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雕刻艺术起源于岩洞石刻,经历了浮雕、仿真雕塑及西方现代雕塑相融合的发展阶段,上海艺博会近年展示的作品表现了当代雕塑的最高水平和多种艺术特色,暗示了中国雕塑艺术发展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2.
胡洁 《文教资料》2008,(9):63-64
在当今新的艺术思潮和理论冲击整个艺术领域时,雕塑家应当在吸收这些外来艺术思潮精髓的同时,仍然要继承我们古代雕塑的意境和好的传统,寻找到东方与西方、古代与当代新的艺术契合点,与这些新的思潮相结合创造出属于与自己本民族的又可以被国际社会认同的中国当代雕塑.  相似文献   

3.
随着西方雕塑话语对中国雕塑艺术的渗透,中国雕塑语言逐渐失去了本体话语的权威地位,阻碍了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中国古典雕塑语言不仅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现代雕塑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源泉,因此惟有将古典雕塑语言特质与当代雕塑教学、创作有效对接,才能催动中国雕塑艺术的繁荣与发展,使古典雕塑艺术焕发出时代华彩。  相似文献   

4.
雕塑对象是雕塑思想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雕塑对象的研究,进而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创伤特点做一探讨,旨在说明东西方不同的文化性质特征,决定了东西方雕塑对象的不同,东西方科技发展的不同,影响了东方不同的雕塑风格,研究艺术史应从多角度,全方位进行考察,不能忽视哲学,科技,民族心理等因素对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雕塑艺术源远流长,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石器时代。其中魏晋时期开凿的石窟雕塑艺术举世闻名,成为祖国灿烂文化艺术瑰宝。中国伟大的艺术匠师们以惊人的毅力、精湛的技术和高度的智慧,创造了历史悠久、数量庞大、艺术精美、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雕塑精品,构成了中国古代灿烂的雕塑艺术文化。这些雕塑现分布在全国各大风景名胜之地,形成了壮丽的人文景观。作为世界三大雕塑传统之一的中国古代雕塑,在世界雕塑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具有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和文化历史研究价值。中国民间雕塑艺术取材广泛,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当代雕塑艺术曲折多变的发展历程中,如何学习西方现代主义力图解决雕塑本体语言和民族化精神,一直是中国雕塑家无法回避的问题。中国当代雕塑艺术虽然在表现形式上取得了多元格局发展的成就,体现了西式雕塑在中国当代话语背景下外在形式的嬗变;然而,由于雕塑创作者缺乏对东西方文化和艺术精神认识上的深入研究,对全球化与一体化、民族化与民间化、抽象化与符号化等概念产生混淆,造成雕塑作品缺乏现实的针对性,这显然阻碍了当代雕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印度佛教雕塑艺术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因袭印度佛教雕塑的内容、题材和形式,而是在中国传统雕塑的基础上,吸收了印度艺术的新鲜血液,融合为中国式的佛教雕塑艺术。  相似文献   

8.
南北朝佛教雕塑的艺术演变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佛教雕塑艺术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因袭印度佛雕的题材、内容和形式,而是在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基础上,吸收了印度雕塑艺术的新鲜血液,融合为中国式的佛教雕塑艺术,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民族化和世俗化为特点的中国雕塑艺术,这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初见端倪。  相似文献   

9.
“五四”运动以来,随着中国优秀的艺术家相继出国学习,西方写实化的纪念碑雕塑和形形色色的现实人物肖像雕塑引起了中国雕塑家的兴趣,他们学习了西方雕塑观念与艺术技巧,带来了中国近代雕塑的新气象。中国近代雕塑20世纪20至30年代以江小鹩、李金发为代表,40年代以刘开渠、王临乙、滑田友等为中坚。  相似文献   

