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医务监督在游泳训练中的任务之一是生理机能的评定。全面评定游泳运动员的训练情况,应包括教练员的训练观察,运动员的自我感觉和完成的成绩。生理评定只是一个方面。当前,在运动训练中普遍采用大运动量训练,如何掌握运动量及其强度是一个重要问题,运动量太小,运动员达不到一定的负担量,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就受到限制;运动量太大,尤其是持续得过久,使身体处于过度疲劳状态,也会影响训练水平的提高。医务监督就是要从医学的角度,制定运动员如何更合理地承担大运动量训练。一方面要协助教练员、运动员闯大运动量的关,使大运动量能练得上去,另一方面要防止过度疲劳。一般的疲劳肯定是有的,但应该能恢复得过来,不要太积压,或者是一旦出现了过度疲劳,能比较及时的调整回来。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国内已经运用尿蛋白来检查评定运动量和强度,我们认为这是评定运动量和机能状况的一种简单而易行的好办法,可以作为医务监督和评定训练强度的有效生理指标.几年来我们曾多次在大型速度滑冰比赛中,作过尿蛋白测定,发现运动员参加比赛后第一次尿均出现程度不同的尿蛋白增高,阳性率达99%.根据我们的观察、研究训练  相似文献   

3.
短跑运动员不同强度时唾液溶菌酶的变化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对 10名短跑运动员进行了为期 7天的不同强度负荷短跑训练 ,采用琼脂平皿扩散法测定了受试者唾液溶菌酶滴定值 ,并同步测定了血尿素和尿白蛋白作对照。结果表明 :唾液溶菌酶对中低强度运动负荷反应灵敏 ,所反映的机能状态与血尿素、尿AIb所反映的相似。提示 :唾液溶菌酶有可能作为运动员训练中运动量评定的无创性指标 ,但在大强度负荷条件下运动员唾液溶菌酶个体差异大 ,运用该指标进行运动量评定时 ,需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4.
随着运动水平不断提高,在训练中必须相应地加大训练量,达到最大可能地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如何最合适地加大运动量,则需要进行评定运动量的工作。检查尿蛋白、尿沉渣评定运动量为沿用已久的比较简单易行的方法。我们在1965年第二届全运会、全国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全国速度滑冰锦标赛和本省自行车、马拉松测验赛以及平时的训练中,对部分运动员作尿蛋白和尿沉渣检查,共605例。检查方法为在比赛后10分钟和晨起后留尿,用3%磺基柳酸3毫升加尿0.5毫升与标准管比浊法作尿蛋白定量;尿沉渣为经远心沉淀后在高倍镜(450倍)下计数。以下分别不同运动项目,统计检查结果,并分析说明:一、各种距离跑、速度滑冰和公路自行车比赛后即刻尿蛋白及沉渣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在大运动量训练中,如何应用比较简单的方法来评定运动量、运动强度的大小,评定运动员训练水平及大运动量训练后身体机能情况的好坏,是广大教练员、运动员、队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我所近十多年来曾应用不同的尿蛋白测定方法对较多项目进行了上万人次的测试与研究,感到在当前比较缺乏简易而有效的生  相似文献   

6.
运动负荷引起的蛋白尿,目前多数人认为是一种生理现象,是评定运动员机能状态、训练水平、运动量及运动强度的常用指标。但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尿中反复、大量出现尿蛋白,是肾脏的病理损害还是机能失调?需要进一步了解尿中蛋白质质的变化及量和质的关系等。近年来,由于电泳技术的发展,对尿蛋白的组成有了进一步认识。最早的有Slater等用纸上电泳方法测定各种病理性尿蛋白中含有全部血清蛋白成分。Ch.deVane St cyr 等则用免疫电泳研究了各种肾病性尿蛋白成分的变化。国内也有  相似文献   

7.
一、任务与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对中小学体育课密度、运动量的研究比较重视。但是,迄今为止,从国内外有关资料来看,在如何评定体育课运动量大小的方法和合理安排体育课密度、运动量的指标上,还是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认识,特别是在中小学体育课中,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性別特征和不同的教材项目,反映在密度、运动量上有什么特点,如何根据这些特  相似文献   

8.
晨练三问     
晨练时如何确定自己的最佳运动量? 能否掌握好晨练的运动量是晨练能否坚持下去和晨练效果好坏的关键。运动量太大,晨练后会使人出现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头晕、气急等现象,甚至会加重原有的疾病;而运动量太小,机体得不到充分的锻炼,也就不能取得应有的晨练效果。适量运动所产生的疲劳是有益的,此时,运动结束后,身体不仅可以很快恢复到原来的状况,而且还会超过原  相似文献   

9.
对高校篮球、足球、排球课运动量的测定和计算方洁的探讨天津大学邢庆和,高卫篮球、足球、排球是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的必修体育课程。据调查.目前全国高等院校对于篮球、足球、排球课运动量的测定及计算方法还没有比较合理的评定依据。本文探讨对篮球、足球、排球课运动...  相似文献   

