭示出中国历史具有恒久性的本质,使这部小说成为民族历史的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