10.
女性在传统中国雕塑中几乎没有留下任何记录,然而在中国当代雕塑界却活跃着一批优秀的妇性雕塑家,她们在雕塑艺术上的成就充分体现了妇艺术家的特点,她们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在雕塑艺术这个通常是由男性主宰的世界里赢得了属于女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历史悠久,与西方写实主义雕塑艺术相比,更具整体性、装饰性、意象性,注重以形写神,从而意境悠远。本文从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门类出发,抽取其最鲜明、最强烈的艺术特征,以期为欣赏中国传统雕塑艺术打开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数码技术的快速发展,数码艺术在雕塑艺术领域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数码艺术雕塑作品已经能够虚拟出近乎完美的艺术效果。数码艺术改变了传统的雕塑创作和制作方式,雕塑艺术的传播也越来越数码化、网络化。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雕塑在中国美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精华。中国传统雕塑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它的艺术风格也随着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而不断衍变,从题材的选择,内容的表现,造型的设计都有不同的体现,传统雕塑造型的设计不仅仅是对审美的追求,更多的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发展全球化和网络普及的环境下,雕塑艺术面临着多元化趋势,有必要对雕塑艺术创作思路进行一番调整。因此,我们就必须在雕塑创作中继承弘扬传统雕塑,联系外来艺术,进行有益的借鉴与汲取。把握时代精神,坚持继承与创新,在雕塑创作中探索当代性的艺术实践。  相似文献   

15.
印度佛教雕刻是以各种“像”为主要载体,不同时期的“像”具有不同的风格特征,其造像依次经历“无像”,“隐像”及“有像”三个阶段;艺术风格依次经历希腊化风格、古典主义风格、巴洛克风格,印度佛教雕刻风格的形成受到佛教教义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闽王祠灰塑与彩绘艺术是福州传统祠堂装饰的典型案例。它饰域完整、工艺丰富,展示了传统建筑装饰工艺的审美特色;题材鲜明、表意通俗,体现了闽东祠堂装饰文化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典型特征;造型秀逸、格调清丽,充溢着“海滨邹鲁”的福州人文底蕴和闽东独特的海洋文化气息。闽王祠灰塑与彩绘艺术的造型语言和审美样式丰富了福州祠堂文化的审美内容,同时也为闽东灰塑彩绘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文化审美支撑。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意识的后现代语境中,消解了二元对立,使雕塑艺术走向公共性,同时也引发了艺术与艺术家个性的消失。基于后现代语境下的公共雕塑“它者”的出场,雕塑语言正在使个性化的语言被消解。同时宏大叙事的传统意义与传统雕塑语言似乎又难以转化为后现代语境下的雕塑公共语言。在公共雕塑语言与传统雕塑语言的矛盾中,公共雕塑语言的使个性化出场,使艺术家的个性化语言失效而失去话语立场。这构成了公共雕塑语言面临着两难境地,成为中国当代雕塑家艰难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木刻年画是我国民间一种独有的绘画艺术形式 ,门神画又是民间木刻年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门神画形成发展于民间 ,在适合劳动人民审美意识的基础上 ,吸取中国传统哲学、绘画的营养 ,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形式 ,是劳动者自由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9.
高校非雕塑美术专业的雕塑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国内高校非雕塑美术专业的雕塑课教学与实际学生培养目标呈现脱节趋势。其中最为多见并且最不合理的是以美术学院雕塑系具象真人泥塑写生课程作为非雕塑美术专业雕塑课程主干,教学模式以写生模特为主。介于此,提出高校非雕塑美术专业雕塑课程教学内容可设计为,小型彩色泥塑自塑像加创意彩色泥塑和平面转浮雕训练加材料转换两大部分。这种新的教学思路,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有助于加强非雕塑美术专业学生的未来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徽州三雕与建筑紧密结合,彰显了徽州古文化之精髓,体现了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并非为美而美。它的产生与“生存”有着丰厚的文化背景;题材丰富,形成了简洁淡雅的艺术风格;雕刻技艺高超,是徽州人民艺术与智慧的结晶;现代设计中的仿古或复古,不单是一种时尚,而应研究传统建筑装饰雕刻的精神与情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