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身处当今媒介发达时代,选择和接触媒介、解读和利用信息的媒介素养,已经成为现代人终身发展的重要素质和生活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只有对教育理念进行本土化的反思和借鉴,才能真正做到关怀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实现促进人发展成长的重要目标。以体现传统文化教育的博雅理念为指导,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促进学习者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媒介及媒介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日趋深入,开展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成为各国教育界探讨和研究的热点。媒介作为媒介信息的制造者,既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教材资源,又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主体。本文从发挥媒介自身功能入手,指出要借助媒介信息特有的社会化属性,积极发挥媒介自身的教育引导功能,承担起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家庭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着忽视对中国媒介政策与文化的分析、忽视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传统、对家庭在媒介素养教育中的作用重视不足等问题。在学校媒介素养教育全面推进不顺利的情况下,家庭教育以其在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其在中国具有的特殊地位,有可能成为中国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的重要途径。开展家庭媒介素养教育实践,要注意以更新教育理念为基础,以提升家长媒介素养为中心,以培养良好的媒介接触习惯为主线,以培养分析和评价能力为核心,以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为重点。  相似文献   

4.
媒介素养教育是通过使阅听人掌握媒介文化知识,进而提升阅听人的媒介文化意识,最终形成阅听人正确合理的媒介文化行为的教育活动.它涵盖了对于阅听人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多个层面的教育和培养.培养阅听人的媒介文化意识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环节,而使阅听人形成合理正确的媒介文化行为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5.
儒家博雅教育:理念、特征与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蕴含着丰富的博雅教育思想。儒家博雅教育主张主体觉醒的教育理念,具有导向性、价值性、实践性等特征,其内涵包括以"君子不器"为培养目标,重视人文经典,强调"知类通达",突现自由精神。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拿大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先行者之一,至今仍以其在媒介素养教育领域的卓越成绩走在北美乃至世界前列。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经历了开始、复苏和全面发展三个阶段。虽然不同阶段的特点不同,但是主要可以体现在媒介素养教育的推动力量、实施方式以及教育资源的开发等几个方面。在讨论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也对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7.
博雅教育是对现代大学教育中过分突出专业教育的反叛和改善,如何在博雅教育理念下优化高等教育资源、做好大学教育改革、提供优质的高等教育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通过分析工具教育价值取向下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误读,即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就是等同于优质有形的、专业的、外在的高等教育资源;重新探析博雅教育理念,即博雅教育是一种理智教育、一种基于大知识观的教育、一种自由教育理念;进而分析博雅教育理念下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建构,包括学科群资源、大学学术共同体、校外资源和校地合作等。  相似文献   

8.
为响应时代文化形态转变,"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应运而生,为构建具有世界胸怀、体现中国本土特色的教育技术专业新课程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作出自己的精心探索。与十年"视觉文化与信息技术"整体研究相呼应,课程从"校级博雅课程"发展至"国家精品课程"。课程体现"以新理念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唤醒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特色,课程设计"以博雅理念为指导、以教育技术为支撑",课程实现理论与实践并重,课程成果应用广泛、价值深远。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为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献策,提出在高校率先引进“媒介素养教育”的想法,并对其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实施方案作一番探讨,以望引起学界同仁的深入探讨和教育管理部门的切实重视,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0.
结合《1828耶鲁报告》博雅教育理念,本文分析了中国大学实施博雅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中国大学实施博雅教育的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11.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在开展视觉文化研究和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探析,取得了一些创新成果,验证了信息技术支持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行性,为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新的理念思路与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2.
媒介传播技术和媒介文化迅速发展,迫切需要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必须走出专业教育的局限,成为高校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把高校作为开展公民媒介素养教育的切入点和主阵地,实现大学生媒介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全体国民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随着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的普及和互联网、移动媒体等新媒介的发展,媒介素养教育越来越成为引人瞩目的焦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显露。本文从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出发,结合中、外学者的相关论述,探讨了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DV与媒介素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首先针对目前国内出现的DV热现象,对DV这一事物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的开展,论述DV与媒介素养教育的关系,提出利用DV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对外语教师的要求不断地提高。外语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提高目前外语教育质量和促进外语教育的改革,更好地实现外语教学理念。同时外语教师媒介素养的提高对于当前媒介素养教育的主体--当代学生媒介素养的提高具有直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普林斯顿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分类必修领域、写作和外语.基于“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真正的博雅教育”的理念,分别为文学学士和工程学士设置个性化的通识课程.通识教育采用分类必修模式,超越专业界限,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实施严格的考核制度,建立完备的质量保障体系,对我国通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大众传播网络的膨胀式发展使得媒介的影响无处不在,媒介素养教育随之也成为各国教育者研究的热点.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已经有近80年历史了.然而,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内地却刚刚起步,仅有十几年历史,还处在探索、起步阶段.与港台地区相比,在诸如媒介素养教育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与教育资源建设等方面,内地都还不尽如人意.在对港台地区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调查的前提下,重点在教育目的、推动力量和教育实践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港台地区成功的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家干预课程、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多元化、建立合理的师资培训体系和建立国家、学校、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推动体系等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8.
李志惠 《教书育人》2013,(24):24-25
现代大学教育中专业教育的地位被过分突出并呈现职业化倾向,致使大学生专业知识和人格修养背离,学生缺乏对社会、人类和文化整体价值的认同,更缺乏广泛的反思、适应和创造的品格。高等教育更应关注人的发展而不只是为具体的职业做准备。高等教育必须看到专业教育以外的更多责任,这些责任都超越了专业教育的范畴,国内外渐渐兴起的博雅教育正是对大学教育教学弊端的反思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在形成对媒介素养教育比较一致的观点的基础上,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经历了预防、面对和防疫三个时期。在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课程设计体现了系统性和针对性,教育模式则根据不同的状况分类进行。美国媒介素养教育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也给予了些许启示:一是成立国立的媒介素养教育专门机构,独立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二是形成若干组织良好的媒介素养教育组织及定期会议;三是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真正纳入到中小学课堂;四是充分发挥教师在媒介素养教育推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生活在充斥着媒介信息的媒介环境里,然而媒介信息如同一把双刃剑,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带来了信息污染。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其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媒介素养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在分析国内外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