10.
评定体育课的运动量,通常是通过教育学的观察,了解学生的自我感觉,课后的自我监督和生理测定等方面去进行。教育学的观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与分析学生的各种表现来评定运动量的大小。(见附表一)  相似文献   

11.
体育课的运动量是指体育课安排的身体练习对学生生理影响的大小。它是衡量一节体育课增强学生体质效果如何的重要依据之一。如果运动量过小,就不能有效地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学生的体质;如果运动量过大,就会造成学生的过度疲劳,易发生伤害事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那么怎样安排体育课的运动量才算合理呢? 一、运动量的安排要根据中学生机体活动能力的规律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各器官系统  相似文献   

12.
运动训练恢复是运动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采用良好的消除疲劳方法,才能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在田径长跑运动训练中,为了使运动员获得更好的成绩,就必须运用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运动训练,而训练又给运动员带来了一定的疲劳。如何才能使运动员的疲劳更快地消除呢?在近几年的运动训练实践中,我们常采用如下方法:  相似文献   

13.
探索大运动量训练对机体造成的影响和运动量的评定是当前体育训练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尿液检查,收集容易,操作简便,有利于在训练过程中做经常性的观察,因此近年来已引起国内不少有关方面的重视和研究,其中尤以尿蛋白的观察较多,并被认为是判定运动员在训练过程身体反应的锐敏指标;在血尿的观察,只多限于采用尿常规中高倍显微镜计数的方法。鉴于不同运动强度、密度和时间的训练与蛋白尿的出现间有一定的关系①、②,因而联想到假如更精确地计数尿液中红、白细胞的数目,并且结合排出之尿量,换算出单位时间中尿红、白细胞的排出率,或可进一步做好评定运动状态的一种有  相似文献   

14.
大运动量训练,特别是月经期大运动量训练,常常会引起女运动员月经周期、经期及经血量等方面的变化,究竟这些变化的远期后果如何?是否会导致妇科疾病或者会不会影响生育功能呢? 大家都知道,1965年日本大松博文对我国优秀女排运动员进行了一个月非常突出的大运动量训练,她们在训练期间有的出现面  相似文献   

15.
运动量是指人体在身体练习中所能承受的生理负荷量。这是体育教学中泛指的概念。通常人们把体育课中学生做练习的数量(次数、距离、重量)、时间、动作质最、运动密度和强度的外部数值,作为衡量课的运动量的因素,但却忽视了由于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的不同,对所承受的运动量而引起的机能反应不同的内在因素。因此,我们应当把人体对运动量所引起的生理机能反应的内在的客观数值,作为评定运动量大小的  相似文献   

16.
健美操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健身运动,受到人们的普遍喜受,然而究竟它的健身效果如何?运动量的大小如何掌握?如何科学地从事健美活动?这方面的资料尚不多,为此笔者以上海体院张海莉编导的“全国大学生健美操”为内容,通过对韶关大学体育系20名学生运动前后的心率、血乳酸、血尿素的含量进行监测和比较,运用统计学对数据进行数理分析,以评定健美操锻炼的机体效果、机能状况及机体对健美操的强度负荷、量适应度。  相似文献   

17.
根据某些生理、生化指标来客观地评定运动量的大小,是当前运动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评定运动量大小的生理、生化和医学指标虽不少,但运用于男子短跑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指标除脉搏、血压、体重外,对尿旦白、血色素指标研究较少;对运动后即刻男子短跑运动员心电图的研究更少。本文应用脉搏、血压、肺活量、尿旦白、血色素和心电图等生理生化指标,探讨男子短跑运动员在冬训期间不同负荷量和不同负荷内容训练影响下,机体内产生的规律性变化,协助教练员更好地完成运动训练任务。  相似文献   

18.
通过理论分析,获得了在运动训练中,如何科学地安排运动量,取得最佳效果,提高运动成绩的手段;并指出,对于运动量的安排与评定,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必须通过多项指标,进行同步测试,做出综合分析、评定。  相似文献   

19.
运动训练的效果是建立在适宜运动量的基础上,运动量太小,机体的反应就小,机能状况也就得不到更大的改善;反之运动量太大,超过了运动员的负荷,则会造成运动员过度疲劳。本文在女子举重运动员力量训练中采用“最高负荷六次”训练法,从根本上提高了女子举重运动员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体育课怎样判断学生的疲劳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课怎样判断学生的疲劳程度韩保琨(山东化工学校)伴随体育课的进行,学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疲劳。如何判断学生的疲劳程度,从而对运动量作出适当的调整,是体育教师不可回避的一个实际问题。适宜的运动量所产生的疲劳,对人体健康不仅无害,而且能对学生的身体机能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